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UNI序列的背後,寄予著長安品牌高端化的野望

UNI序列的背後,寄予著長安品牌高端化的野望

廣州車展首日,筆者收到了領導的消息——UNI-K記得多加關註,好多人問我情況了。筆者稍微停頓9-10秒,先是營造出正忙於工作,沒機會看手機的時間差,隨後再飛快回復:收到,放心吧!我們正前往3.2館的長安展臺,屆時多拍些素材回來。

在前往長安展臺的過程中,妳不得不承認,如今就是個營銷為王、流量當道的時代——妳能夠看到,各展位為吸引人流,使勁渾身解數。譬如,從布景裝飾上,日產營造出的花樹下,紅葉繽紛,香車美人,綠草如茵的空靈靜謐;

也有分貝爆炸,人潮洶湧,請來華晨宇代言的沃爾沃——值得壹提的是,沃爾沃這波兒營銷著實站在“大氣層”,00後小姑娘們水靈靈的眼眸,眨呀眨,裏三層外三層包圍了沃爾沃,場面之恐怖,直接上圖。

穿越層層人海,終於來到長安展臺,渾身的疲憊感甚至令我聯想到聖經裏的摩西跋涉紅海。但下壹刻,我又蔫了——君可見,長安UNI-K正被人圍著排隊試乘,這人氣也太不講理了吧?

但UNI-K就是如此備受關註。

為什麽誕生不足5個月的UNI序列推出的壹款新車能有這樣的人氣?長安做法非常聰明,那就是:先做產品,再立品牌。UNI序列主打高端品牌,如何高端?或者說如何成為令消費者信賴的高端?

長安給出了答案。那就是UNI序列第壹款車型UNI-T的推出,定價區間11.39-13.39萬元,這個價位很不“高端”,但上市4個月,月月破萬,其連戰連捷的成績證明了“此路可行”。同時UNI-T也以其充滿科技感的設計、年輕運動的造型令壹大批的90後消費群體都成為了它的忠實擁躉。

正如草蛇灰線,伏脈千裏——UNI-T便是長安為布局UNI序列品牌高端化埋下的第壹枚棋子。

緣由實際很簡單,壹個剛成立的品牌,消費者缺乏信賴度,因為大餅誰都能畫,藍圖歸藍圖,沒有產品支持,終究是空中樓閣,這是壹個質樸的道理:

“它的營銷可以欺騙妳,它的噱頭可以欺騙妳,它的口號同樣可以欺騙妳——但是產品不會,市場的反饋不會,真實的體驗也不會。”

我們可以說,在UNI-T的鋪墊下,UNI-K從誕生之初便備受關註,同時其或將突破18萬的價位,也宣告著UNI序列正式加入合資領域的廝殺之中。

在如今的市場演變中,當增量競爭轉為存量競爭,市場的集中度就會向頂端傾斜。自主品牌的“上攻”之路,勢在必行。前有領克、WEY的案例,長安也在此時亮出了UNI-K這張牌。

在分析UNI-K之前,我們先來看壹組數據——今年1-10月,長安集團累計銷量突破150萬輛,成為自主品牌中第壹個達到該成績的車企,在這場存量競爭的無聲戰場上,長安無疑表現出強烈的韌性,它作為自主品牌的扛旗人之壹,有能力也有勇氣進行這壹嘗試,由此UNI-K誕生。

UNI-K如何做到“高端”呢?

首先從命名來說,UNI翻譯為“引力”,充滿未來科幻氣息,它的寓意同樣如此——未來科技的量產者。而UNI-K的設計也很好貫徹了這壹點。猶記當初在北京車展第壹次見到概念車Vision?V時,那科幻的設計,令筆者壹度以為它是壹輛新能源車,上面有太多超前的概念元素。

拿UNI-K的無邊界進氣格柵來說,打破了傳統格柵的設計形態,以參數化手法采用菱形倒角,由四周向中間logo聚焦——乍壹看,與UNI-T的前格柵著實相似,但又明顯的區別開來,呈現出自己的品牌標識。

其次UNI-K有著自己的“人設”。官方賦予了其獨有的精神內核:K是科技世代的新騎士精神,完美融合探索力和責任感。憑知識的力量,向外探索,以求新。憑智慧完美掌控,向內守護,以稱職。既是其同行夥伴的前進引力,也是其堅實的守護。

妳看,將UNI-K比作“科技世代”的“新騎士”,是不是品牌形象壹下子就建立起來了?

不僅如此,就像官方壹再強調的“未來科技的量產者”,UNI-K的設計語言自有壹套專屬名詞。

譬如:其前大燈叫“星際戰艦前大燈”;日間行車燈的造型被稱為“星際飛船機翼三叉戟造型”;甚至UNI-K尾部的擾流板也被喚作“航天飛行器印記”,更誇張的是,起斜面設計都有了壹個十分洋氣的名字“V-surface”。

最後UNI-K為營造自身的“科技感”,除去外觀方面,智能交互也得跟上。

據官方介紹,UNI-K集成科大訊飛,飛魚3.0語音交互系統,雲端、本地混合識別引擎,基於記憶模型的上下文識別、跨場景識別;

常用任務100?%語音交互,深度融合高德導航、愛奇藝、QQ音樂等生態APP,界面上的所有功能都可以語音控制,所見即可說。

甚至覆蓋了電影、美食、自駕、酒店、違章、加油、洗車、停車等豐富場景,提供及時準確的車生活服務,令出行活動更加便捷高效。

寫在最後

賈新光先生說:現在的汽車品牌高端化是壹個難題。原來自主品牌是野蠻生長,實行的是廉價戰略,不大註意質量和性能,出現所謂的“修車排隊”,壹些品牌已經基本出局,譬如眾泰、力帆……現在不註意質量和服務就無法生存。汽車業真正的難題,是高質量還要低成本。提高質量不容易,控制成本也不容易。

誠然,自主品牌高端化始終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但從產品向上,到品牌向上,國產品牌汽車的步伐始終穩健而有力,低端市場薄利且殘酷,“上攻”趨勢的大潮將滾滾而來,長安UNI序列的高端化能否成功,我們不得而知,但前路可期,願君昌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