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孩子還在長身體的時候,每日進食水果是必須的。但是佳佳的媽媽卻為了孩子吃水果的問題真的頭疼不已。原來佳佳從小就喜歡吃壹些“貴族水果”:櫻桃、草莓、榴蓮、藍莓、菠蘿蜜等,這些水果剛上市的時候,佳佳每天都吵著要吃。每次進超市,隨便拿幾樣水果,就是上百了,佳佳媽媽是打心眼兒裏疼得慌。
這不,現在正是草莓、櫻桃上市的時候,價錢也著實“肉疼”,隨便壹斤就是四五十。而佳佳每天壹個人就可以吃掉好幾十,這麽下去,家裏那點收入還真的是頂不住。這天,佳佳又鬧著要買草莓,媽媽看了下標簽,45壹斤,就說:“佳佳,草莓太貴了,媽媽買不起了,咱們要不換點別的水果吃,香蕉、蘋果都是媽媽最愛吃的”。佳佳聽著可不依了,哭著說“我就喜歡吃草莓,為什麽媽媽不給我買?我們幼兒園其他小朋友天天都有草莓、櫻桃吃”。看著身邊圍觀的其他人,媽媽覺得很尷尬,如果不買可能真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只有咬咬牙買吧。但回去的路上又覺得有些不對,想來想去也不知道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怎麽辦?
不止是水果,還有玩具或是其他禮物,相信家長們都碰到過,壹個東西小孩非要買的情況。如果是這個東西的價格已經超出了家庭經濟的承受範圍了,家長應該怎麽來回應孩子呢?如果直接拒絕,免不了壹頓哭鬧不說,還怕傷到孩子;直接買,又覺得沒有必要,也怕孩子養成要東西上癮,愛攀比的壞習慣。
相信不少家長也會陷入佳佳媽的困境中。其實我倒認為,這是壹個特別好的教育機會,剛好可以給孩子好好上上課,借此機會做下教育工作。
壹、轉移他的註意,培養給他學會控制的習慣
當孩子大哭著要非要某樣東西的時候,他的大腦會被自己的情緒牢牢控制,是沒有辦法理性思考問題的。這個時候家長如果直接說不買,沒有錢,買不起等等,孩子是沒有辦法理解的。只有先轉移他的註意力,讓他平復下情緒,再來試圖和他講講道理。
我家大寶以前到超市也是非要買這買那,被我拒絕後,他也是大哭大鬧。我試著用了轉移法,結果真的有效。在他蹲在超市貨架旁又哭又鬧的時候,我蹲下來抱著他說:“妳很想喝這個飲料,是嗎?媽媽說不買,妳就很生氣了,對不對?”,大寶立馬點點頭,我接著說:“我們才剛來,這個飲料如果買了就要結賬出去了,這個超市裏面可還有很多好玩好吃的東西了。我們再逛壹逛再說好嗎?可能妳看了別的好吃的東西,又不想要這個飲料了”。
大寶想了想,止住了哭泣跟我說好吧。然後就乖乖跟著我走開了,等他情緒平復了,我就開始立條件了,跟他說今天在超市,只能選壹樣他最喜歡吃的東西,其他多的媽媽不會付錢的。大寶也很開心的答應了,最後就愉快的只買了壹樣零食。妳看,孩子也沒那麽難哄吧?
二、讓他參與到存錢和交易中,培養他的理財觀念
這個教育得在平時就做,繪本《面包熊的故事》裏面的那只面包熊,看到別人的新玩具汽車,非要鬧著媽媽買。媽媽給了他壹個存錢罐,給了他零花錢,讓他自己存錢來買。到最後面包熊終於存夠了買汽車的錢,最後卻選擇了在母親節的時候給媽媽買壹束花來送給媽媽。
如果只是跟孩子說有錢,沒錢,孩子是沒有概念的。只有讓他參與到真正的理財、交易中,他才會懂得錢的意義,知道珍惜每壹分錢。
枕邊育兒寄語:
現在我們不像以前家裏很少給買玩具,都是自己到大自然中找樂子。我們或許還記得小時候對玩具那種強大的渴望,所以在面對自己孩子的需求時,都會想著盡量滿足。但是這個世界上讓人喜歡的東西太多了,孩子的欲望也是無窮的,如果只是無節制地滿足,反而可能會讓他因此養成壹些壞習慣。作為家長,我們不妨理智的想想,這個東西真的是孩子需要的麽?這個東西是我們的經濟能力能夠承受的麽?想清楚了,再來做出選擇,也會給孩子的樹立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