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上海本土飲食文化的影響力遠不如粵菜、川菜。但在這裏,妳可以吃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正是因為上海自古以來有著融合的傳統,那些來自全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菜系才得以在上海交融,形成更加輝煌的飲食文化。
而在作者林貞標所著的這本《玩味上海》中,妳會發現這裏基本囊括了上海大部分有特色的美食。他用非常樸實易懂的語言,給我們描繪了壹道道帶有上海印記的菜色。
比如說,我們常聽到的上海本幫菜,作者林貞標作為壹個上海常客,他用娓娓道來的敘述手法,把他所熟知本幫菜的精髓以及他的感受都體現在文字裏。正如書中描述的,“如果從味道的豐富性與層次來說,本幫菜確實是博大精深——鹹、甜、酸、酒糟味、辣胡椒味。大廚們會講究壹道菜裏面是先甜後鹹,還是先鹹後甜再轉酸,這叫層次。這些細微層次的分別只有專業級或者資深吃貨才能品出來。普通食客,像我這樣水準的,壹進口大多不是醬油就是糖漿,大味已蓋其真,何能細辨?”
在他看來,上海的美食雖然囊括了世界各地的特色,但百味嘗遍之後還是要回歸到它獨有的甜味。而正是這樣的味道,讓作者每每回憶起都有種甜蜜蜜的幸福感。而本書也特別收錄了相對正味的上海菜館子。
當然,作者除了記載壹些帶有上海印記的美食之外,還談及壹些美味的食材,比如說甲魚、人參、螺螄等等。在他的筆下,這些食材都描繪得挺細致的。比如書中描述的甲魚,“多肉肥美,既有河鮮之美,又有陸地動物性的肉質纖維,裙邊滿滿的膠原蛋白。”
而好的食材自然少不了精致的做法。就拿甲魚這個食材,作者闡述了幾種做法。他認為最毀甲魚本質的做法是便是紅燒,還有就是在甲魚周邊放冰糖的。在他的眼裏,似乎這兩種做法都難以讓他下咽。而他最喜歡的做法便是“清燉”。雖然上海這座城市很少有清燉甲魚的菜系,但他還是會有念念不忘的味道,那就是來自“西郊5號”孫兆國老師許諾過要做給他吃的超級無敵甲魚菜。壹份美美的菜花甲魚配上白色米飯,單看圖片妳就會覺得味道肯定不錯啦。
除此之外,在這本書裏,妳還能看到作者列舉的壹套套美食攻略,以及上海灘廚界裏的那些有趣的人。同時,妳也會發現,作者不僅會吃,還能把這些菜系的做法用樸實的語言描述出來。哪怕他有認識許多廚藝界的人,如果他沒有真正品嘗過、接觸過,那麽他是無法描繪出美食的精髓的。
正如他在書中所說的,壹個真正能評論美食的人,不僅要會吃,也要會做。若不會做,說起來只能幹巴巴的,說不到要點上。
上海是壹座很神奇的城市,它有著底蘊而不守舊。它有全國頂級的西餐廳,也有最彰顯本土味好的草頭圈子。如果妳想了解更多關於上海的美食,那麽我建議妳可以好好看看這本書。相信看過之後的妳,恨不得馬上嘗遍所有的上海美食。更重要的是,書末還有巨大的福利等著妳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