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合肥南站介紹?

合肥南站介紹?

合肥南站(Hefeinan Railway Station)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隸屬於上海鐵路局管轄,與上海虹橋站、南京南站、杭州東站***同組成華東四大高鐵特等站,是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是亞洲地區特大型交通樞紐之壹。

合肥南站***12臺26線,由合肥高鐵南站站房、南北廣場、線下場站、合肥客運中心站等幾大功能區塊組成,除合肥南站高鐵站房外,樞紐總建築面積約38.5萬平米,合肥南站股道四角用地9.7萬平米。

合肥南站是連接滬漢蓉客運專線、商合杭客運專線、京福高鐵和合安城際鐵路的國家級客運樞紐站。站房設計為全高架支撐上懸結構,乘客可自由選擇出租、公交、軌道交通、擺渡車以及社會車輛出行。南站東北角為合肥客運中心站,旅客可根據自己出行情況實現無縫換乘。

合肥南站遠景

建設背景

合肥是國家十大交通樞紐,最重視的是高鐵。但由於合肥站不大,日漸不能滿足需要,合肥西站又過於破舊,建造壹個新的火車站刻不容緩。反復選址,最終定在合肥G3京臺高速小西沖樞紐東邊五百米。

建築規模

合肥南站綜合交通樞紐項目(以下簡稱“合肥南站樞紐”)是結合高鐵合肥南站建設的集各種交通換乘方式為壹體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屬合肥市先行規劃設計的重點項目之壹。

合肥南站是滬漢蓉客專、京福高鐵線的交匯站,合肥站是淮南線、寧西線、合安線、合蚌高鐵的交匯站,形成以合肥南站、合肥站為客運系統、以合肥北站為貨運系統的環形格局,為中國中東部地區搭建了經濟發展的動脈。

高鐵合肥南站連接通過合肥市的合寧、合武兩條高速鐵路,並通過聯絡線連接合蚌高鐵、商合杭高鐵,同時為合福高鐵的起點站,其旅客發送量占合肥鐵路總旅客發送量的67%以上,根據相關資料預測結果,2020年和2030年合肥南站旅客發送量分別為1800萬人和3160萬人,旅客日發送量分別49315人和86575人,高峰小時客流量分別為5200人/時和9500人/時。合肥高鐵南站的建設將會大大提升合肥市的鐵路交通樞紐地位,2014年11月12日建成通車。

合肥南站樞紐以合肥高鐵南站站房為核心,地處合肥市包河區及經濟開發區交界處,連接老城區和濱湖新區。根據功能組成及規劃條件,合肥南站樞紐需要解決九種功能關系的換乘及銜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軌道交通、公路客運、快速公交、常規公交、出租車、社會車輛、慢行交通,是合肥市未來最重要的陸上客運交通門戶。

合肥南站樞紐總占地面積約70萬平米,由合肥南站站房、南北廣場、線下公交場站、合肥客運中心站等幾大功能區塊組成,除合肥南站高鐵站房外,樞紐總建築面積約38.5萬平米,股道四角用地9.7萬平米。結合周邊新建及改建市政道路項目,合肥南站樞紐項目(不含合肥高鐵南站站房)總投資估算約74.5億元。合肥南站的南北站房采用徽派建築的風格特征,整體簡潔大氣,典雅清新,同時引入四水歸堂的設計理念,形成具有濃郁徽州味道又現代感十足的序列空間。

南、北廣場總占地面積約12.5萬平米,內設綜合換乘廳、配套商業、設備管理用房、社會車輛停車庫等,總建築面積約14.5萬平米。為節約利用土地,合肥高鐵南站站臺采用高架方案,充分利用站臺下空間布置公交場站、出租車場站與社會車輛停車場。線下場站總建築面積11萬平米。立體矩陣式出租場站及室內候車式公交場站是樞紐線下場站的設計特色與亮點,可較好地適應高鐵突發大客流的換乘特點,並有效提升樞紐服務水平。

合肥地鐵1號線高鐵站設置在合肥南站樞紐北廣場地下,地鐵站廳層與樞紐北廣場綜合換乘廳形成人流換乘,地鐵盾構區間縱貫合肥高鐵南站站房及樞紐南廣場,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4號線、5號線將匯集於此。

合肥南站的壹個特點就是技術和環保理念先進。工程技術人員說,在高鐵南站站房的建設中,采用了地熱泵供暖,通過水循環自然調節站內溫度;並安裝了135個天窗,其中27個是全自動的,這些可以用來控制站房的溫度、光線,比傳統方式節約能耗。另外,為了方便旅客進站、上車、出站、乘坐地鐵,整個合肥南站安裝的自動扶梯及電梯的數量超過百個。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