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人的性格就是城市風格,耿直豪爽,氣勢恢宏。重慶人世居巴渝山地, 其性格打上了高山大河自然地貌的烙印。地域特點造成了重慶人性格的豪氣和大方:大山大川讓重慶男兒熱情似火而又堅韌豪邁,女兒柔情似水而又英氣勃勃;氣候環境塑造了重慶人脾氣剛健火爆:這裏空氣滋潤,日子滋潤,壹捏就能出水,這裏陽光火爆,脾氣火爆,壹點就能燃燒。人文傳統決定了重慶人血脈中張揚著壹種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當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元軍下四川,準備奪重慶,然後順江而下滅南宋,卻不料,竟在重慶打了足足36年,屢攻不下,最後被稱為歐洲人“上帝之鞭”的大汗蒙哥,在釣魚城含恨戰死。重慶釣魚城成為了改寫世界歷史的地方。(1259年7月,蒙古大汗蒙哥死於釣魚城,使蒙古最高權力形成真空,導致大面積入侵歐洲、兵臨莫斯科的各路蒙古鐵騎紛紛回師爭奪汗位,使歐洲的歷史才得以按照現在大家知道的樣子發展。)
重慶人耿直和豪爽聞名全國。重慶球迷吼出的 “雄起”壹詞,是壹種男性的吶喊,體現出壹種陽剛之氣,反映到城市風格上,就是“雄性重慶”。重慶人最愛說的話是“耿直”。“耿直”在重慶人口中是“正直”、“真誠”、“果斷”、“公正”以及“不虛偽”、“不做作”等意思的代名詞,這些意思均源自於重慶人性格豪爽剛烈,粗獷頑強、樂觀豁達、剛直重義、堅韌忠勇、吃苦耐勞、熱情勤勞的秉性。“崽兒”是重慶最典型的方言,泛指充滿朝氣和個性的重慶人。“重慶崽兒”是各地對重慶人的認同和贊揚。
重慶市典型的移民城市。歷史上***出現六次大移民,僅現代史上就有兩次大的移民:抗戰時期社會各路英豪集聚於此,匯集了壹大批內遷企業,“三線建設”(1964年到1978年,在中國中西部的十三個省、自治區進行了壹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稱為三線建設),又集全國精英於重慶。巴渝人遠祖的山民鄉鎮宗族文化、水民碼頭幫會文化、市民都會世俗文化等歷史文化的因襲,再加上抗戰陪都綜合移民文化、三線企業內遷移民文化、直轄重慶開放移民文化等各路文化的綜合作用,形成了重慶人熱情好客,開放趨新、接納五湖四海的寬廣和包容的品格。因此,重慶人具有非常開放的心態,重慶城市具有非常開放的風氣,從而導致這個城市氣度恢宏,激情飛揚,具有無限的張力。
(二)“ 麻、辣、燙、鮮、脆”壹鍋煮,火鍋文化代表著城市文化。重慶火鍋起源於江邊船夫的生活,其文化精髓就是重慶的碼頭文化。碼頭文化是壹種兼收並蓄、張揚豪放的文化,而重慶火鍋就是滿足這種文化需求的生活方式,因此它的人氣越來越旺,傳播也越來越廣。吃重慶火鍋,關鍵就在於吃出壹種大家樂的氣氛,吃出壹種無拘無束,自我滿足的情景。重慶火鍋已經得到了世人的認同與喜愛,遍及全國,名噪天下,紅遍大江南北,成為最具大眾化的壹道美食名品,成為重慶飲食文化的燙金“名片”。以重慶火鍋為代表的重慶菜,已經成為我國飲食文化中的壹支奇葩了。
重慶人從外地返渝,下車離船或走下飛機,第壹件事就是直奔火鍋店大吃壹頓。吃正宗的重慶火鍋,只能在重慶吃,特別是街頭巷尾的小店更具風味。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經常可以看到重慶人背後吹電扇,胸前燙火鍋,吃得很過癮的場景。吃火鍋就像蒸桑拿,吃的過程大汗淋淋,吃完之後渾身通泰,神清氣爽。
重慶人好吃會吃,在全國聞名。重慶人把“吃”變成了壹種融入自然山水的體驗,叫做“山水特色餐飲”。重慶人最愛去吃的地方要麽到山上,要麽去水邊。南山、歌樂山和兩江濱江路美食與美景相連,坐在江邊或者輪船飯店上,看著美輪美奐的夜景,品嘗著鮮辣爽口的美食,在山水田園中就餐,不亦快哉!
重慶人喜歡刺激,不墨守成規,喜歡創新,廚師不愛照菜譜做菜,民間廚師常常創造各種新菜品,在重慶傳播,然後流傳到大江南北。重慶好吃的東西大多了,如著名的重慶菜就有:雞有辣子雞、泉水雞、瓦塊雞、口水雞、竹筍雞、安平雞、燒公雞、叫花雞、棒棒雞、土匪雞、山菌燒山雞、黔江雞雜等;鴨有啤酒鴨、香壇鴨、樟茶鴨、蟲草鴨、老鴨湯、泡壇醉鴨等;魚有幹燒魚、脆皮魚、麻辣魚、水煮魚、來鳳魚、酸菜魚、火鍋魚、泰安魚、酸湯魚、烏江魚、白渡魚、豆花魚、三妹魚、郵亭鯽魚等;還有幹煸鱔段,辣子田螺,毛血旺、香辣蟹、泡椒牛蛙、鵝掌門、什麽兔、城口燒臘肉等民間特色菜。
如果想嘗嘗重慶小吃,那就最好到解放碑八壹路“好吃街”,口水雞、雞絲豆腐腦、東東包、涼面、川北涼粉、鹵水鴨掌、酸辣粉等,過橋抄手、擔擔面、雞油湯圓、醪糟等名小吃讓妳吃夠了還會兜著走,只恨自己的肚子不夠大。吃重慶菜有壹種痛快的感覺,重慶是壹個讓人饞得流口水的城市。
重慶是壹個適宜生活和觀光的地方:重慶美女多,養眼!火鍋辣,養嘴!空氣濕度大,養顏!山路多,養身!四周山林多,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