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出生在香港的壹個內地移民家庭裏,住在九龍窮人區,過著清貧的生活。壹家五口擠在壹間狹窄的木板房裏,睡的是“上下鋪”的碌架床,把豉油撈飯當作為天下美食。七歲的時候,父母離了婚,他跟著母親,姐姐和妹妹過日子。
上初中的暑假裏,周星馳經常打工,賺錢貼補家用,給自己賺零花錢,買漫畫書看電影,練功夫,沈迷跳霹靂舞。他回憶那段時光時說,“我做過幾份暑期工,比如賣眼鏡、賣電器。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那次去酒樓賣點心,月薪大約600港元。在酒樓打工什麽怪人都見過,反應不快就會被客人罵,所以壹定要能言善辯和有禮貌。”
那個時候,正是香港電視發展的黃金時代,愛好武功的周星馳伴隨著電視劇長大,癡迷其間,想試壹下,加入這個行業,演壹個角色。於是,他找來朋友梁朝偉,兩人跑到山上,私下拍了壹個8分鐘短片。
成名後的梁朝偉說,“那都是他的主意,當時我對演戲不開竅,那個短片他既當導演又當演員,我只是演員。故事主要講好人與壞人在山上打架,最後好人獲勝,他安排我演壞蛋,那個時期的周星馳整天發白日夢,經常提起TVB無線藝訓班的事,幻想成為大明星,更是鼓動著梁朝偉壹起去報考無線藝員訓練班。兩個人都去考了,最後的通知卻是梁朝偉考上,周星馳落選了。
1982年,憑著對表演的熱愛,周星馳連考了兩次,終於進了香港無線電視藝員夜間訓練班。1992年8月,在對《電影雙周刊》記者的詢問,他很肯定地說,“如果還沒有考上,我會繼續再考,因為這是我的興趣。”
這壹期後來還出了不少明星,例如吳鎮宇、歐陽震華、關禮傑、李子雄等。吳鎮宇比他更慘,壹連三次都沒考上,但吳鎮宇並沒有因此放棄,在第四次才考進來。
畢業後相當長的時間裏周星馳在跑龍套。在那部著名的《射雕英雄傳》裏演了個沒有壹句臺詞就讓梅超風壹掌劈死的小配角。當時他覺得,導演設計自己被人壹掌打死,有點不太真實,於是設計了反抗的動作。
周星馳還跑去和副導演商量,但導演馬上否決了。之後他還是不斷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當然也被壹再的拒絕。這個希望多擋壹掌的跑龍套演員,在此時對演戲已經達到癡迷狀態。
1990年《賭聖》在香港公映4周,周星馳確定了他無厘頭的搞笑風格。 此後,周星馳節節勝利,制作也越來越精良,成本投入越來越大。?
《鹿鼎記》代表了他最為輝煌的時期。 到了《大話西遊》,周星馳的藝術價值被充分體現,但在票房上卻吃了敗仗。 在他的影片《食神》裏,周星馳壹舉捧紅了莫文蔚。但影片仿佛摻雜了很多無奈情緒。?
1998年底,周星馳耳目壹新地推出了《喜劇之王》,狀態仿佛有所回升。但是半年後,《千王之王》又令人極其失望。?
2001年,周星馳的《少林足球》取代成龍的《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港片新的票房冠軍,踏上巔峰。星爺再次光芒四射,朗照日月。?
2004年,《功夫》打破《少林足球》的最高票房紀錄,再上最巔峰! 周星馳的喜劇感,連美國好萊塢都大為贊嘆。
擴展資料:
1、周星馳是華語影壇的標誌性人物之壹 ,被譽為中國的查理·卓別林。20世紀90年代,由於他主演的電影屢破票房紀錄,因此他與成龍、周潤發並稱為“雙周壹成”,意為香港電影的票房保證。
2、周星馳既是傳統喜劇的繼承者,也是開拓者 。他通過表面毫無邏輯關聯的語言和肢體動作來表現人物在矛盾沖突中的行為方式,從而形成無厘頭的表演方式。
3、周星馳從來沒有重復自己 ,其喜劇風格也經歷了從誇張到內斂,從搞笑到溫清,從肢體語言的表現到進入人物內心的轉變過程。他以喜劇的敘事形式來表現悲劇性的主題意蘊,在給人們帶來歡笑的同時,也能引起觀眾的反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