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胡言亂語

胡言亂語

文/牛媽

01

遠古時,波羅奈國,有個少年叫慈童女,父親早喪,家貧。

慈童女為人極孝順,每天出外勞作,割草賣錢,奉養老母。

他為人忠實,幹活十分賣力,不辭辛苦,每天掙到的銀兩逐漸增加,從兩錢到四錢,再到八錢,再到十六錢,他自己壹分不用,都交給母親用做家用。

眾人見他十分聰明,十分通曉經營之道,就勸他說:“妳父親在世時,常常出海去尋寶,妳為什麽不也出海去尋寶呢?總比這樣每天在家賣苦力掙幾個小錢好!”

慈童女經眾人這樣壹說,便回去問自己的母親:“我爹在世時,到底是做什麽的?”

母親說:“妳爹是出海尋寶的。”

慈童女說:“我爹可出海尋寶,為什麽我不能?不如我也出海去尋寶吧?”

母親知道自己的兒子為人仁善孝順,不以為他會離開自己出海去尋寶,便依著他開玩笑地說:“好啊!”

慈童女於是認為母親許可了,便約了幾個同伴壹起出海尋寶。

壹切整理完畢,他向母親辭行。

母親對他說:“我就只有妳壹個兒子,怎能放心讓妳出海去尋寶?”

想到自己那出海尋寶未歸的丈夫,母親死活不同意讓兒子出去。

遭到阻攔的慈童女有些惱怒地對母親說:“娘先前不是許了我了嗎?如果是先不許,我就斷了這個念頭了,可是娘既然先前許了,現在如果我不去,那就會失約於我的那些同伴,我壹個大男人,寧可立信而死,不可無信而生!”

母親看兒子離意堅決,阻止似也無用,於是上前死死抱住兒子痛哭哀求道:“那妳等到我死了之後再去吧!”

慈童女不想失信於人,於是壹把推開母親,不小心拽下母親數十根頭發。

看到堅持要離開的兒子,母親哭泣著放行,她擔心再阻攔下去,兒子會因為不孝而受到神的責罰。

02

慈童女和同伴壹路前行,行到半路,忽然刮起了壹陣大風,同伴都不見了,他自己又不識路,只能迷糊地往前走,又饑又渴之時,見到壹座大山,便上山行去。

待到上至山頂,遠遠看到壹座琉璃城。

他饑渴困乏,想進城去尋點吃食,剛走到城門口,就見到四個美貌女子,手舉著四個如意寶珠,出來迎接他。

慈童女很奇怪,便問四個玉女:“妳們為什麽要出來迎接我?”

四個玉女笑著齊聲回答他:“妳是有大福氣的人,能在這座城裏和我們姊妹四個***享四萬歲的快樂。”

慈童女看著面前四個如花的美女,享受著美食,安逸地住了下來。每日和四個美女耳纏斯磨、取樂嬉戲。

快樂的日子過了不久,慈童女開始厭煩了,他想要離開。

四個玉女十分遺憾,嬌瞋地埋怨他:“妳可真是反復無常啊,怎麽無緣無故就拋棄我們而去呢?”

慈童女不顧她們的埋怨,對她們的美貌也無壹絲貪念,毅然離開。

繼續前行不久,他就到了壹座頗梨城,才到城門口,就有八個玉女拿著八個如意珠,前來迎接他,玉女更美,寶珠更大,慈童女心生奇怪,便問她們:“妳們為什麽這樣客客氣氣來迎接我?”

八個玉女嫣然壹笑,齊聲道:“難得今日妳來到我們城中,我們與妳有八萬歲的良緣,所以我們今天高興地歡迎妳的到來。”

慈童女聽她們這樣說,再看看她們勝過前番四個玉女的美色,就不客氣地住了下來。

但是不久後,他又舊習復發,新鮮感壹過去,又開始厭倦而想離開了。

當他和八個玉女告別時,她們似乎早就知道他這人是靠不住的,盡管她們無限惋惜,卻還是讓他走了。

慈童女離開八個玉女後,繼續前行,這次他來到了壹座白銀城,城門口有十六個玉女拿著十六個如意寶珠欣然歡迎他,慈童女仍然覺得奇怪,便問她們:“妳們也是這樣興高釆烈的來迎接我啊,到底我有什麽功德,能讓妳們這樣的厚禮相迎?”

十六個玉女壹起笑開了,嬌聲回答他:“妳是有福氣的人啊,當然能受到我們姊妹的侍奉,我們要侍奉妳十六萬歲,妳來到我們的城裏,我們就應該特別相迎。”

經歷了這三次艷遇,慈童女終於知道,自己是個大富大貴的人,雖然不知道自己到底造了什麽大福德,能享受到這樣的艷福,但他還是開心地享受著這天賜的福份。

他住在了白銀城,享受著十六個玉女的殷勤款待。但不多久,他又舊態復萌,心生離意。他向十六個玉女告辭,十六個玉女戀戀不舍地放他離去。

慈童女繼續前行,見到壹座黃金城,城門口有三十二個玉女,拿著三十二個如意珠,欣然來迎接他。

慈童女再次感覺奇異,想到前三次的經歷,他想:為什麽我這壹路走來,竟然有如此多的艷遇呢?

他不解地問玉女:“到底因為什麽我才受到妳們這樣的厚禮相迎啊?”

三十二個玉女欣然同聲回答他:“這是妳命裏的福分,我們與妳有壹段宿世因緣,所以我們應該這樣迎接妳,還希望妳不要拒絕,只管接受我們的歡迎吧。”

慈童女看看也問不出來原因,便在黃金城住了下來,享受著三十二個玉女的侍奉。

三十二玉女又告訴慈童女:“我們與妳有三十二萬歲的因緣,所以妳可以安心地住在這裏,盡情地享受我們給妳的快樂。”

慈童女在黃金城裏享樂多時,不知怎麽回事,又生離意。

他向三十二個玉女告辭,玉女們對他似乎還心存留戀,警告似地挽留他:“妳此前所享受的壹切,都是給妳快樂的艷境,但恐怕妳此去再沒有樂境可言。妳不如就在這裏長住下去,還能享受到我們姊妹給妳的快樂。我們也是為妳考慮,才對妳說這些話,免得妳日後後悔啊!”

慈童女哪聽得進去這些話,有了這四番艷遇,他早已是雄心勃勃,想著從四個玉女到三十二個玉女,這壹路走來都是越來越美好,想著前面會有更美妙的艷境,他壹點也不去理會玉女們的勸告,毅然上路。

03

前行不久,遠遠地看見壹座鐵城,他心生疑慮,卻獨自暗暗想:外面雖是鐵,裏面必定是更好的境界。

於是他不再懷疑,繼續前行,等到到了城門口,卻只見壹片靜悄悄,並沒有壹個玉女出來迎接。

他感到十分意外,但確信城裏必定有更好妙境的意念讓他繼續前行,不知不覺他進入了鐵城。

他才進入城門,城門就自動關閉了。

城裏哪有什麽玉女,只有灼灼的火焰,燃燒著,炙熱得人不能靠近。

慈童女往四周望,只見壹片安靜無聲,死壹樣的沈寂,哪有什麽玉女,橫在他眼前的只是壹個面孔猙獰、頭戴火輪的獄卒。

慈童女開始惴惴不安,他知道獄卒不是善類,那麽這裏也不會是善處。

他開始慌張起來,想要退回到城門外去,但是城門緊閉,哪裏還有回頭的路?

那個橫眉惡兇的獄卒,正壹步步逼近他。

在壹片靜寂裏,烘然壹聲震響,那個火輪忽然飛過來直壓在慈童女頭上,把慈童女壓得怪聲怪叫起來,鐵輪壓得他身上又痛又熱,苦不堪言。

他想擺開那個火輪,但它卻像磁石壹樣,任慈童女使出全身力氣,也不能把它擺脫。

這種意想不到的突擊,是慈童女始料不及的,他困惑地問獄卒:“獄哥!為什麽給我戴這個火輪,什麽時候才能給我卸下來啊?”

獄卒回答他:“除非世上有人做了和妳同樣的事,也出海來尋寶,經歷過各個城池,最後來到這裏代妳受罪。”

慈童女又問:“那我做了什麽事能享之前的福,又做了什麽事要受這樣的罪?”

獄卒回答他:“妳在世時每天以二錢供養妳的母親,於是得到了琉璃城,四個如意珠,四個玉女,享受她們給妳四萬歲的快樂。每天以四錢供養妳的母親,於是得到頗梨城,八個如意珠,八個玉女,享受她們給妳八萬歲的快樂。每天以八錢供養妳的母親,於是得到了白銀城,十六個如意珠,十六個玉女,享受她們給妳十六萬歲的快樂。每天以十六錢供養妳的母親,於是得到了黃金城,三十二個如意珠,三十二個玉女,享受她們給妳三十二萬歲的大快樂。後來,因為妳拔了妳母親十根頭發,所以妳現在得戴著這個鐵火輪,永不得脫,直到有人來代妳受罪,這個鐵輪才能落地。”

慈童女又問:“現在這個獄中,有人和我受相同的罪嗎?”

獄卒回答:“成百上千,無法計算。”

慈童女聽到他這樣說,心想:我因為年少無知而忤逆了母親,拔下了母親十根頭發,就遭受到如此的罪責,那世人有大逆不孝的,他們所受到的罪責,不是比我更重?想到這裏,他不禁毛骨悚然。

慈童女為挽救世人,便發誓道:“我願代壹切眾生受苦。”

慈童女剛發完此願,頭上鐵輪便頓然墮落於地,這時慈童女便反問獄卒:“妳不是說此輪永遠不會落地嗎?為什麽現在落了呢?”

獄卒壹聽此話,惱羞成怒,也不想與他爭論,舉起大鐵叉,壹下擊在慈童女的頭上,慈童女立時斃命。

慈童女就是當今釋迦牟尼佛的前身。

———(母病危時牛媽曾讀佛經,根據經文寫了這個故事。今日翻閱當年日記,深有感觸,特發上,以警醒自己:百善孝為先!端午來臨,記得看望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