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曲阜東站的曲阜旅遊

曲阜東站的曲阜旅遊

門票:孔府60元,孔廟90元,孔林40元,“三孔”通票150元

景點簡介:孔廟、孔府、孔林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被列為國家首批5A級景區。

孔廟是祭祀孔子的禮制廟宇。據記載,從公元220年到解放前,孔廟先後重修擴建七十多次:歷經兩千余年的歷代重修擴充,便得曲阜孔廟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古代建築群。***占地約14萬平方米,殿堂閣廡466間,門坊54座,碑亭17座。規模之大,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全國三大古建築群。

孔府,稱為“衍聖公府”,也稱“公府”、“老府”、“聖公府”、“聖府”又名“至聖府”,是孔子嫡長子孫、歷代衍聖公的衙署,也是孔子嫡孫的住宅,“以名雖公署,實賜第也”。位於曲阜城的中部,孔廟東側。

孔林,亦稱宣聖林或至聖林,位於曲阜城北約1.1公裏處,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有墳冢10萬余座,歷代石儀85對,墓碑400通,喬木42000余株,已延續2400余年,林內樹株經歷代種植、保護,松柏蒼郁,古木參天,形成了壹人造大園林。現有林墻周長5591米,總面積1833300平方米。

地址:孔府與孔廟與壹道路之隔,孔廟位於神道路北,孔林位於林道路 北端。

(乘車路線:孔廟景區可乘坐K01路在孔廟南門站下車,孔府景區可換乘1路或10路在鼓樓門站下車,孔林景區可換乘10路在萬古長春坊站下車) 門票:60元

景點介紹:曲阜孔子六藝城·孔子故裏園為國家AAAA級景區,大型儒家文化主題公園。景區分設孔子六藝遊覽區和孔子故裏園民俗展示區,景區內建築格局獨特,規模宏大、壯觀;遊覽內容豐富多彩,文化內涵博大精深,以其獨特的方式詮釋了孔子六藝和古魯民俗文化,形成了寓教於樂的特色文化遊園氛圍,散發著濃郁的儒香氣息。

孔子六藝城以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壹生崇尚和倡導的“禮、樂、射、禦、書、數”六藝為主題,運用現代聲、光、電等高科技技術手段,借助音樂、美術、建築等表現形式建造的壹座集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歷史性、趣味性及購物、美食、旅遊、娛樂等多種功能於壹體的大型文化旅遊城。

孔子故裏園以其獨具東方特色的建築風格生動再現了魯國民居風貌和民俗文化,讓人跨越二千五百年,汲取傳統文化精華。景點以大量的史實資料,豐韻獨特、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淋漓盡致地再現了古魯時期的歷史畫卷。行走中,追思先哲,參與中,體驗民俗,娛樂中,回味歷史。

地址:曲阜市春秋路33號(乘車路線:K01路,婦幼保健院站下車,十字路口路西100米即到) 門票:30元

景點介紹:石門山位於曲阜城東北,古稱雲山、龍門山,“兩山對峙如石門,盤龍雙窺含珠臺”。故名石門山。景區面積4000多畝,方圓6平方公裏,由十四個山峰組成,主要分為三大景區:石門景區、桃塢景區和黃山景區。

石門山森林覆蓋率為92.1%,植被茂密,峰巒奇秀,山石陡峭,嵐霧長留,山中美景四季分明,春季生機盎然,夏季青山翠滴,秋季滿山紅遍,冬季雪壓枝頭。

石門山景觀綺麗、溝壑縱橫,尤以黃山景區最為鬼斧神工、自然天成。山有仙則靈。

石門山因靈而顯,因文而彰。更有秦始皇泰山祭天,雲山祭地,景區中至今仍有祭地時地黃土臺。

石門山牌坊群體現了石門山在歷史上不同階段的輝煌燦爛的景象。

地址:楊柳村旁(乘車路線:K01路到遊客中心站換乘11路在石門寺站下車) 門票:50元

景點介紹:尼山,原名尼丘山,因孔子名丘,為避聖諱,易名為尼山。詩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尼山之所以名揚四海,就因為壹代聖人孔子誕生在這裏。尼山風景秀麗,景景相連。漫步登山,五老峰、魯源村、智源溪、坤靈洞、觀川亭、中和壑、白雲洞等美景逐壹展現在眼前,合稱為“尼山八景”。另外,還有尼山孔廟、尼山書院等著名景點。尼山建築群現為山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尼山為國家森林公園。

地址:尼山水庫旁(乘車路線:K30路尼山夫子洞站下車) 門票:免費

景點介紹:孔子文化園是以《論語》為表現內容、書法為表現形式、碑刻為載體、古典園林為環境襯托的大型孔子文化園林景區。碑苑的整體建築以明代建築風格為基調,兼采南方私家園林玲瓏奇秀與弱方皇家園林莊嚴典雅之長。有堂、樓、廳、榭、亭、臺、廊、坊等400余間,還有湖、池、溪、潭、瀑布、假山等。苑內長廊蜿蜒,樓堂高聳,牌樓飛翼,檐牙啄空;芳草如茵,柳暗花明,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碑石琳瑯,佳作紛呈,真草篆隸,各顯其勝。碑苑是壹座文化含量豐富、藝術品位高雅、寓教於樂、陶情頤性、引人入勝的景觀。

地址:大成路孔子研究院對過(乘車路線:換乘K05路在論語碑苑東門站下車,即為孔子文化園(原名為論語碑苑)) 門票:25元

景點介紹:顏廟,又稱復聖廟,是祭祀復聖顏回的廟宇。

顏回,字子淵,為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稱,貧而好學,為後人所景仰。據《陋巷誌》記載,在陋巷顏子故址上建廟,是從漢高祖得邦東巡過魯祭孔子同時祭祀顏子祠開始的,後經唐、宋、元、明、清各代屢加重修和擴建,至明萬歷22年,面積已達五進院落,占地85畝的建築規模。其中殿堂亭坊等159間,分東、中、西三路,主要建築均為元代所建,四周紅墻圍裹,院內柏檜挺拔,輝煌壯麗,氣勢磅礴。顏廟現占地35畝,殿、堂、亭、庫、門、坊等159間,前後五進院落,分中、東、西三路。主要景觀有復聖廟坊、陋巷井、復聖殿等。

顏廟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顏廟街(乘車路線:換乘1路或10路在鼓樓門站下車,向北走200米到顏廟街,右轉路北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