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3月3日放幾天
廣西3月3日放幾天,假期壹直都是我們關心的問題,廣西少數民族比較多,壯族人民占大多數,而三月三是壯族的傳統節日也自然成為了廣西特有的節日,以下了解廣西3月3日放幾天。
廣西3月3日放幾天12014年起,“壯族三月三”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法定傳統公眾假日,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所以,2022廣西三月三法定假2天,分別是4月2日和4月3日。其中4月3日為三月三當天。
2022廣西三月三規定放幾天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2022年“壯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出爐。“壯族三月三”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2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1〕11號)精神,2022年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3日至5日。農歷三月初三為4月3日(星期日),與清明節放假時間重疊。
為營造我區“壯族三月三”良好節日氣氛,廣西壯族自治區內4月2日(星期六)、6日(星期三)放假調休,即“壯族三月三”和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2日至4月6日。
三月三放假安排
廣西三月三屬於法定節假日嗎:屬於
第三類法定節假日是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具體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用人單位在除了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外的其他休假節日,也應當安排勞動者休假。
廣西三月三為什麽會放假
在壯族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漢族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軒轅說法。
其不僅是漢族節日,也是廣西壯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歌節不僅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
三月三的習俗活動有哪些
1、祭祀高禖:在三月三活動中,最主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因此,三月三又是壹個求偶節、求育節。
2、畔浴:畔浴即沐浴,在上古時期,人們會在三月三這天去河邊水邊沐浴。以春水洗滌汙垢,認為這樣可以除去整個冬天所積存的病害,在新的壹年裏清潔免疫,這樣久而久之,沐浴就變成了三月三的重要內容。
3、趕歌圩:壯族過三月三大多是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相傳三月三這壹天還是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
4、曲水流觴:“曲水流觴”是上巳節的壹種習俗,就是在院子裏挖壹條小河,然後讓仆人在河的上遊將酒杯漂浮在河面上,當酒杯漂到哪位面前時,誰就要做壹首詩。如果做不出的話就要喝酒,是壹些文人們的活動。
5、野外踏青:上巳節是自由快活的春遊節日,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潑水相戲,自由擇偶。因此上巳節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並以芍藥定情。
6、吃薺菜煮雞蛋:農歷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壹種鮮香可口、營養豐富的野菜。
廣西3月3日放幾天2三月三清明節放假安排2022
2022廣西三月三清明連放5天假。2022年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3日至5日。農歷三月初三為4月3日(星期日),與清明節放假時間重疊。為營造廣西“壯族三月三”良好節日氣氛,區內4月2日(星期六)、6日(星期三)放假調休,即“壯族三月三”和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2日至4月6日。
“三月三”不僅僅是單純的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時節,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同時,“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壯族重要的傳統習慣節日,也是廣西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
2022年三月三清明節怎麽調休
2022年廣西三月三是在4月3日(星期日),根據政府放假通知,三月三放假2天。但是這樣就跟2022年清明節的法定假期(4月3日至5日)重疊,所以廣西將4月2日(星期六)、6日(星期三)放假調休,這樣“三月三”和清明節壹起放5天假,即4月2日至4月6日。
三月三和清明節趕壹天是哪年
壹般來說,三月三和清明節是同壹天的情況大概是每19年壹次。比如2011年農歷三月初三對應公歷4月5日是2011年清明節;2030年農歷三月初三對應公歷4月5日,是2030年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全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傳統24節氣之壹;三月三則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另外,三月三也是漢族的上巳節。
廣西壯族三月三傳統美食
五色糯米飯
壯家人喜愛五色飯,把它作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農歷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節,甚至過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飯吃。在孩子滿月、新居落成等喜慶日子裏,也要蒸煮五色飯分送左鄰右舍。
人們采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贊賞後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
薺菜煮雞蛋
在湖南地區有著三月初三,薺菜煮雞蛋的習俗。春天正是采食薺菜的季節,而薺菜的諧音是“聚財”。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壹種野菜。薺菜煮雞蛋不僅可能祛風濕、清火,令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因此,民間有著“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民諺。
發糕
發糕算是老南寧過“三月三”的壹道特色美食了。據市民陳小姐回憶,小時候過“三月三”,她都要纏著母親蒸發糕給她吃。發糕有焦黃、泥黃、雪白三色,焦發糕是傳統地道的做法,後兩種是隨著市場的發展,顧客口味的差異化而演變出的新品種。
每逢“三月三”,不少南寧人都會準備壹些發糕拜祖祭祀。發糕口感松軟香甜,老少皆宜。
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又稱蒿子粑。是傳統江南青團衍生出來的另壹種做法。每年農歷三月三日吃蒿子粑,是安徽江淮,江南壹帶漢族民間傳統風俗。每年三月,家人采來粑粑蒿的嫩葉,洗凈,然後拌以粘米和糯米粉,做成扁平溜圓的粑粑,放入鍋內,用旺火蒸熟,吃起來軟糯香甜可口。而吃蒿子粑粑的習俗是為的是紀念死者,同時祝願人人健康長壽,不為邪靈所侵。
薄餅
農歷三月初三吃薄餅,是同安人的傳統習俗之壹。鄭成功其子鄭經繼承父業,繼續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閩南壹帶,因清軍頑抗造成百姓傷亡慘重。在鄭軍反攻下,清軍投降,鄭軍進入城內,老百姓壹邊迎鄭軍,壹邊制作薄餅祭祀死難的親友。後來民眾就用薄餅在農歷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做薄餅單是餡就足夠忙活好長時間,但是更關鍵的是需要薄餅皮做支撐。薄餅皮不但要薄更要勁道,這樣包著餡料就不容易破裂。吃時將餡料放在薄餅皮上,卷成竹筒狀,非常味香可口。因為質量好的薄餅皮很Q,所以也有很多人喜歡單吃薄餅皮。
水油堆
柳江的水油堆,是壯家特色小吃之壹。在柳江的壹些老街或者學校附近,經常可以看到上了年紀的老人,僅憑著壹個鍋頭,壹堆炭火,壹瓶油,壹盆面粉,壹碗芝麻,轉瞬之間,白面在油鍋裏上下翻騰,白進黃出,壹股濃濃的香味在街道上空彌漫,久久不散。
水油堆壹般在圩日時現做現賣,軟軟的水油堆,夾壹個放進碗裏,再淋上紅糖水,咬壹口,又軟又糯,又甜又香。
壯粽
壯族稱粽子為“粽粑”,寧明壯粽是用糯米、豬肉等煮制成的壹種大粽粑,是壯族“三月三”特制的傳統食品,也是用來祭祀拜祖的食品。壯粽比我們壹般吃的粽子要大很多,壹般要幾個人壹起吃才能吃完。
廣西3月3日放幾天3廣西3月3日是幾號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時間在每年農歷三月三日,是新歷的2022年4月3日。壹般是根據農歷時間來舉辦的,不知道怎麽看日期的,可以參考壹下這個小方法。打開手機中的日歷,點擊日歷上任意壹個日期,下方會出現農歷幾月幾號,就可以幫助大家方便快捷尋找相關日期了。
廣西壯族三月三2022年假期安排,在“壯族三月三”節日期間,所有廣西壯族自治區公民都可以依法享受兩天假期,即3月30日和3月31日(農歷三月初三、初四)。
廣西三月三相傳是為了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壹個節日,這天也被稱為“歌仙節”。關於壯族三月三的風俗很多,其中包括吃五色糯米飯、搶花炮和拋繡球等等。
爭奪花炮:
待到三月三的秋收後,不少人會組織成壹支支隊伍舉行花炮活動。參與活動的隊伍需要八個人為壹組,比賽時隊員們可以用快沖、擋人、變向、突破等方法到達對方炮臺上,把花炮放入籃子中就算勝利。
河岸、山坡是這個活動最好的選址,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它們作為活動場地。活動沒有固定人數參賽,也不會記隊伍分數,只需每壹場比賽搶道花炮放到對方炮臺上為勝利,三輪定勝負。
拋繡球:
壯族的姑娘們每逢在歌圩節之前就要做繡球了,趕制在歌圩節那天使用。但繡球的制作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麽簡單,要先準備好十二片花瓣,然後將它們壹個接壹個連接成壹個圓球形,這十二片花瓣也有自己的寓意,它們各自代表壹年中的十二月份,每壹片花瓣所代表哪個月份就要在上面繡上當月的花卉。接下來要往繡球裏面填充壹些東西,可以放棉籽或者是豆粟。
然後在球的上方接上壹條綢帶,可以是與繡球搭配的顏色,也可以是撞色。下面系上絲穗和裝飾的珠子,它們寓意著純潔的愛情。繡球的形狀可以是多樣化的,可以是正方形、圓形、多邊形等。
五個不同顏色的糯米飯:
三月三來臨之前,每家每戶都會準備五個顏色的糯米飯和彩蛋,五彩的糯米飯來源於人們采摘的五種不同植物的汁水,有楓葉、紅蘭草、紫蕃藤以及黃飯花。吃了這種飯,有很好的寓意,它代表著身體康健、人丁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