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東原
東門廣場兩側有整齊的銀杏和水杉,中央花壇四季常青,東南側矗立著大規模的青石假山,與簡潔現代的門戶環相連,俯瞰公園內大寧湖的湖面,使整個開放式廣場更加寬闊、莊嚴而活潑,充滿活力。
大寧湖的水面看起來像壹個長脖子的葫蘆。它從東到西位於東部公園內,東西長700多米,湖的東部寬度約250米,湖的西部寬度只有10多米。海岸線蜿蜒曲折。豐水期水深約4.6米,湖水與地下水相通,水質良好,面積近百畝。從廣場沿東門進入,即大寧湖打開湖面,繞湖左側是湖堤景區。右側走主園路(或4米的次園路),經湖堤景區白沙灘環湖步行,可分別通往湖光山色景區。
第二,西園
從光中西路與運城路交叉口的山門進入西苑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上海著名女書法家周蕙題寫的“大寧靈石公園”名牌。沿著著名公園兩側的道路,兩側被優雅的公園商業建築包圍的下沈廣場是山門廣場。廣場相當開闊,有壹個彌漫著優雅薄霧的薄霧噴泉,沿著石階還有跳躍的泉水和噴湧的泉水,給人無限的樂趣,仿佛置身於花園之中。事實上,遊客必須沿著廣場爬樓梯才能通過山門進入公園。不過這個山門並不是佛教寺廟的“山門”,而是以進入(打開)山門看到山的意思而得名。
西苑區的山林景區和歐式景區呈“D”字形相間,通過將山脈和丘陵腰部的歐式軸線設置到景區-曉曉閣,將常規和自然兩大造園流派巧妙結合在壹起,令人驚嘆。進入山門,繞過山門亭,遊人已在山林景區。亭子的正面正對著壹個圓形的池塘,因其位於山門之上而得名“天池”。在水池北面的馬路對面有壹個稍小的水池,是瀑布景區的水源。在亭子左側約10米處有壹個洞,可以下到瀑布景區,沿著花園路可以下到北苑路橋或歐洲長廊。在展館右側,您可以通過森林棧道穿過林地舞臺到達森林靜態平臺和竹林景區步道,也可以直接下山到達歐式長廊並到達南苑路橋。葛優園路陡降至西岔路,通往公園環路,右側出西廣場側門,左側通往南苑路橋。如果您穿過北苑路橋或南苑路橋,可以到達東苑小區和光中公園。
第三,光中花園
光中公園的地形以光中西路和共和新路為夾角,呈不規則五邊形向西南延伸。由於共和新路的邊線較短,如果以光中西路為底將公園垂直分為中部和西部,可以看出東西部(可稱為前園和後園)的造園技術差異很大。前園以類似直角三角形的規則布局建造,後園以池塘和溪流建造,低坡起伏並沿水延伸,形成自然的花園格局。在規則布局的西側,由北向南布置了壹個略規則的花園和兒童遊樂場。
縱觀光中公園的整體布局,東、西兩部分(即前後花園)采用規則不對稱布局和自然花園的不同方法,除了花園的濃蔭之外,構思獨特,極具觀賞性。然而,花園和兒童遊樂場的不對稱和不透水配置再次不利於光中公園前後花園的過渡和銜接,西北角的大型空白公園的影響使整個花園感覺淩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