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尼古拉·阿歷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作家。
主要情節:
主角保爾?柯察金,出生於貧困的鐵路工人家庭,早年喪父,全憑母親替人洗衣做飯維持生計。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在那兒他受盡了淩辱。他十分憎恨那些欺壓窮人的大老板,厭惡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錢人。“十月革命”爆發後,帝國主義和反動派妄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保爾的家鄉烏克蘭謝別托夫卡鎮也經歷了外國武裝幹涉和內戰的歲月。紅軍解放了謝別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什維克?朱赫來在鎮上做地下工作。他在保爾家住了幾天,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許多道理,朱赫來是保爾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領導人。在壹次釣魚的時候,保爾結識了林務官的女兒冬妮婭。壹天,朱赫來被白匪軍抓走了。保爾到處打聽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來的途中,保爾猛撲過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溝裏,與朱赫來壹起逃走了。由於波蘭貴族李斯真斯基的兒子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抓進了監獄。在獄中,保爾經受住了拷打,堅強不屈,為迎接白匪頭子彼得留拉來小城視察,壹個二級軍官錯把保爾當作普通犯人放了出來。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來到了冬妮婭的花園門前,縱身跳進了花園。由於上次釣魚時,保爾解救過冬妮婭,加上她又喜歡他“熱情和倔強”的性格,他的到來讓她很高興。保爾也覺得冬妮婭跟別的富家女孩不壹樣,他們都感受到了朦朧的愛情。為了避難,他答應了冬妮婭的請求,住了下來。幾天後,冬妮婭找到了保爾的哥哥阿爾焦姆,他把弟弟送到喀察丁參加了紅軍。保爾參軍後當過偵察兵,後來又當了騎兵。他在戰場上是個敢於沖鋒陷陣的幹將而且還是壹名優秀的政治宣傳員。他特別喜歡讀《牛虻》、《斯巴達克斯》等作品,經常給戰友們朗讀或講故事。在壹次激戰中,他的頭部受了重傷,但他用頑強的毅力戰勝了死神。他的身體狀況使他不能再回前線,於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忘我地投入到艱苦的體力勞動中去。特別是修建鐵路的工作尤為艱苦;秋雨、泥濘、大雪、凍土,大家缺吃少穿,風餐露宿,而且還有武裝匪徒的襲攏和疾病的威脅。在這壹段時間裏,他和冬妮婭的愛情產生了危機,冬妮婭那庸俗的個人主義令他反感。等到在修築鐵路時又見到她的時候,她已和壹個有錢的工程師結了婚。保爾在鐵路工廠任團委書記時,與團委委員麗達在工作上經常接觸,倆人逐漸產生了感情。但他又錯把麗達的哥哥當成了她的戀人,因而失去了與她相愛的機會。在築路工作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並引發了肺炎,組織上不得不把保爾送回家鄉去休養。半路上誤傳出保爾已經死去的消息,但保爾是第四次戰勝死亡回到了人間。病愈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並且入了黨。由於種種傷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勞動,保爾的體質越來越壞,喪失了工作能力,黨組織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讓他長期住院治療。在海濱療養時,他認識了達雅並相愛。保爾壹邊不斷地幫助達雅進步,壹邊開始頑強地學習,增強寫作的本領。1927年,保爾已全身癱瘓,接著又雙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終於把這個充滿戰鬥激情的戰士束縛在床榻上了。保爾也曾壹度產生過自殺的念頭,但他很快從低谷中走了出來。這個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並且沒有絲毫寫作經驗的人,開始了他充滿英雄主義的事業——文學創作。保爾忍受著肉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紙板做成框子寫,後來是自己口述,請人代錄。在母親和妻子的幫助下,他用生命寫成的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終於出版了!保爾拿起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創作主旨和意圖: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壹部描寫新人成長歷程和揭示新人優秀品質的故事。當壹位英國記者問作者為什麽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書名時,奧斯特洛夫斯基回答說:“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堅硬,什麽都不懼怕。我們這壹代人也是在這樣的鬥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
這個書名,形象地概括了他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自己這壹代人的成長道路和思想性格。
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小說告訴人們,壹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在生活的巨大壓力中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壹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在鬥爭中百煉成鋼,這是小說的壹個重要主題。
通過揭示保爾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敢於戰勝任何艱難困苦的剛毅性格,小說形象地告訴青年壹代,什麽是***產主義理想,如何為***產主義理解去努力奮鬥。革命戰士應當有壹個什麽樣的人生,這是小說的又壹主題。保爾在憑吊女戰友娃蓮的墓地時所說的那段話,就是他的***產主義人生觀的自白,也是對小說這壹主題的闡述:“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壹次。人的壹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可以這樣來概括小說的主題思想:人的壹生應當像保爾?柯察金那樣去度過。
鋼鐵是在驟冷與炎熱中煉成的,壹個堅強的革命戰士是在與艱苦的階級鬥爭中成長出來的。
本書是雙目失明、全身癱瘓的全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病床上歷時三年才寫成的作品。小說以保爾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從1915到1930年前後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的艱苦卓絕的鬥爭生活。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個在布爾什維克黨的培養下,在革命烽火和艱苦環境中鍛煉出來的***產主義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崇高的道德風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跡般的生命活力和鋼鐵般的堅強意誌,譜寫著把壹切獻給黨和人民的壯麗詩篇。保爾是壹個自覺的、無私的革命戰士,他總是把黨和祖國的利益放在第壹位。在那血與火的戰爭年代,保爾和父兄們壹起馳騁疆場,為保衛蘇維埃政權,同外國武裝幹涉者和白匪軍浴血奮戰,表現了甘願為革命事業不怕犧牲的獻身精神。在那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的艱難歲月中,他又以全部熱情投入到和平勞動之中。雖然他曾經金戈鐵馬,血染疆場,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沒有考慮個人的名利地位,只想多為黨和人民做點事情。黨叫他修鐵路,他去了;黨調他當團幹部,他去了,而且都是豁出命來幹。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犧牲愛情。他愛麗達,但受“牛虻”的影響,要“徹底獻身於革命事業”,所以按照“牛虻”的方式來了個不告而別。在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後,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夠繼續為黨工作。正像他所說的:“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保爾更是壹個剛毅堅強的革命戰士,他在人生各個方面都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他堅強不屈;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勇往直前;在與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鬥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卻步,創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跡。尤其是他在病榻上還奮力向藝術的殿堂攀登的過程,表現了壹個革命戰士鋼鐵般的意誌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保爾又是壹個於平凡且偉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歷表中,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偉大業績,他總是從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對疾病的沈重打擊,他也曾產生過自殺的念頭,而且就是在他與病魔抗爭的英雄主義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險。保爾後來也終於認識到他不愛惜身體的行為是不能稱之為英雄行為的,而是壹種任性和不負責任。因此,保爾是偉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漸歷煉成熟起來的鋼鐵戰士,是壹個有血有肉的、讓人感到親切的榜樣式人物。保爾又是以作者自己為原型塑造出來的帶有自傳性質的典型形象,作家是以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真情實感為基礎來描寫保爾的。因此,保爾的動人事跡不是藝術上的虛構,而基本上是真人真事,惟其真實,所以更加感人。但作者又反對把這部小說完全看成作家的自傳,因為“這是小說,而不是傳記”。他在保爾身上集中了他同時代許許多多同類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他說:“在這本書中,我寫的不是保爾.柯察金壹個人,而寫的是千百萬柯察金,是為了爭取自己的幸福而奮身投入戰鬥的千百萬男女!”保爾的形象既是自傳性的,更是梗概性的,是社會主義青年壹代中最光輝最典型的代表。
2.駱駝祥子:
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
主要情節:
祥子本來生活在農村,18歲的時候,不幸失去了父母和幾畝薄田,便跑到北平城裏來做工了。生活迫使他當了人力車夫,他既年輕又有力氣,不吸煙,不賭錢,咬牙苦幹了3年,終於湊足了100塊錢,買了壹輛新車。這使他幾乎激動得哭出來。自從有了這輛車,他的生活過得越來越起勁。他幻想著照這樣下去,幹上兩年,就又可以買輛車,壹輛,兩輛……他也可以開車廠子了。
祥子每天放膽地跑,對於什麽時候出車也不大考慮,兵荒馬亂的時候,他照樣出去拉車。有壹天,為了多賺壹點兒錢,他冒險把車拉到清華,途中連車帶人被十來個兵捉了去。這些日子,他隨著兵們跑。每天得扛著或推著兵們的東西,還得去挑水燒火餵牲口,汗從頭上壹直流到腳後跟,他恨透了那些亂兵。他自食其力的理想第壹次破滅了。
壹天夜裏,遠處響起了炮聲,軍營壹遍混亂,祥子趁勢混出了軍營,並且順手牽走了部隊丟下的3匹駱駝。天亮時,他來到壹個村子,僅以35元大洋就把3匹駱駝賣給了壹個老頭兒。壹次,祥子突然病倒了,在壹家小店裏躺了3天,在說夢話或胡話時道出了他與3匹駱駝的關系,從此,他得了“駱駝祥子”的綽號。祥子病好以後,刻不容緩地想去打扮打扮。他剃了頭,換了衣服鞋子,吃了壹頓飽飯,便進城向原來租車的人和車廠走去。
人和車廠的老板劉四爺是快70歲的人了。他在年輕的時候當過庫兵,開過賭場,買賣過人口,放過閻王債;前清時候打過群架,搶過良家婦女,跪過鐵索;民國以後,開了這個車廠子。他這兒的車的租金比別人貴,但拉他車的光棍可以住在這兒。
劉四爺只有壹個三十七八歲的女兒叫虎妞。她長得虎頭虎腦,雖然幫助父親辦事是把好手,可是沒人敢娶她作太太。劉四爺很喜歡祥子的勤快,虎妞更喜愛這個傻大個兒的憨厚可靠。祥子回到人和車廠以後,受到了虎妞的熱情款待。祥子把30元錢交給劉四爺保管,希望攢滿後再買車。
祥子沒有輕易忘記自己的車被搶的事。壹想起這事,他心中就覺得發怵。他恨不得馬上就能買上壹輛新車。為此,他更加拼命地掙錢,甚至不惜去搶別人的生意。祥子在楊先生家拉包月,受了氣,只待了四天就離開了楊家。
心事忡忡的祥子回到車廠已經是晚上11點多。劉四爺離開家走親戚去了。塗脂抹粉,帶著幾分媚態的虎妞看見祥子,忙招呼他到自己的屋裏去。桌上擺著酒菜。虎妞熱情地勸祥子喝酒。三盅酒下肚,迷迷糊糊的祥子突然覺得這時的虎妞真漂亮,不知怎地,便和她睡在壹起了。醒後的祥子感到疑惑、羞愧、難過,並且覺得有點危險。他決定離開人和車廠,跟劉四爺壹刀兩斷。
在西安門,祥子碰到了老主顧曹先生,曹先生正需要壹個車夫,祥子便高興地來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和曹太太待人非常和氣,祥子在這裏覺得壹切都是那麽的親切、溫暖、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他去買了壹個悶葫蘆罐,把掙下的錢壹點兒壹點兒往裏放,準備將來第二次買車。
壹天晚上,虎妞突然出現在祥子面前,指著自己的肚子說:“我有啦!”祥子聽後驚呆了,腦子裏亂哄哄的。虎妞臨走時,把祥子存在劉四爺那裏的30元錢還給他,要他臘月二十七——她父親生日那天去給劉四爺拜壽,討老頭子喜歡,再設法讓劉四爺招他為女婿。這天晚上,祥子翻來覆去睡不著覺,他覺得像掉進了陷阱,手腳全全被夾子夾住,沒法兒跑。
祥子壹次送曹先生去看電影。在茶館裏碰見了餓暈倒在地的老馬和他的孫兒小馬。老馬是壹個有自己車的車夫,他的悲慘遭遇給祥最大的希望蒙上了壹層陰影。他隱約地感到即使自己買上車仍然沒有好日子過。
祭竈那天晚上,鋪戶與人家開始祭竈,看光炮影之中夾雜著密密的小雪,熱鬧中帶出點陰森的氣象,街上的人都急於回家去祭神。大約9點,祥子拉著曹先生由西城回家,壹個偵探騎自行車尾隨他們。曹先生吩咐祥子把車拉到他好朋友左先生家,又叫祥子坐汽車回家把太太少爺送出來。祥子剛到曹宅要按門鈴時,便被那偵探抓住。原來這偵探姓孫,是當初抓祥子的亂兵排長,他奉命跟蹤得罪了教育當局的曹先生。孫偵探告訴祥子說,把妳放了像放個屁,把妳殺了像抹個臭蟲,硬逼著祥子拿出悶葫蘆罐,把他所有的錢都拿走了。祥子第二次買車的希望成了泡景,他帶著哭音說:“我招誰惹誰了?!”
不久,曹先生壹家離開了北平。第二天祥子只得回到人和車廠。虎妞看見祥子回來,非常高興。劉四爺的生日很熱鬧,但他想到自己沒有兒子,心裏不痛快。加上收的壽禮不多,他指桑罵槐,把不滿傾瀉在祥子和虎妞身上。他不願把女兒嫁給壹個臭拉車的。更害怕祥子以女婿的身份繼承他的產業。要祥子滾蛋。虎妞並不買父親的賬,撕破了臉公開了自己和祥子的關系,並說決心跟祥子走。
和父親大鬧了壹場後的虎妞,和祥子在毛家灣壹個大雜院裏租房子成了親。婚後,祥子才明白,虎妞並沒有真懷孕。祥子感到受了騙,十分討厭虎妞。虎妞打算把自己的400多元體已錢用完以後,再向父親屈服,承受老頭子的產業。祥子認為這樣做不體面,說什麽也不幹,堅決要出去拉車。虎妞拗不過他,只得同意。
正月十七那天,祥子又開始拉車,憑的是拉“整天兒”。拉過幾個較長的買賣,他覺出點以前未曾有過的毛病,腿肚子直發緊,胯骨軸兒發酸,汗拍嗒拍嗒的從鼻尖上、臉上壹個勁兒往下滴嗒,接錢的時候,手都哆嗦得要拿不住東西似的。他本想收車不拉了,可是簡直沒有回家的勇氣。他感到家裏的不是個老婆,而是個吸人血的妖精。
如今的“人和車廠”已變為“仁和車廠”。劉四爺把壹部分車賣出去,剩下的全倒給了西城有名的壹家車主,自己帶著錢享福去了。虎妞聽到這消息後,非常失望,她看清了自己的將來只能作壹輩子車夫的老婆,大哭壹場後,給祥子100元錢,買下了同院二強子的壹輛車。
不久,虎妞真的懷孕了。祥子拼命拉車、幹活兒。祥子病倒了。這場大病不僅使他的體力消耗過大,而且虎妞手中的錢也用完了。為了生活,祥子硬撐著去拉車。虎妞的產期到了,由於她年歲大、不愛活動、愛吃零食,胎兒過大,難產死去。為了給虎妞辦喪事,祥子逼迫賣掉了車,這樣,他到城裏來幾年的努力全部落了空。
祥子要搬出大院了。鄰居二強子的女兒小福子來看他,表示願意跟他壹起過日子。祥子從內心喜歡這個為了養活弟弟而被迫賣淫的女人,但又苦於無力養活她們全家。看著眼已哭腫的小福子,祥子狠心地說:“等著吧!等我混好了,我壹定來娶妳。”祥子又在雍和宮附近的夏家拉上了包月。年輕的夏太太引誘祥子,使祥子染上了淋病。
病過之後,祥子幾乎變成了另外壹個人。身量還是那麽高,可是那股正氣沒有了,他不再要強了。刮風下雨他不出車,身上有點酸痛,壹歇就是兩三天。染上了抽煙、喝酒、打架的陋習。對車座兒,他絕不客氣,講到哪裏拉到哪裏,壹步也不多走。在巡警眼中,祥子是頭等的“刺兒頭”。
冬天的壹個黃昏,祥子在鼓樓前街拉著壹位客人向京城跑。後來才發現這人原來是劉四爺。他把劉四爺趕下了車,感到出了壹口惡氣。
祥子沒有辦法,又找到曹先生家裏,把自己的壹切告訴了曹先生,要曹先生給他拿主意。曹先生要祥子回他這兒拉包月,答應讓小福子來曹家幫忙,還同意讓出壹間房子給他們住,祥子心裏充滿了壹線希望和光明。祥子帶著這個好消息去找小福子,可福子兩月前因不堪娼妓的非人生活上吊死了。
回到車廠,祥子昏睡了兩天。他沒有回到曹先生那裏去。他不再想什麽,不再希望什麽。將就著活下去就是壹切,他什麽也無需再想了。
創作主旨和意圖: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裏壹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來自鄉間,日益雕蔽衰敗的農村使他無法生存下去,他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誠實勞動,創立新的生活。他試過各種工作,最後選中拉洋車。這壹職業選擇表明祥子盡管離開了土地,但其思維方式仍然是農民的。他習慣於個體勞動,同時又渴望有壹輛像土地那樣靠得住的車。買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這是他的誌願,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給了祥子實現誌願的機遇,經過三年奮鬥,他買上了車,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搶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擁有自己的壹輛車的夢想,盡管他對自己的追求不無懷疑,幾度動搖,但仍然不斷振作起來,再度奮鬥。應該說,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鬥,構成了小說的主要情節內容。而搏鬥的結局,是以祥子的失敗告終的,他終於未能做成擁有自己壹輛車的夢。這部小說的現實主義深刻性在於,它不僅描寫了嚴酷的生活環境對祥子的物質剝奪,而且還刻畫了樣子在生活理想被毀壞後的精神墮落。“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壹個勤勞善良的農村青年,就這樣被改塑為壹個行屍走肉般的無業遊民。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小說通過祥子周圍人物及人際關系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醜惡面目,以及由他們織成的統治之網對祥子們的壓迫與被壓迫關系的壹種變形反映。小說並沒有回避祥子與虎妞之間的本能欲望與壹點點相互依戀之情,但同時也深刻地描寫到,即使是這樣的男女之情,也同樣建基於金錢利益關系之上,所以虎妞要始終把錢拿到自己手上,“錢在自己的手中,勢力才在自己身上。”虎妞與祥子的結合,無疑加劇了祥子的悲劇。
《駱駝祥子》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五四以後的新文學,多以描寫知識分子與農民生活見長,而很少有描寫城市貧民的作品。老舍的出現,則打破了這種局面,他以壹批城市貧民生活題材的作品,特別是長篇《駱駝祥子》,拓展了新文學的表現範圍,為新文學的發展提供了特殊的貢獻。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
祥子——壹個曾經是那麽要強的頭等車夫,最後卻還是沒有掙紮出悲慘的命運人生並不因為他的要強而多給予了他什麽,大兵、駱駝、曹宅、孫探長、虎妞、小福子這所有的壹切似乎都不讓他逃脫車夫的最終命運他曾經也不信命,可是又有什麽用呢,他的努力,他的第壹輛車,他買車的積蓄,沒有招誰也沒有惹誰,不也就這樣沒了嗎?這能怨誰呢,只能怪命是如此了所以祥子最終變的和其它的車夫壹樣,不再要強,養成了煙酒等他過去從來不肯沾染的東西,也就讓人覺得可以原諒了,所有的惡習似乎都不再像過去那樣不可饒恕了可是祥子過去是壹個怎樣要強的人啊!為了買車,他從生活中扣出每壹點錢,他舍下面子和下等車夫強座,沒命的拉車,甚至連壹口好茶也不願喝——雖然像他這樣的高等車夫喝點好茶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他把自己當作鐵打的,拼命攢錢事情卻常常不如人願,所有的意外都與願望悖道相馳祥子的見聞和經歷將他磨礪成了另外壹個人——與過去的祥子完全相反的人——他學會了所有的惡習,學會了和巡警找別扭,學會了保養自己,成了壹個混日子的車夫有時他也曾想過應該好好的生活,可是壹想起他自己的經歷他就沒了信心,要強又怎樣呢,自己過去不也要強過嗎,到頭來還不是和其他人壹樣,還不如趁早快樂壹天是壹天直到最後,連他最後的寄托--小福子也離開了這世界,他徹底的絕望了壹個由鄉間來的淳樸、老實、善良、結實的小夥子就這樣淪落成壹個讓人同情的混混,最後像壹條狗壹樣栽倒在街頭,再也爬不起來祥子是舊社會貧苦勞動人民的縮影,他反映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苦難與無奈。
虎妞——潑辣而有心計的中年婦女,生就壹副男兒性格,很會打理事物,將人和車場管理的井井有條頗有心計的她安排好了壹場騙局,卻沒料到早早的被父親——劉四爺——拆穿,但他還是騙取祥子和她結了婚,但卻沒料到父親會狠心拋下她不管,賣了廠子到外地去了最終由於她的好吃懶做引起難產而死去了,她的壹切結局都是又她自己壹手造成的,算來算去結果把自己的命也算了進去道高壹尺,魔高壹丈,像虎妞那樣搭進了壹條命還得不到個好名聲,人死了也沒人同情,看來還是老老實實的做人好。
劉四爺——舊社會的袍哥人物,改良辦起了車場,為人耿直,性格剛強,從不肯在外場失面子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壹個兒子來接自己的班,女兒雖能幹但畢竟是女兒由於女兒中年了還未出嫁,覺著對不起她,平日裏也挺讓著她,但卻不願自己辛辛苦苦掙得的家產遂著女兒壹起給了別人於是斷絕了與女兒的關系,最後連女兒的墳也不知道在哪兒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記了親情,當他醒悟過來是已為時過晚,相信當祥子將他趕下車,壹個人久久的立在那兒的時候,他真正感到了孤獨,真正感到了自己除了錢以外什麽也沒有了,甚至連女兒的墳也不能看上壹眼親情是可貴的,希望我們不要在失去它以後才懂得珍惜,那時我們也只能像劉四爺那樣久久矗立在原地,默默迎風流淚了。
曹先生——壹個平凡的教書人,愛好傳統美術,因為信奉社會主義,所以待人寬和,被祥子認為是“聖人”由於當局說他教書時的思想過激而被認為是革命黨,逃到上海去避了避風頭又回到了北平後來又願意幫助祥子重新生活壹個極普通的人,只是由於待人寬和、民主,而被認為是“聖人”,其實僅憑這壹點也應該、值得被祥子感激雷鋒、焦裕錄都是平凡的人,他們做的也是平凡事,但是他們為別人帶來了幫助,因此他們被宏揚,被標榜事實就是這樣,也許只是壹句鼓勵壹句勸慰,就會讓別人感動壹生,所以請不要吝惜那些舉手之勞去幫助別人。
高媽——心地善良、為人要強的老媽子,樂意幫助別人,經歷了不幸,學會了在舊社會最底層生活的方法有自己的想法,常常開導祥子,是壹個祥子很佩服的人她保留了大多數勞動人民的善良、質樸,生活教會了她在社會上為自己找到生路,做事也仔細有心眼,是適應了舊社會的為數不多的勞動人民。
小馬兒的祖父——壹個壹輩子要強,最後卻連自己的小孫子也救不了的車夫他似乎就是將來的祥子,他曾經也是要強的,身子也是那麽棒,也是那麽好心,又怎樣呢?最後連自己的小孫子也保不住,眼睜睜看著小孫子死在了自己的懷裏他把這輩子的所有財產——壹輛破車——給賣了,最後只能靠賣點東西維持自己的生活他和祥子壹樣都是逃脫不了命運的車夫,最後悲慘的死在街頭。
小福子——壹個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親賣給了壹個軍官,軍官被調走後她又回到了娘家,母親已被父親打死,父親又酗酒成性,家裏沒有經濟來源,看著兩個弟弟挨餓被迫走上了賣身的道路最後被父親賣到了窯子裏,自己上吊自殺了小福子的壹生也許就是那些張的有個模樣的大雜院裏的女孩必經的道路,她們沒有過錯,但是從她們出身開始就註定了她們的命運,既然已經是這樣了就沒有什麽道理沒有什麽公平可言了,命運就是這樣不講道理不講公平的,命運就是這樣的捉弄壹切小福子就這樣順應了命運,回到了她所來的地方,留給我們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無限的思考。
二強子——壹個自暴自棄的車夫,把自己女兒賣了買了車,又風光了壹陣,等錢用完了就喝了酒在家發脾氣,結果將自己的妻子打死了,賣了車辦完事,又開始拉車,天天喝的爛醉,家裏的兩個孩子也不管女兒回來後,還逼著女兒賣身養活壹家人,時常回家找女兒要錢,要了錢又去喝的爛醉二強子的行為是另人氣憤的,但是生活的壓迫使他喘不過氣,只有用酒精麻醉自己,每當他清醒時又覺得對不住女兒和兩個二子,可是沒本事的他只有靠拉車維持生活,而他又沒有祥子的要強,身體也不夠硬朗了,這使他更加自暴自棄,幹脆淪為了壹個不折不扣的敗類。
我這裏還有簡愛和水滸傳的,關於妳提問的東東。。
幫妳寫得很辛苦的~~~
但是超過了10000字就不能傳了。。。
妳要嗎
如果要就留郵箱。。。
我發給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