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漢語中的飲食文化(1) 和飲食動作相關的飲食語言

漢語中的飲食文化(1) 和飲食動作相關的飲食語言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生活的頭等大事,這也讓“吃”這個普通動詞,在漢語中有了不壹樣的地位。吃的本質是外邊的東西進入到身體裏面,是身體吸收接納了壹些外在的東西,所以,很多表示接受的意思,都用“吃”表示。而吃飯可以讓人活命,所以吃又引申為依賴某項事物活命或得利。

? 吃驚:受驚;使人感到驚訝

? 吃官司:受控獲罪服刑或受其他裁處

? 吃紅牌:得到紅牌處罰

? 吃不消:經不住;難以承受;忍耐不了

? 吃虧:受到損失;受到傷害

? 軟硬不吃:指與對方談判或處理問題時態度強硬,什麽方法均不能使其改變態度

? 吃透:了解理解的透徹

? 吃得開: 深受領導或群眾賞識,做起事來有人支持,很順利

? 吃香:指受重視;到處受人歡迎

? 吃小竈: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顧

? 吃老本:比喻依賴原有的知識、本領或功勞過日子。

? 吃軟飯:指男人靠女人生存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麽條件,就依靠什麽條件生活。

? 黑吃黑:非法活動中的壹方用威協、武力等強制手段來欺壓另壹方。

? 吃獨食:比喻獨占利益。

? 吃裏扒外:接受這壹方面的好處,卻為那壹方面賣力。也指將自己方面的情況告? 訴對方。指胳膊肘往外拐。

? 吃幹飯:只吃飯不幹事或只會吃飯不會幹事

吃的時候不加咀嚼,整個吃進叫“吞”。吞的特點在於食物不咬,不嚼,壹方面體現了食物整塊的吃進去,另壹方面則體現吃者的匆忙,不加細辯。吞常在這兩層意思上產生生發引申。

囫圇吞棗: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籠統地接受。

獨吞:利益被壹個人獨占

生吞活剝:原意指生的吞下去,活的剝開來(貝殼類),形容那時人類還過著野獸的生活;比喻對別人的經驗、理論、方法生硬地接受,機械地照搬。也指生拉硬扯。

吃飯是不是吞,就看在吃時有沒有咬和嚼。這兩個動作是吃這個活動的具體動作含義。它們體現了細細品味,體現了吃的內涵。

? 咬文嚼字:形容過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扣字眼而不註意精神實質。

? 咀嚼:含在嘴裏細細嚼以使爛,比喻反復體會;玩味

? 有嚼頭兒:本意指食物不容嚼爛,常比喻文章話語有反復品味的余地和空間。

? 貪多嚼不爛:比喻工作或學習,貪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 嚼裹兒: 嚼指吃的,裹指穿的,“嚼裹兒”就是吃穿用度的意思。

吃硬的東西或不太好下嘴的食物時,常常用“啃”,如啃骨頭,啃雞爪子,啃個剩饅頭。所以也被引申為完成較難的任務。

? 啃書本:辛苦費力的學習書本上的容。

吃的過快,搞不好就會被“噎”到,也就是食物卡在咽喉食道,難以下滑的狀態。這讓人很不舒服。這種感受也被引申到人的對話中,自己的話被對方堵在肚子裏說出不來的感覺。

? 因噎廢食:意是說,因為有人吃飯噎死了就想讓天下人都不吃飯,這太荒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於出了點小毛病或怕出

? 噎人:“噎”指吃東西卡住。說話噎人就是壹個人說出他的觀點,對方的反駁把他的話堵回去,而且還讓妳無言以對,內心郁悶。

噎得半死:被人拿話堵得快憋死了。

中國人飲食文化註重味,所以在吃的過程中,註重吃第壹口時對味的體驗,這就是“嘗”,所以“嘗”多被引申為“體驗,感受”的意思。

? 嘗盡苦頭:在某件事上,受了各種苦。書面壹點的說法叫“備嘗艱辛”

? 嘗到甜頭:某種做法讓人初步受到好處。

喜愛美食,享受美食,最重要的過程動作是嘗味,而慢慢地嘗,體會不同味道的妙處,差別,這個動作就叫“品”。所以“品”被廣泛引申到對各類事物的評論賞析中。

? 品評:對事物進行賞析,評論。

? 品味:作名詞指事物的格調檔次;作動詞是指對事物的內涵進行細致思考感受。

? 品頭論足:指無聊的人隨意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也比喻在小節上壹味挑剔。

吃的動作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飽”,也就是肚子被食物填滿的感覺。因此漢語中,飽字多被用作滿、充滿、充足的意思。

? 飽讀詩書:指學習了大量的詩詞典籍,頭腦中充滿了知識、道理。

? 大飽眼福:形容觀賞到好的東西或者美麗景色而滿足了視覺的享受。

? 飽經風霜:形容經歷了大量的、長期的艱難困苦的生活和鬥爭。

當吃飯飽得過了頭,那種肚子漲得難受的感覺就是“撐”,這種“撐”似乎也預示著肚子的容量到了極限。因而“撐”有時被引申,用來表達多到界限的意思。

? 吃飽了撐的:形容人把(多余的)精力沒有用到正地方或者用到了不該用的地方。

?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意思是說膽大的人敢闖敢幹.敢為壹般人不敢幹的事,由於敢? 於做不平常的事,雖然失敗大,但成功後收益也大,而膽小的人因為不敢幹,所以寸步不前,最後坐吃山空了

? 撐死:頂多,最多的意思,如“這輛車撐死值壹萬塊錢。”

如果看著美食卻吃不到,只能看著別人吃,其結果就是“饞”,表現出的就是流口水(涎)。因而在生活中對於特別想得到的事物,多用“饞”或“涎”表達。

? 眼饞:形容眼睛看到了想要東西,想要卻得不到的感覺。

? 垂涎欲滴: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十分貪婪的樣子。

? 垂涎三尺:口水掛下三尺長。形容極其貪婪的樣子。也形容非常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