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元宵節寄相思的詩詞

元宵節寄相思的詩詞

元宵節寄相思的詩詞有:

1、《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節少不了兩樣東西,燈籠和湯圓。元宵佳節處處煙花盛開,燈籠高掛,它代表著喜慶吉祥。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於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

2、《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或許是經歷了壹些磨難後,才更會懂得珍惜眼前人。明月輕照望月人,螢火淺明照亮燈。 今年元宵的明月仍和去年壹樣,如果此時陪伴在身邊的那個人依然如舊,請壹定要好好珍惜。

3、《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天涯***此時,***賞壹輪月,明月寄相思,祝福傳千裏。元宵節來臨之際,祝願在乎我和我在乎的人,祝願所有的新老朋友們,事圓、家圓,幸福每年,情圓、夢圓,好運連連!

4、《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裏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平日裏沈悶的氣氛在元宵節這壹天被打破了。絢麗多彩的元宵燈火將大地點綴得五彩繽紛,甚至壹直綿延不絕地與昊昊天穹連成壹片。遠處的燈光恍若點點繁星墜地,靠近樓臺的燈光似明月高懸。為這節日增光添彩的,當然還少不了美麗姑娘的歡聲笑語。

5、《元夜踏燈》

清·董舜民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壹回佯怒,壹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樹枝上都掛滿了彩燈,佳人往來不絕。仙女們結伴來試燈,依依惜別那心上人。看到人間此景,嫦娥恐怕也會後悔吧,在那廣寒宮中孤寂壹人。還不如回到人間,即使難比往昔,畢竟也能***享團圓之月。

6、《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壹時天上著詞聲。

千家萬戶都出來觀燈了,元宵佳節驚動了整個京城的人。三百宮中歌女拉著手跳舞,連天上都能聽到唱曲聲。可見古時元宵節的盛況。

7、《木蘭花令》

宋·蘇軾

元宵似是歡遊好。何況公庭民訟少。

萬家遊賞上春臺,十裏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這壹年元宵佳節,蘇軾非常高興,因為元宵佳節來了,正是遊玩尋樂的時候,何況今年訟訴少,公事清閑。他開心地和朋友們壹起飲宴談笑,有位客人盡興的喝酒,因而都醉倒了呢!

8、《上元夜六首·其壹》

唐·崔液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元宵夜盡管解除了宵禁,但長安城的鐘鼓樓上,仍舊按時報更;人們聽了,都嫌時間過得太快,怕不能玩得盡興,於是說:滴漏箭壺,妳不要這樣壹聲比壹聲緊地催促呀,也不要過得那麽快,今夜的城門要壹直開到天亮呢!

通過這首詩可以想見唐朝元宵節的盛況,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類人,吃過晚飯,打扮壹新,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門,三五成群相邀著、呼喚著、嬉笑著,湧出巷口,融入大街,匯進似潮喧鬧歡騰的人流,觀燈、飲宴,好不熱鬧。

9、《解語花·上元》

宋·周邦彥

風消絳蠟,露浥紅蓮,燈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壹把。

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月光皎潔,柔和美妙,給自己壹個空間,懷念過往的歲月。在多數人心中,新的壹年是從元宵結束開始的,自此再也沒有了“過年”的感覺,開始全身心投入新壹年的發展中。元宵節,把酒問月,和它訴說陳年往事,煩惱憂愁。然後,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以全新的狀態面臨2021年。

10、《春江花月夜》(節選)

唐·張若虛

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從來歲月如水流,新月何曾照舊眸。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半因半果,半苦半樂,半生匆匆,恍如壹夢,這就是人生。

我們每個人都是蒼茫世海裏的壹粒沙,把倉促而短暫的生命過得稱心,也是壹種境界。

再回首,願妳愛的時候不辜負人,睡的時候不辜負夜晚,玩的時候不辜負風景,吃的時候不辜負美食,活的時候不辜負家人朋友, 壹個人的時候不辜負自己。

11、《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夜如白晝、光影迷離,年輕心中的浪漫情緒亦隨之油然而生,多少美好的姻緣佳話,都嵌在了這燈火闌珊的日子裏。

若有緣,相隔千裏都能來相會。若無緣,就算站在對面,也不相識。驀然回首,才發現最珍貴的事物其實壹直就在我們的身邊,只有壹個轉身的距離。遇見了,千萬要珍惜。

12、《元宵煮浮圓子》

宋·周必大

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同。

湯官尋舊味,竈婢詫新功。

星燦烏雲裏,珠浮濁水中。

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由來已久的習俗。

湯圓象征合家團圓更美好,吃湯圓意味新的壹年合家幸福、團團圓圓。今天,別忘了吃上壹碗熱乎乎的湯圓,與家人***享佳節。

13、《元夕二首》

明·王守仁。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

賴有遺經堪作伴,喜無車馬過相邀。

春還草閣梅先動,月滿虛庭雪未消。

堂上花燈諸第集,重闈應念壹身遙。

故園的今天正是元宵節,我卻在荒村獨坐寂寞冷清。好在有剩下的經書可以作伴,也高興沒有車馬經過相邀出遊。

15、《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唐·李商隱

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明亮的月色和五彩的燈光灑滿了京都,達官貴人乘坐的馬車阻塞了街道。我身雖悠閑卻看不見中興的勝景,羞愧自己只能在鄉下隨著鄉人祭祀側神紫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