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厲害了!古人“吃獨食”也能吃到國破家亡

厲害了!古人“吃獨食”也能吃到國破家亡

孔夫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對美食的追求是人的本能。

可有的吃貨在美食面前就會徹底失去抵抗力、大腦完全喪失理智。

壹個人找個黑暗的角落獨自享用,這種行為被稱為吃獨食。

獨食吃的好,嘴巴肚子都享受。

獨食吃不好,輕則收獲壹片白眼,重則眾叛親離。

古代物質生活水平不發達,對很多普通人來說,能吃飽就已經很不錯了。

如果還能吃上些美味佳肴,人生簡直不能更完美。

可這個時候倘若有人吃獨食,壹不小心就會造成國破家亡。

公元前605年,楚國人送給鄭國老大鄭靈公壹只黿(淡水鱉中體形最大的壹種)。

鄭靈公壹看,好大壹只黿,反正自己壹個人也吃不完,不如搞個聚餐、讓小夥伴們都來嘗嘗鮮。

大夫子公與子家也收到了鄭靈公的邀請函。

但是,鄭靈公估計是想給大家壹個大大的surprise,邀請函上並沒有明說今天是來吃海鮮的。

剛進宮,子公突然向子家豎起了自己的中指,不,是食指。

子家很不爽,妳丫有病啊,子公說,沒看見它在動嗎。

食指動壹動誰不會,子家說著也把自己的食指亮出來,來了壹個360度轉手指表演。

子公對子家的表演很不屑,妳那個想停隨時都能停下來,我這個根本停不下來。

子家不信,壹把抓住子公的食指,可它還在拼命動。

子公說,我的食指有特異功能,只要它壹動,就說明我馬上就能吃到美味佳肴,子家半信半疑。

兩人越往前走,越感覺到周圍有壹種海鮮大排擋的氛圍。

等進了大殿,真就看見禦膳房的大師傅們正架起壹口大鼎,不知道在煮什麽東東,反正聞著味就知道是好東西。

子家這個時候對子公佩服的五體投地,二人相視而笑,找到自己的座就等著美食上桌了。

這個時候鄭靈公正好進來,看見兩人迷之微笑,就問他們怎麽回事,子家就把子公的特異功能詳細介紹了壹遍。

鄭靈公聽後,沒有任何表示,默默地看著子公在那裏裝逼。

很快,黿湯也熬好了,鄭靈公讓服務員給大家都盛了壹碗。

子公看著服務員端著滿滿壹碗黿湯向自己走來,似乎都有些等不及,親自動手收拾好桌子,只等把湯壹放就開始享受了。

可是,服務員完全無視子公那渴望的小眼神,直接把盛滿湯的碗小心翼翼放在了隔壁桌。

等到鄭靈公宣布開吃,子公的桌上只有壹杯酒,外加幾個涼菜。

再壹看鄭靈公和其他小夥伴,大家正享受海鮮大餐呢,誰也沒敢提醒鄭靈公,子公大人還沒吃上呢。

子公心想肯定是得罪老大了,可自己又是個極好面的人啊,哪裏受得了這個羞辱。

於是,子公站起來徑直走到熬黿湯的大鼎前,把自己那根具有特異功能的食指放進鼎中蘸了點湯,含在嘴裏舔了壹下,之後大搖大擺走出了大殿。(《左傳》:染指於鼎,嘗之而出)

鄭靈公和壹群大臣就這樣目瞪口呆地看著子公表演,等他們回過神來,子公早就離開了。

鄭靈公很生氣,妳丫把食指放在鼎裏,還讓不讓人吃了,而且妳小子還有上完廁所不洗手的毛病。

最重要的是,妳也太猖狂了吧,當著這麽多小弟的面,太不把寡人放眼裏了,打算找個合適的機會把子公幹掉。

子公也咽不下這口氣,聽說鄭靈公要對自己動手了,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聯合子家等人,反而先把鄭靈公幹掉了。

可憐的鄭靈公就因為壹時賭氣,自己和壹群小夥伴當著子公的面吃獨食,竟然招來殺身之禍。

成語「染指於鼎」就是來源於此。

有因為吃獨食而殺人的,也有因為吃獨食而賣國的。

有壹年,中山國國王搞了次全羊宴,邀請大臣們來參加宴會。

但是這次宴會顯然沒有準備充分,邀請的人太多,而羊肉又太少,別說吃不上肉,有的人連湯都沒喝上。

司馬子期就是這個幸運兒。

羊肉雖少,妳們每人分給我壹點不就行了嗎,這麽大的人了怎麽就不會分享呢,全都在吃獨食。

高高興興來參加宴會,湯都沒喝上,回家可怎麽跟老婆孩子交代。

司馬子期壹肚子怨氣,悶悶不樂回到家,越想越生氣,壹定要想辦法教訓教訓這些吃獨食的家夥。

經過精心準備,司馬子期成功逃出中山國、逃到了楚國,並且說服楚王攻打中山國。

此時楚國也準備聯合其他幾國壹起進攻中山國,這個時候司馬子期的到來簡直如虎添翼。

由於司馬子期長期在中山國任職,掌握了中山國大量了國家機密,導致楚國的侵略戰爭進展很順利,不久就攻破了中山國。

就因為吃不上壹口肉,就搞得人家國破家亡,司馬子期的心靈也太脆弱了。

又或許羊肉在那年頭壹年也吃不上幾次,司馬子期才滿心期待參加聚會,可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不僅僅是中山國,宋國也有過因為壹碗羊肉湯而打了敗仗的光榮事跡。

也是在春秋時期,公元前607年,鄭國在楚國的支持下攻打宋國,宋國讓大夫華元率兵抵抗。

面對強敵入侵,作為統帥的華元在研究排兵布陣的同時,還要想著如何激勵士氣。

於是,在大戰前夕,華元放了壹個大招,組織全體將士搞了壹個羊肉篝火晚會。

到了晚上,將士們喝著羊湯、吃著羊肉、唱著歌、跳著舞,似乎已經在慶祝戰爭的勝利了。

可是,三軍將士中唯獨有壹人沒有喝上羊湯吃上羊肉,這人就是華元的司機羊斟。

史書也沒記載是什麽原因導致羊斟被遺忘了,反正大家玩的正嗨,誰也沒註意到司機師傅其實端著壹個空碗。

估計當天晚上的羊肉本來就沒多少,人又這麽多,每個人分到的就更少了。

所以大家都假裝沒看見,只顧自己吃自己的,也沒想著分壹點給羊斟。

羊同學只能眼巴巴看著大家喝著熱騰騰的羊湯、大口吃著羊肉,就自己壹個人孤零零蹲在角落裏。

羊同學的內心可是受到了壹萬點的傷害。

作為領導的司機,多少次把在深夜買醉的華元送回家,無怨無悔,可現在連口羊湯都喝不上,越想越傷心。

第二天,宋鄭兩國軍隊在戰場上擺開陣勢,準備大幹壹場。

宋國這邊,士兵們也是鬥誌昂揚,畢竟昨晚的party不是白開的。

華元信心滿滿站指揮車上,正仔細觀察著敵人的壹舉壹動,旁邊是司機羊斟手拿韁繩,準備隨時沖向前方。

華元對士兵們訓話,壹切侵略者都是紙老虎,宋國必勝,鄭國必敗。

話音剛落,羊斟突然啟動馬車,直接向對方陣地駛去,速度瞬間飆到180邁,華元壹個後仰,差點摔落車下。

華元讓羊斟趕緊停車,開錯方向了,妳這是找死的節奏啊,快掉頭。

羊斟顯然有備而來,昨天晚上分羊湯妳說了算,現在在我的車上我說了算。(《左傳·宣公二年》: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禦,我為政)

就這樣,「各自為政」的成語誕生了。

不壹會,羊斟開著車順利把領導送到了敵人的地盤,華元也成功做了俘虜。

宋軍也因為失去統帥毫無懸念地打了敗仗。、

幸運的是,華元被俘後,很快就逃回了宋國,終究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不過話又說回來,華元作為軍隊的最高統帥,分羊湯這種小事應該不會管這麽細。

估計華元直到成為俘虜,也還沒明白為什麽羊斟突然就叛變了。

當然,也存在這麽壹種可能,羊斟姓羊,會不會是晚會的組織者擔心他忌諱吃羊肉而故意不給他的呢?

或許,在春秋時,羊肉湯真是壹道難得的美味佳肴,不然也不會因為吃不到,不是弒君就是賣國吧。

但不管怎樣,好東西還是要學會分享,吃獨食的後果有時候就是這麽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