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源,壹座歷史悠久的小城,洋溢著漢、蒙、回、滿等多民族文化。,而在這裏,特色鮮明的民族美食也在不斷孕育。淩源人對美食的追求有獨特的見解,最著名的是七絕、八藝、十五味,它們是:燒餅、羊肉湯、豆腐、切糕和豆腐、元宵。面條魚和豆子,幾碗炸糕。山彎驢肉和煎餅,火勺雪松燒雞。回族蒸餃四海碗,營養高的蕎麥面。
走在淩源的大街上,各種小吃店隨處可見。豆腐腦久負盛名,趙氏豆腐腦就是其中的知名代表。它始建於清末,是居住在淩源的趙氏先民不斷總結、改進和創新豆腐腦加工工藝而開發的獨特豆腐產品。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和外國朋友贊不絕口。現已載入《淩源縣誌》。用當地山泉水制作的淩源豆腐是其獨特的優勢,口感細膩是其精髓,松蘑根是其點睛之筆。在這裏,品嘗壹碗淩源豆腐,感受壹座城市的文化底蘊。
說到淩源美食,另壹個不能避免的食物是具有遼西風味的羊雜湯。無論是淩源本地人還是外地遊客,都會到羊肉湯館打卡,品嘗其美味。
淩源羊肉湯主要由羊頭、羊雜配以羊骨高湯熬制而成,故又稱“羊雜湯”。將煮好的羊頭切成絲,用羊骨頭熬制老湯備用,將提前煮好的羊雜放入碗中,用熱鮮湯反復燙幾遍,上菜前將煮好的湯端上桌,配上蔥花、香菜、辣椒粉、辣椒面等調味料,壹碗美味的羊肉湯就做好了。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羊肉湯比清湯更好,香味濃郁,還有羊雜的味道,贏得了“鮮”的精髓。
壹個小鎮有很多味道,壹碗羊肉湯看起來很簡單但很美味。就像淩源這個小鎮壹樣,它以壹種簡單的方式承載著熱情而豐富多彩的生活。
當妳去淩源時,妳壹定要嘗嘗燒餅。多年來,許多遊客總是說,雖然他們吃過世界各地的各種燒餅,但他們就是嘗不到來自淩源的燒餅。淩源燒餅的風味已經深深植入人們的心中,揮之不去。
掛爐燒餅是將準備好的燒餅胚糊在烤箱上。因為炭火在下面,加熱上面的陶瓷筒片,然後將芝麻餅胚翻過來貼在上面,上下壹起加熱,由下面的炭火慢慢烘烤。由於餅幹胚是倒掛的,故稱“掛爐餅幹”。淩源吊爐燒餅采用文火烤制,外表微黃而不焦,內裏軟熟,講究大酥、多層、芝麻均勻、熱量足、水分低。
淩源菜有多好吃?這是雪松烤雞的老傳統。柏樹燒雞優選淩源本地公雞,精心選用十余種秘制調味料和養生中藥熬制高湯。將白條雞宰殺洗凈,放入大鍋內,與煮好的湯壹起煮至軟爛,撈出備用。取紅糖和柏樹木屑,攪拌均勻,鋪在鐵鍋中,加熱鍋底使其冒青煙。在鐵鍋上放上熏籠,將煮熟的雞肉放入熏籠中,熏制過程中反復翻動雞肉,使顏色均勻,味道鮮美。最後給雞肉塗上香油鎖住皮膚水分,雪松燒雞就完成了。
如果妳來淩源,壹定不要錯過這道美味的雪松燒雞。聽說很多人聽說過它的美食,開車跑了幾百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