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面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歡迎。
2、晉中油糕
油糕,是以黃米(即軟黍米面)為皮,糖料或棗泥、豆沙等為餡,經油炸制而成的食品。色澤金黃,外焦裏嫩,綿軟香甜,美味可口。晉中壹帶,油糕的種類很多,因制作方法不同,有雲片糕、棗糕(亦稱割糕)、生炸糕之分;因所用原料不同,又有糯米糕、菜糕之稱;因“糕”與“高”諧音,為取其步步登高、吉祥富貴之意,人們往往在年節或婚喪嫁娶、孩子滿月、過生日、老人壽誕、起房蓋屋時食之,故又稱年糕、喜糕。
3、頭腦
“頭腦”是山西特有的壹種清真小吃,為湯狀食品。在壹碗湯糊裏,放上大塊肥羊肉,蓮菜,山藥。湯裏的佐料有黃酒、酒糟和黃芪。特點:益氣調元,滋補虛損,活血健胃,具有撫寒喘和強壯身體的作用。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歷白露到立春期間,太原市各清真飯店大都有“頭腦”上市。
4、陽城肉罐肉
陽城肉罐肉是馳名三晉美味佳肴。它是用豬肉、牛肉或羊肉、小米及各種作料煎煮而成的,肉味純正,軟爛可口。同時,陽城肉罐肉不僅制作工藝獨特,味純噴香,而且陽城肉罐還是我國陶瓷工藝百花園裏的壹枝奇葩。
5、豬血灌腸
豬血灌腸是霍州傳統名食之壹,它創制於清朝中葉,加工精細,風味獨特,是譽滿三晉之佳品。主料是豬血,配以豆芽等。在山西,壹年四季街頭巷尾均有攤點銷售山西小吃豬血灌腸,它既可涼吃,亦可炒吃。
6、蓧面栲栳栳
“蓧面栲栳栳”(栲栳kǎolǎo)是山西高寒地區尤其是忻州地區的壹種面食小吃。栲栳是指用柳條編成,形狀像鬥的容器。也叫“笆鬥”。“栲栳栳”是用蓧面精工細作的壹種面食品,因其形狀象“笆鬥”,民間叫“栳栳”。是用竹篾或柳條編制成的壹種上下粗細壹致的圓框,形狀象鬥,是農家專門用來打水或裝東西的壹種用具,因“栲栳栳”形如“笆鬥”故得名。
7、羊雜割
羊雜割,為山西的壹種地方小吃。據傳,山西人吃雜割始於元朝,雜割壹名是忽必烈之母所賜。羊雜最開始是懷仁的名吃,在雁北壹帶小有名氣。過去懷仁和內蒙人吃羊肉的習慣不壹樣,內蒙人只吃肉,而懷仁人卻在羊下水上做了壹些文章,創造了壹種美食叫“羊雜”。
把羊的心,肺、肝、腸、血等洗凈、煮熟切碎、配上花椒、辣椒、鹽、大蒜、蔥、姜等作料,加上壹些煮肉湯,做成“羊雜”,加上粉條壹起吃。現在發展成為山西地方美食。
8、過油肉
過油肉,是太原十大名吃之首,晉菜代表之壹。因其“過油”絕技而命名,“點醋”風味而獨特。精選瘦肉經過上漿、拉油,配天然黑木耳、蘑菇、冬筍炒過,成菜色澤金黃鮮艷,味道鹹鮮聞有醋意,質感外軟裏嫩。
9、蕎面河撈
蕎面河撈,漢族小吃,除具有湯清味美,濃香宜人、冷熱均可,四季皆宜等特點外;還有利口開胃、增強食欲、潤膚烏發、清火去郁、強腎健脾、秘等特殊功效。自古以來便有“聞香下馬,知味停車”吸引遠近顧客之說。蕎面用溫水加生石灰水和好,上河撈床壓入開水鍋中,撈入兌好的鹽醋湯水中,澆上羊肉臊子,加點陳醋,香味奇特,遠近聞名。
10、苦蕎涼粉
苦蕎涼粉,為靈丘風味小吃,吃起來滑潤爽口,略苦,具有特色,久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