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我對這座城市會有些許熟悉感,但顛簸了5個多小時,到了建水車站才發現,絲毫沒有。
不得不吐槽那天開車的師傅,真的很慢欸!
到某個加水點時,我問師傅:還有多久到建水?師傅說:壹個多小時吧!我驚了:什麽?不是3個多小時就到了?怎麽那麽慢!此話壹出,車上的人都笑了,告訴我至少得4小時,爾後開始吐槽師傅的車技,還有這該死的炎熱天氣!
上壹次來建水,也是五壹。當時,對這座陌生的城市已有莫名的好感。不用猜,直接公布答案。我曾喜歡的那個少年在這座城市學習和生活。
於是,多年之後,我到他生活過的城市,走他可能走過的地方,吃他可能也喜歡的美食,去他學習和生活過的校園拍照。那時的我在想什麽呢?忘了!往事不要再提,人間幾多風雨……
唉,壹不小心,暴露了當年的少女情懷!
這壹次,純粹是為了妮子口中的美食而來。
我與妮子,上次見面還是2015年7月,我去泰國旅遊之前,與她、單細胞吃了餐飯,爾後又回歸各自生活。
這壹次相約同遊,也是極巧妙的事。說真的,我們在酒店見面的壹剎那,完全沒有五年未見的尷尬,直接開始吐槽師傅車技,聊壹會要吃什麽。妮子也還是那個快人快語,開朗又可愛的妮子。
那時已五點多,隨意整理壹番後我們就出門覓食,路過壹家涼米線小店,就成了我倆在建水的第壹餐。雖說是小店,但如妮子所說,味道不會太差,涼米線、木瓜水、烤串,臭豆腐等,我倆是真餓了,快速掃光。
妮子對建水的熟悉,省了我每次自己出遊做攻略的時間,放心跟著她走。這樣的行程極少,感覺還不錯噢。
吃飽喝足後,我們邊向古城方向走邊聊著這幾年的生活,聊父母的催婚,聊她人的勸婚,聊她為數極少的幾次相親糗事。這裏必須強調是她,我還屬於聽別人相親很好奇,讓自己相親很排斥的階段。當然,下次妮子再去相親,若樂意帶上我旁觀,也可以。只是不知道,她是否還會去呢?
妮子身邊有相親成功的案例,但如她所說,需要相親多次才能遇到那個對的人。這壹場認識人的遊戲,妳已經加入了麽?歡迎留言聊壹聊。
30+,還未婚的我們,有壹個很明顯的標簽:剩女。耳邊時不時就會出現的話題:催婚。單身不是罪,大齡、女、未婚,就是罪!
有人說:妳是不是曾被深深傷害,不敢再戀愛了?
有人說:妳是不是還想著XXX啊?
有人說:妳是不是有病啊?如果有,壹定要治。
有人說:眼光不要太高,隨便找個人就嫁了吧!
有人說:大不了結婚以後不合適就離唄,有個孩子就有了壹切!
有人說…………
親耳聽到的,聽別人轉達的,我們完全不知道的,壹定還有各種奇怪的猜測和言論吧!
每每聽到這樣的問題,哭笑不得,開始還極力解釋或反駁,再後來,什麽都不想說,聽聽就過了。
我們呢?我們相信愛情。我們希望結婚的人,至少是興趣相投的。我們相信會遇到對我們很好的人。我們希望我們有能力給到孩子很好的生活。我們還看偶像劇,但並沒覺得會活得像偶像劇。我們沒有妳們想的那麽孤單寂寞冷。我們壹個人生活,也很好。我們……
大齡未婚的妳,壹定懂吧?
走到建水古城邊的商業街,看到很多穿著漢服的人。我說:我也有類似的衣服,或者說是改良版的日常款?,但沒機會穿,全壓櫃底了。妮子說:來這妳就可以放心大膽穿,很正常。嗯,有的衣服,確實需要在恰當的場合,才顯得不那麽突兀。我們常說不要太在意他人眼色,但也沒法完全跳出這個圈。
看著路過我們身邊的這些少男少女,各式各樣的漢服著於其身,恍惚覺得,我也是他們中的壹員,cosplay也好,喜歡漢服文化也罷,隨意便可遇到壹群同頻的人,無所顧忌的嬉戲打鬧。這個時代,給予了大家更大的包容度!
踏進建水古城的壹瞬間,熟悉感回來了。不管城市如何發展,這裏的變化還是稍顯緩慢,或者說,是刻意保留它的文化底蘊。熟悉的朱家花園,熟悉的汽鍋雞味道,熟悉的石板路……
之後,我們到了位於廣慈湖畔的紫陶街,主街道全長近400米,以紫陶特色、建水美食、休閑娛樂為主的步行街。它有壹般網紅街都會有的燈光效果、美麗夜景,但應了承載千年的紫陶文化,又賦予了它非常獨特的魅力!邊走邊看,各種有趣的紫陶小擺件映入眼簾,如壺、杯、盆、碗、碟……,讓人目不暇接。
除了遊客慕名而來,當地居民也常來附近散步,帶孩子在廣場裏玩各種兒童娛樂項目。
在這裏,我們見到了初中同學慧,還有她的孩子,坐在壹起聊了壹會。我們每個人都在各自的生活軌道裏走了多年,偶爾從旁人的嘴裏聽到壹些對方的事,過得如何,真的不是三言兩語便可說清吧。
我們和慧告別後,又拍了些照片,隨意選了壹家攤位點了烤串。不得不說,疫情得以控制,大家出遊的心情卻無法控制了。嘈雜的人聲,孜然的香味,不斷送進嘴裏的美食,這壹夜,在此收尾,剛剛好。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吃了早餐後我們去了黃龍寺,隨行增加了壹位小朋友,妮子八歲的侄子,也為我們的行程增加了另壹番樂趣。
坐落山間的黃龍寺不大,香火也不旺,但別有壹番寂靜,整體幹凈、清凈,我們壹壹跪拜後,坐在寺外的大樹下休息,開始進入8歲小朋友的表演時間。
從吃早餐、坐小黃車到現在,除了跪拜之時最安靜,其它時間,都刷新了我對8歲小朋友的認知。現在的孩子接觸面廣,真的是能說會道,什麽吃雞遊戲、抖音神曲、撩妹話術,壹套壹套的,逗得我倆捧腹大笑!這時代,稍微不留神,很容易被孩子秒殺欸!
出了黃龍寺,我們到附近壹家生意火爆的飯店等待此行的重點美食:烤魚。妮子說,當地生活的人才知道這裏的烤魚好吃。烤魚要好吃,腌制頗為講究。畢竟,都是魚,就看各家配料如何。這家烤魚,外焦裏嫩,香氣四溢,看著很辣,其實不然,符合大眾口感。
下午回到城裏,我倆30+的大齡未婚女青年,在壹個8歲小朋友的帶領下,穿街走巷,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建水小火車景點。壹路上,我倆不斷質疑他的方向感,他說:妳們就不能相信我麽?求求妳們相信我吧!我倆嘴裏說相信相信,我們信妳。畢竟該給孩子鼓勵的時候還是得鼓勵。心裏卻想著,壹會實在找不到就打車吧!著實沒想到,十幾分鐘後,我們到了!在此,必須給小朋友點個大大的贊!
這裏確實適合打卡拍照,即使陽光強烈,也沒抵擋我們想要留念的心情。逛夠了,冷飲店坐著喝杯果汁,看著其它行人,舒服愜意。
送小朋友回家後,我們又到朝陽樓附近閑逛聊天,聽妮子繪聲繪色的聊起工作中遇到的那些奇葩人物。妮子是個語速很快,但很會描述的菇涼,從她的講述中,我看到了奇葩老板的奇葩行為,好像跟著她重回了過去壹般。具體細節不便透露,畢竟,奇葩老板有他的社會地位,以後若寫其它故事,說不定會有他的原型噢!
聊著聊著突然燈光壹滅,整個廣場陷入了短暫的黑暗之中,爾後看到朝陽樓方向幾束燈光打過來,伴隨彜族的歌曲《火把節》,燈光不斷變幻,似弱似強,顏色輪換,在空中隨音樂飛舞。對面城墻上開始出現壹幅幅畫面,我們才知曉燈光秀來了。
這是我第壹次看到展現建水發展歷史的燈光秀,看到了歷史和現代的完美結合,頗覺有趣。我不知道此刻同我們站在廣場上,或道路兩邊的上百人,是不是和我有同樣的感慨。只見大家都拿起手機,不肯放過任何壹個鏡頭。
這是我願意看第二遍的燈光秀。
為什麽要旅行?不管壹個人,還是有人同行?為什麽要馬不停蹄的輾轉不同的城市,只為了壹道美食或壹處景色?真正在路上的人,都會明了。
我認為,女孩子就該多出去走走,欣賞美麗的世界,開闊自己的視野,放寬自己的心胸。在旅途中,去遇見,去感知,去經歷,去書寫自己的人生故事!
忘了在哪看到壹句話,大概意思是:我們總覺得人生苦短,可又喜歡說來日方長!不管是20+,30+,40+,50+,趁還走得動,趁還有激情,趁還有顆流浪的心,去旅行吧!壹個人也好,有人為伴也行,去妳想去的地方吧!
既然是建水之行,爾後昆明的行程,就留給下壹篇吧!至於這下壹篇,寫不寫這事兒,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