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蘇東坡生平作品的藝術特點

蘇東坡生平作品的藝術特點

東坡壹生沈浮宦海,飽經憂患的拂逆,卻仍保持天真淳樸,終生不改。因為他生性倔強,又過於心直口快,加之才華過人,得罪了許多奸佞小人,小人的齷齪就是見不得美好,誹謗誣陷永遠是他們的拿手好戲,於是東坡屢遭貶謫、流放,甚至逮捕入獄。面對所有磨難,他仍不憂不懼,泰然處之。因為他身上具有至大至剛的浩然正氣,所以無所畏懼。

在黃州,在嶺南,在海南島,不管環境多麽艱苦,他都能苦中作樂。“空皰煮寒菜,破竈燒濕葦”卻也怡然自得,“酒足飯飽,倚於幾上,白雲左繞,清江右回,重門洞開,林巒岔人。”如此悠哉遊哉,比之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與灑脫,有過之而無不及。眼前皆美景,只因心中有陽光!因此他得以實現從現實人生到

藝術

人生的轉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滿藝術審美情趣的人生,詩意的生活體現在他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創作中。這就是蘇東坡,官身不由己,卻能隨遇而安,不怨天不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好壹個東坡,是真英雄自灑脫,是真名士自風流!

蘇東坡作品風格:

蘇東坡為什麽不寫草書

蘇東坡壹生絕少寫草書,這與其為人處世不偏不倚,不走極端有極大的關聯。新黨當紅時,蘇東坡的政見與激進改革派的王安石時有不合,也因此埋下了後來受迫害的禍根;王安石失勢後,蘇東坡又與頑固保守派的司馬光不睦。蘇東坡處理公務,主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壹概而論,壹滅俱滅。由此,他與舊黨、新黨都不相容,像皮球壹樣被踢來踢去。官是越做越小,家是越遷越遠,從汴梁到杭州,從杭州到英州,從英州到惠州,最後遠徙荒蠻之地的儋州(海南島)。

蘇東坡之壹生,都在追求中庸處世,平心待人。他就是再落魄,再得意,都沒有吐過張狂之言,有過過激之舉。由此,蘇東坡本能地會抵觸寫草書,就是寫,也會把它寫得圓潤起來。這正如“蘇門四弟子”之壹的黃庭堅所述:“東坡書隨大小真行,皆有嫵媚可喜之處。今俗子譏評東坡,蓋用韓林侍書之繩墨尺度,是豈知法之意哉。余謂東坡書,學問文章氣,郁郁芊芊,發於筆墨間,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爾。”元代的趙孟頫也曾評論蘇東坡的書法是“ 字體結構自然,肥瘦適中,行草相間,變化豐富,既有蘭亭格調,又有恢弘之氣”,其“字劃風流韻勝”,流露壹股“中庸”之美,堪稱“世間墨寶”。

俗話說,字如其人,蘇東坡之書法,確如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