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有壹位老農耕地,恰好看見壹條受了傷的蛇躺在那裏。過了壹會兒,另有壹條蛇,銜來壹棵草放在傷蛇的傷口上。第二天,受傷的蛇跑了。老農拾取那棵草其余的葉子給人治傷全都靈驗。本來不知道這種草的名字,鄉裏人就用“蛇銜草”當草名了。古代人說:“蛇銜草能把已經斷了的手指接得和原先壹樣。”並不是亂說的。
121.皰夫
從前有個廚子,很是迂腐。他在集市上買了雞和肉回來,放在廚房。恰好這時有朋友來訪,就進房中和朋友交談。朋友告辭離去,廚子看見貓狗正在偷吃雞、肉。廚子很著急,對貓狗說:“妳們怎麽這樣不仁義,我有虧待過妳們嗎?”貓狗好像沒有聽見的樣子,吃的更兇了。廚子又說:“我平日為人忠厚,待妳們壹向很好,妳們今天想欺負我不成?”過了壹會兒,滿地狼藉,都是吃剩的骨頭,貓狗都跑了。有人說:“這個廚子,真是迂腐啊,那是貓狗,怎麽能當作人來對待呢?應該責備自己才對啊。”
122.食粥心安
範仲淹家裏貧窮,他在南都學院讀書時,每天做壹鍋粥,經過壹晚上的凝固後,用刀切成四塊,早晚各拿兩塊,和著壹些腌菜吃。留守有個兒子和他壹起學習,那個留守的兒子回家告訴他的父親(範仲淹的事),他父親就送給範仲淹壹些美味菜肴。但範仲淹放在了壹邊,不久後食物全腐爛了。留守的兒子說:“家父聽說妳過得清淡貧苦,送來這些吃的,可妳為什麽不吃呢?”範仲淹說:“不是我不感謝妳們的好心,只是因為我吃粥吃久了,心裏安定,妳如今要我享用如此豐盛的飯菜,以後的日子裏我怎麽會平靜安心得再吃下這些粥呢?”
123. 獅子王與豺
以前有壹只在山上當王的獅子,壹天在深山中抓到了壹只豺狼,準備吃掉它. 豺狼說:"我將為大王妳每月送來兩只鹿來贖回我的小命".獅子王很高興. 豺狼按照約定時間每月給獅子王送去了鹿.自己也靠捕獲狐理,兔子等維生,數年之後,鹿都被吃光了,豺狼沒有什麽可以送給獅子了.壹天獅子遇到豺狼,說"妳殺太多生命了!今天輪到妳了.妳好好考慮這事兒吧!" 豺狼無言以對,於是被獅子吃掉了。
124.壹篋磨穴硯
古時候有個學習書法的人,自以為學成了,告別師父離去。師父說:“我有壹箱東西,不想送給其他人,希望安放在某山下面。”那個人接受了,乘機由於東西上的封條封得不是很牢,於是就打開來看,箱子中都是些磨出洞的硯臺,有幾十枚,才知道是師父過去用過的。頓時覺得十分慚愧,於是返回繼續學習,直到精通了他的技藝。
125.賣瓜減字
壹個農民,種了好幾畝西瓜,正好豐收,就挑出來賣。牌子上寫:“此西瓜出售。”壹個秀才走過,說:‘此’字可去掉,只留‘西瓜出售’就可以了。農民以為這樣是對的就這樣做了,又壹個秀才看見了,說:大家都看得見這是西瓜,為什麽要‘西瓜’二字?於是農民就去掉了。後來,又壹個秀才過來說:“西瓜是來賣的,難道不是賣的?‘出售’二字應該去掉。”農民很驚訝,於是就去掉了。正好旁邊有壹位老人,說:“五個字都可以去掉,但是必須寫上價格。”於是農民點了點頭改成了:每斤二文 。
126.王安期不鞭學生
王安期任東海內史時,差役抓了壹個犯了夜禁的人來。王安期問道:“妳從哪裏來呀?”此人回答:“從老師那裏聽課回來,沒發覺天黑了。”王安期說:“如果靠鞭撻寧越這樣發奮讀書的人來樹立威信,恐怕不是治理好地方的根本。”就讓差役把這個人送回家了。
127.黠猱
野獸之中有壹種叫猱,小而善於爬樹,爪子鋒利。老虎的腦袋癢,就讓猱撓個不停,撓出了窟窿,老虎非常舒服,不覺得腦袋撓破了。猱慢慢地取它的腦漿吃,剩下殘余的用來獻給老虎說:“我偶然得到些美食,不敢私自享用,用來獻給您。”老虎說:“忠心的是猱啊!愛我而忘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吃完了,還沒有察覺。久了老虎的腦袋空了,疼痛發作,尋找猱的蹤跡。猱卻已經跑到高樹上了。老虎蹦跳大叫,便死了。
128.孟母斷織
孟子年少時候,有壹次,他在吟誦詩文,他的母親在壹旁紡織。孟子(受其影響)突然停了下來。過了壹會兒,又開始吟誦。他的母親知道他忘記了,叫住了他就問:“為什麽要中間停頓了?”孟子回答說:“忘記了,壹會兒又記起來。”孟子的母親拿起刀子就割斷她的織物,說:“這個織物割斷了,能夠再接上去嗎?”從此之後,孟子讀書就專心了。
129.何梅谷之妻
何梅谷是鄱陽人。他的妻子已經老了,喜歡念經,從早到晚,壹定要嘴裏念“觀音菩薩”上千遍。何梅谷憑儒學在當時出了名,(他想)阻止他的妻子做佛事,可是妻子不聽從;不阻止,他又怕給當時的讀書人留下笑柄,(這樣使得他)進退兩難。壹天,他三番五次地喊他妻子的名字,壹直到晚上也喊個不停。妻子生氣地說:“為什麽這麽吵鬧呢?”何梅谷回答說:“(我)才喊了妳半天,妳就對我生氣,觀音菩薩壹天被妳喊上千遍,怎麽能不對妳生氣呢?”妻子頓時明白了,於是停止(做佛事)。
130.不識自家
從前有個愚蠢的人,經常在門外懸掛鞋子作為標誌.壹天他到外面去,到了中午,忽然下起了暴雨.他的妻子把鞋子收了進來.到了接近傍晚時分,愚蠢的人回到了家,他沒有看見鞋子,驚訝地問:“我家搬遷了嗎?”來回走動卻不進去.他的妻子看見了他,問道:“這是妳的家,為什麽不進去呢?”愚蠢的人說:“沒有鞋子,這就不是我的家.”妻子說:“妳難道不認識我了嗎?”愚蠢的人仔細觀察了他的妻子,這才恍然大悟。
131.鷸蚌相爭
壹只河蚌正從水裏出來曬太陽,壹只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有死蚌。’河蚌也對鷸說:‘今天妳的嘴取不出,明天妳的嘴取不出,就會有死鷸。’它們倆誰也不肯放開誰,壹個漁夫把它們倆壹塊捉走了。
132.畫龍點睛
張僧繇在金陵的安樂寺的墻壁上畫四條龍,卻沒有畫上眼睛。張僧繇說畫了龍的眼睛以後,那些龍會飛走。人們認為他在騙人。給其中壹條龍畫上了眼睛。剎那間電閃雷鳴,壹條龍飛上了天,而沒畫眼睛的都在。
133.李離自刑
李離是晉文公的獄官,他錯誤地聽取了下級的匯報而判人死罪,把自己關押起來定了死罪,晉文公說:“官有貴賤之分,處罰有輕重之分,下級官吏有錯,不是妳的過錯!”李離說:“我擔任的官職是長官,並不讓位給下級官吏;享受俸祿多,不和下屬平分利益,現在我錯誤地聽從了下級匯報而判人死罪,卻把罪轉嫁到下級官吏身上,是沒有聽說過的。”他推辭而不接受命令,晉文公說:“妳如果自以為有罪,我也有罪嗎?”李離說:“獄官遵守法紀,錯誤地判刑,應判自己的刑,錯誤地判人死罪,就應判自己死罪。您因為我能審察不明顯的和判定疑難案件,所以讓我當獄官,現在我錯誤地聽取下吏的匯報而判人死刑,罪責應當死。”於是他仍不接受命令,用劍自殺而死。
134.韓信鉆褲襠
淮陰市上的壹些無賴少年中,有壹個想侮辱韓信,對韓信說:“妳雖然身高體大,並喜歡佩帶刀劍,但內心膽小得很呢!”他當眾侮辱韓信說:“韓信,妳要是不怕(能:禁得起、忍得住)死,就刺我;要是怕死,就從我的褲襠下爬過去。”這時,韓信用眼睛盯了那人好久,然後趴下去,從那人的褲襠下爬了過去。整個市上的人都笑他,認為他膽小。
135.二鵲救友
某人的花園裏有壹株古老的樹,喜鵲在上面築巢,母鵲孵出來的小鵲已快成為幼鳥了。壹天,壹只喜鵲在巢上徘徊飛翔,不停地發出悲傷的嚎叫。壹會兒,成群的喜鵲都漸漸聞聲趕來,聚集在樹上,兩只喜鵲仍然在樹上對叫,像在對話壹樣,不壹會兒又揚長而去。又過了壹會兒,壹只鸛從空中飛來,發出“咯咯”的聲音,兩只喜鵲跟隨在它後面。喜鵲們見了便喧叫起來,好像有話要說。鸛又發出“咯咯”的叫聲,似乎在答應鵲的請求。鸛在古樹上盤旋了三圈,突然向鵲巢沖了下來,叼出壹條紅蛇並吞了下去。喜鵲們歡呼了起來,像在慶祝,並向鸛致謝。原來兩只喜鵲是去找鸛來救朋友的啊。
136.道士救虎
壹天晚上,山上發了洪水,水上漂流著房屋,塞滿了山溪,滔滔向下流去。很多受災的人,有的騎在木頭上,有的趴在屋頂上,又哭又喊,向周圍求救,那求救的聲音接連不斷。道士便準備了大船,親自披著蓑衣,戴著鬥笠,站在水邊,督促善於遊泳的人拿好繩索等候在岸邊。有人被水沖來便投去木頭、繩索,把他拉上岸。所救活的人很多。第二天清早,有壹只野獸被沖來,軀體淹沒在波濤中,把頭伸出水面左右盼望,好像向人求救的樣子。道士說:“這也是有生命的東西,壹定要趕快救它!”駕船的人聽從他的話去救。用木頭把它接上了船,原來是壹只老虎。開始時,它還有點迷迷糊糊,坐著舔身上的毛。等船壹到岸,它就瞪著眼睛看著道士,跳上去把道士?抓倒在地。船工們壹齊湧上去救,他才沒被咬死,但已經受了重傷。
137.啞孝子
(所說的這個)孝子沒有姓名,人們因為他啞而且孝順,(所以)叫他啞孝子,也不知道他是哪裏人.昆明人因為他是孝子,(所以)說他是昆明人.(這個)孝子天生啞巴,不能說話.與人相處,(總是)用手指指畫畫來告訴別人,人們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
性情很孝順,(他)有個母親已經老了,饑餓寒冷都以自己(的感受)來推測母親(的感受),不用母親說明。家裏沒有吃的,乞討別人吃剩的來養活自己。只要乞討到(食物),必定捧著跪在母親面前,等母親吃。然後(自己)才吃,不自己先吃。母親有次生病,(他)在母親面前嬉戲跳舞,直到母親高興像原來(沒生病時)壹樣,才停下來。母親沒有其他兒子,只有這個啞孝子。(她)看見孝子啞,開始時很悲傷,後來心安了。久了之後,(她)認為(兒子的啞)勝過(別人)不啞的兒子。有個人吃瓜,看見啞孝子在旁邊站著,(於是)把多余的瓜給他吃。(啞孝子)拿著瓜離開。吃瓜的人曾經聽說過啞孝子吃東西先必定先給母親吃,(於是)悄悄地跟隨啞孝子之後,查看。果然是這樣。於是非常吃驚佩服。
後來母親死了,鄉裏人正要商量湊錢收斂安葬(他的母親)。啞孝子突然跳起,扯著鄉人的衣服到壹個井邊,頻頻指水中。眾人都很驚訝,引壹繩子下井中壹看,得到錢很多。母親的陪葬衣物和埋葬的費用都有了,(但)不知道錢為什麽會自己來。有的人說:"孝子每天乞討回來,必定投壹文錢到井中,積累很久了。"有的人說:"不是,這是上天賜給孝子的。" 埋葬了母親以後,(啞孝子)遠遊不再回來,於是再也沒有人看見他。
138.鐵杵磨成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間相傳李太白在山中讀書,還沒有讀完,就放棄離去了。過了小溪,看見壹位老婆婆正在磨鐵杵,李白感到奇怪便問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針。”李白問道:“鐵杵磨成針,能行嗎?”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誌)所感動,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學業。老婆婆自己說她姓武,現在磨針溪旁有武氏巖。
139.越人溺鼠
老鼠喜歡夜間偷吃糧食。有個越國人把糧食裝入腹大口小的容器裏,任憑老鼠去吃,從來不去管它。老鼠呼喚它的同夥跳進盎裏,必定要飽餐壹頓才肯回去。到了月底,糧食已經不多了,主人十分擔心,有壹個人告訴他壹個方法,於是他就把容器裏的糧食倒幹凈後,換上水,然後用壹層糠皮浮蓋在水面上。到了夜晚,老鼠又來了,依舊呼喚同夥壹個接著壹個地跳進容器裏,結果全部被淹死。
140.林逋養鶴
林逋隱居在杭州的壹座孤山中,曾經飼仙鶴。放出它們在雲霄中飛翔,盤旋許久後,再把它們關入籠中。林逋常常乘坐小船,遊覽西湖眾多寺廟。如果有客人來到林逋的住所,就會有壹個童子出來,開門邀請客人坐下,於是接著把籠子打開把鶴放出去。略久後,林逋必定會劃小船回來。大概是常常用鶴飛空中做驗證吧。
希望能被采納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