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味道的詩句 1. 關於味道的句子
有關於味道的句子,味道的話語
父母的家,才是家。這算是我個人的感受。 毋庸置疑,重家庭,這是中華傳統,是中國人的本能;於倫理、觀念的人文本能。 時光幾度荏苒,歲月幾許蹉跎;家於我而言,其意義在不同的年齡..
流年劃過指尖,停留在三月的煙雨裏,見證了這壹場宿命的繁華,妳在其中,我在路上。 記憶的奔跑,翻過妳我的天涯。誰把故事喚起,開在歲月的掌心,我用淚眼來遙望,遠方有妳的朦朧,.
那麽久了,卻那麽新。時尚寸步不離,她卻依舊綠得像壹片桑葉。 壹片漂浮的夢,註視在我靈魂的天空。 她的綠色,傾註了中國崇尚自然的傳統融現代的染色藝術。服裝設計師在壹片桑葉上尋..
這個城市的春天總是以壹種令人猝不及防的姿式到來。壹夜之間滿街都是輕軟絢爛的春裝,升騰的地氣攜帶著青草的味道、香椿的味道和小水蘿蔔的味道,仿佛嘭的壹聲開啟了壹瓶久存的美酒,..
說著說著羊年到了,此時此刻,我又想起了孩子們。 近年來,不知因為啥,過年放假特別晚,壹些單位要求工作到大年三十才放假。孩子們工作離家那麽遠,上千裏地,今年過年又回不來了。
2. 形容味道的詩句
1、蘇東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學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傳與他有直接關系的名饌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玉糝”、“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東坡肉”等等。《東坡集》載:“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春鳩膾,就是芹菜炒斑鳩胸脯絲。後稱東坡春鳩膾。
蘇軾是喜歡羊湯的,為此他寫道:“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他還專門寫了《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東坡用其情有獨鐘的竹筍和豬肉壹起煮,在壹次美食派對上,蘇東坡信手寫下了壹首打油詩:“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味美卻有毒的河豚也成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首逍遙自在的七言絕句,更是寫了春天的竹筍、肥鴨、野菜、河豚,真可謂是壹句壹美食。
“秋來霜露滿園東,蘆菔生兒芥生孫。我與何憎同壹飽,不知何苦食雞豚。”在他看來,這些蔬菜比那雞鴨魚肉還要味美。豐湖是蘇東坡最喜歡野炊的地方,他把這裏湖邊長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蒓菜:“豐湖有藤菜,似可敵蒓羹”。
蘇東坡吃到了壹位老婦人做的環餅,不由得題詩道:“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寥寥28字,勾畫出環餅勻細、色鮮、酥脆的特點和形似美人環釧的形象。
3. 形容味道的詩句
形容味道的詩句 《豬肉頌》 蘇軾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詩句意思是把鍋子洗得幹幹凈凈,少許放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
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賤得像泥土壹樣;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
蘇東坡身上,充滿了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和智慧的光芒,在他這首《豬肉頌》裏亦漫溢這樣的豪放氣度。“火候足時他自美”,對萬事萬物需有這樣的耐心和靜氣;有了這樣的寧靜,蘇子才能超出煩惱之外。
壹代文豪,被發配到黃州當團練副使時,悉心研究美食,居然締造了“東坡肉”這樣偉大而流傳千古的作品。《豬肉頌》便是在發明“東坡肉”後所作,初始名叫《燉肉歌》,讀過“東坡肉”這部著名作品的人無法計數,豈又是《念奴嬌;赤壁懷古》可以相比較?可貴之處是“東坡肉”不是印刷出版,它是文火細燉。
“信陽小煎”是我在前人已經創造的回鍋肉基礎上,再進行技術革新的。這個靈感來源於我新近喝的兩種茶,壹是太湖洞庭山之碧螺春,壹是信陽毛尖,我將兩種茶交替喝。
味道青烈的綠茶,我以為頂級就是信陽毛尖,吳縣碧螺春不及其烈,卻是得之青郁,不可同比。茶湯是解膩之王,可以用之造肉吧?想到此,我去八裏橋市場買回壹塊五花豬肉,放鍋裏,擱兩塊姜、壹塊桂皮、兩枚八角、小撮花椒、壹兩信陽毛尖,文火細煮。
煮得久,壹鍋綠茶,青青氣息彌漫,浸入肉絲,至肉爛極,就倒去肉湯,切小薄肉片,放鍋裏小煎,佐豆幹、茶菇、陽江姜豉,中火炒,炒至豆幹有焦感,放香芹,待香芹熟起鍋。此肉絕無膩味,瘦肉處含幹燒肉香,肥肉處回蕩著回鍋肉的悠悠綿香,豆幹與香芹,兩樣植物的種子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7393561與莖葉,味道是與肉香同在,細吃,耐嚼得很,又喝了些二鍋頭。
壹塊五花肉,可以做許多碟菜的。二次,我就切了小薄肉片,純煎,只放了壹點香芹,感覺是比上餐做得要好,遂給其取名為“信陽小煎”,主要是因為選用了信陽毛尖煮豬肉。
今後想再用安溪鐵觀音、京華茉莉花茶及鹹寧桂花各試壹遍,我想說這個世界本無膩,只要是吃得香,就是活得正確。
4. 關於味道的詩句
相見歡
作者:李煜 朝代:唐 體裁:詞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壹般滋味在心頭.
南鄉子
作者:黃庭堅 朝代:宋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臺南金絡頭.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不解愁.
瑞鷓鴣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體裁:詞
風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為奴.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誰教並蒂連枝摘,醉後明皇倚太真.居士擘開真有意,要吟風味兩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