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名人寫的泉州文章或片段

名人寫的泉州文章或片段

袁枚是清乾隆年間江南才子,著名詩人、散文家、小說家和文學評論家,著有《小倉方善集》、《隨園詩話》等書。袁枚還寫了24卷《新齊諧》和10卷《續新齊諧》。新齊諧的真名是《子不語》,取自《論語》中所謂的“子不語被怪力分心”,表明所記錄的正是孔子所說的話。這是袁枚的自娛自樂之作,他在從事文史工作的同時,“取各種各樣駭人聽聞之事,信口開河,聽之入耳,記之在心”。它記錄了許多稀奇古怪的道聽途說的故事,文筆自然流暢,章法多變,讓人回味無窮。與袁枚壹生的旅行有關,這些1000的軼事大多發生在江浙地區。但值得壹提的是,其中有三個與泉州有關。在《新齊諧》中,有壹個關於“李文珍的夢兆”的故事:“當李相公的裸地不貴時,他在九龍海灘寺為他的夢想祈禱。上帝獻上了壹首帶有對聯的詩:“財富和無意的思考,名利不是兩個。”李毅相當邪惡。作為宰相,他是戊戌年間的壹名學者,只知道“戊戌年”這個詞像“成”而不是“成”,而“祥”則從“心”變成了“相”。本故事講述了泉州著名歷史人物李光地(安溪湖頭人,謚號“鄭雯”)的故事。李光地的官至文淵閣大學士相當於宰相,所以有“富貴是無意的”是“相”的說法。“功名利祿不濟”的說法也很有意思,但值得推敲,因為對“戊戌進士”的解釋與史實不符。事實上,李光地中進士於康熙九年(1670),即耿旭年。再往前,他在康熙五年(1666),也就是丙午年。這與“1898年”無關。“新齊諧”說李光地為他的夢想祈禱的地方是位於閩西清流縣的九龍潭寺。類似的傳說在泉州民間也很流行,地點已轉移到洛江的仙公山和永春的百丈巖。在《仙公山傳說》中,仙人對李光地說“功名利祿不可無誌”,說李光地是順治十五年(1658,戊戌變法)舉人,死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戊戌變法)。在這種說法中,李光地確實死於1898年的百日之亂,但據說他是在1898年的百日之亂中因依附而晉升的。在《永春百丈巖傳奇》中,李光地被仙人賜詩壹首:“富貴無意,功名不可求?好好玩喝酒,騎鶴去月宮。”幹脆不提“1898年”這個詞,避免了傳說和歷史事實無法聯系起來的困惑。新齊諧還有壹個與李光地有壹定關系的“張大帝”的故事:“安溪相公墳在福建的壹座山上。有壹個道士叫李,他的風水很好,他的女兒有患病的危險。道士說:‘妳為我而生,但妳的病是不合理的。現在我要在裏塢門從妳那裏拿走壹樣東西。婦人吃了壹驚,說:‘只有翁活著。妳說:‘如果我要長期占據李的風水,我必須把它埋在我自己的孩子的骨頭裏,然後我才能回應。但是死人不太聰明,活著的人不忍心殺他們。只有快死和沒死的人才會有有用的耳朵。那婦人還未答話,道士便用刀劃了她的指骨,放在羊角裏,偷偷埋在李的墳前。“。此後李家死了壹個家甲,道家增加了壹個家甲;田中李收入減少十蹄,田中道士收入增加十蹄。人們懷疑它,但他們不理解它。在清明節,村民們迎接偉大的張的雕像,遊戲之神,和彩旗非常受歡迎。當我們到達李家墓地時,雕像突然停了下來,幾十個人無法動彈。中學裏的壹個人喊道:“快回到廟裏來!“快回寺廟來!人群跟著他們去了寺廟。那人坐下來說:‘我是大神,李家墳裏有妖,壹定要抓住。命令他的門徒拿著壹把鐵鍬、壹把鋤頭和壹根繩子。當部署決定後,他喊道:“快去李家墳!“趕緊去李家墳!正如大家所說,偶像是風壹樣沖。到了墳前,命令鐵鍬和鋤頭去搜索墳墓。很長壹段時間,我得到了壹個角,金色的,裏面有壹條紅色的小蛇,它在搖曳。角落旁邊有壹個字,所有道教家族的名字也在那裏。就是命令拿繩子的人綁道士,叫官,獲取信息,處理。從那時起,李壹直很繁榮,他壹直非常虔誠地服務於皇帝張。葛緒存,浙江紹興人,民國初年編有《清代名人軼事》。其中壹個故事與此類似,說“文墓在安溪鄉”,這表明“新”和“張”提到的“安溪相公墓”是李光地的墓。李光地死後葬於安西蓬萊。這個頗為離奇的故事說的是壹個道士用巫術從他的墳墓中奪取了風水,後來他的人民得到了張皇帝的神諭。閩南風水盛行,“張”傳說(可能是德化、永春、安溪壹帶民間信仰濃厚的法師張龔升君)就是其中之壹。就連朝廷重臣李光地,生前也對道教頗有研究。在紀曉嵐的《嶽薇草堂筆記》中,甚至有李光地曾經是“仆人”的記載。在齊諧,有“黑牡丹”的說法:“福建惠安縣有壹座青山王廟,廟的臺階下種著各種黑牡丹。百花盛開,所有的花都向國王的雕像綻放。移動神像,花就會轉向它。“青山王廟即青山宮,又名靈安王廟。它位於惠安縣山下鎮青山南麓。它是為五代福建將軍張騫而建,與梅州天妃宮、龍海慈濟宮並稱為“閩中三宮”。如果黑牡丹保存到今天,它確實是壹種奇怪的產品。民國時期,郭柏揚(福州人)和徐克(杭州人)都有類似的記載,可能都來自續新齊諧。梁章鉅是清道光年間的福州人,他在《走馬三談》中也摘抄了《續新齊諧》中的這段話。他還好奇地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壹從惠安人那裏弄來的。”不知道他後來有沒有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