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要看懂陽江,請走進漁村,這兩個地方有意思

要看懂陽江,請走進漁村,這兩個地方有意思

四方食事,不過壹碗人間煙火。

身處其中,才發現這裏有真正的人間煙火。

廣東陽江東平鎮國家中心漁港,素有“南海魚倉”之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海的人們,匯聚在壹起,成就了壹個又壹個的漁港。

有人說,要了解壹個地方,去當地的菜場走壹走。因為這裏有人間百態和地方特色。而來到陽江,要到漁港走壹走。

東平漁港,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東平鎮,是壹個淺海漁港。

早上來看漁船返港,壹派豐收的喜悅景象,可以直接買海鮮到對面的漁排加工吃飯。

而休漁期期間,幹艘漁船歸港停泊,千帆齊列,蔚為壯觀,就像壹個巨大的漁船博物館。

漁民忙完會拿壹根絲線現場海釣,真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這裏最大水深5.5米以上,可泊1萬噸級貨輪,同時還可以容納3000艘船只,成為省內集規劃及設施建設兩者俱佳的先進典型,融停泊、避風、補給功能於壹體的漁業後勤服務基地。

到了陽江海邊,怎麽能沒有海鮮?左手海港卸貨,右手就上了餐桌。海景餐廳品海鮮,肉質鮮甜,品種豐富,關鍵還價格便宜。很多人驅車來到東平魚港,原始的味道打動味蕾,犒勞舌尖。這也是旅途中最幸福和滿足的時刻。

看了漁港想親近壹下海水?珍珠灣位於東平漁港西側。吃完海鮮,就能到沙灘走壹走,長達2公裏的半月型沙灘環抱著壹灣碧水,岸邊林海蒼翠,有如壹塊用黃金和翡翠鑲邊著的巨型藍寶石。

珍珠灣沙灘海灣開闊,沙質潔凈,坡度平緩,波浪適中,海水清澈無汙染,海灣內無礁石,是男女少皆宜的天然海水浴場。

兩個呈半月形的大海灣環抱中間壹座小山。海灘邊,壹條長2000米,寬80米的馬尾松林帶,使珍珠灣海水浴場碧水藍天,遊客可自由活動,可盡情戲水,可欣賞美麗景色。晚上可燒烤、露營、放煙花、抓螃蟹,令妳度過壹個美好的夜晚。

陽江珍珠灣周圍還擁有多處奇景古跡,鴛鴦石,仙人井、望海亭,萬人墳、娘媽廟等景點神話般的傳說,更有海邊佛光奇觀--葛州帆影,是陽江八景之壹。

另壹個我們要去的是大澳漁村,對比與東平漁港來說,它更古老,更復古。像大澳這樣壹個保存完整的舊漁港,在全國尚屬罕見。徜徉其中,領略南海漁民的發展史,體會那遠去了的漁家民俗古風。

它位於東平鎮新港東側海邊。大澳漁村秦時屬南海郡,漢時屬合浦郡,史稱“六澳之首”,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港口,這裏漁村民風樸實,漁風郁郁,具有深厚的漁家文化特色,是廣東省較為完整保存明原始漁家小屋風貌的漁村。

大澳漁村入口處是沙環泳區,其沙質細柔潔白,在此處遊泳由於浪不高流不急所以比起其它泳區相對安全。寬闊的沙灘上滿是晶瑩、細小的沙子,壹腳踩上去,就像踩上了松軟、舒適的地毯。紅霞照在湛綠的水上,散為金光,而紅霞的欲下沈的日光,也幻成異樣的色彩。壹層層的光和色,相擊相蕩,閃閃爍爍,如詩如畫。

大澳漁村內保存著380多米長的具有明清特色的前店後坊商業街古建築,沿街有古商會舊址。

明代大航海家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曾在此設補給站。到了清代,大澳漁村與廣州“十三行”相列,民間稱為“十三行尾”,這是 歷史 上大澳漁村最為鼎盛的時期。

“先有大澳,後有東平",是大澳古港興衰演變的 歷史 見證。沈寂了壹個多世紀的大澳給人予“古、奇、特、秀″的感覺、,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包括有商會會館、會館銀庫、大澳門樓、漁村街道、萬人墳古墓、觀音掛鐘、清代炮臺、娘馬廟遺址等。這些古跡充分展現了大澳當年的繁華,更留下了壹連串神奇而美妙的傳說。如乾隆改名、定風藤、萬人墳、鬼骨松建商會大樓、國人抗倭等。幾經風雨的大澳,濃縮了人婁幾百年興衰成敗的歷程,置身大澳,就好像進入了壹個精彩奇妙的古典神話中。

老人安靜的整理著漁網。

如今,大澳漁村被評為“廣東省人文 歷史 最美鄉村 旅遊 示範區(點)"、陽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省古村落"、“陽江十大最美鄉村”、“中國古村落"等稱號。

兩個漁港旁還有個景點值得壹走。而且免費。飛龍寺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東平鎮玉豚山,建於山頂,三面環海,如碧海蕩舟,正合佛語“慈航普渡”之意。

寺院非常清凈,適合禮佛也適合參觀,周邊可望無敵大海景,山下可在東平漁港吃海鮮,在珍珠灣大酒店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