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驚蟄節氣的傳統美食及養生要點

驚蟄節氣的傳統美食及養生要點

驚蟄,又名“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鬥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於公歷3月5-6日交節。下面壹起來看看我為大家整理的驚蟄節氣的傳統美食及養生要點,歡迎閱讀,僅供參考。

驚蟄吃什麽傳統美食

1、梨子

驚蟄吃梨是北方的民間習俗。農bai民在驚蟄日要吃梨,意為與害蟲別離。春回du大地,氣候比較幹燥,很容易使人口幹舌燥。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所以梨特別適合在這個季節食用。

2、菠菜

驚蟄節氣後,陽氣生發容易導致肝火旺盛,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等功效,對肝氣不舒並發胃病、頭痛目眩和貧血等有較佳的輔助療效。不過,菠菜應先用沸水焯後再烹調。

3、蛋

驚蟄除了吃梨,民間還有驚蟄吃蛋的說法,據說是因為驚蟄這壹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張嘴,只有以蛋餵食,飽食後就不會傷人了。而經過演變,當初餵給白虎的雞蛋,如今變成了餵給人們自己吃了。

4、炒豆

在陜西,壹些地區過驚蟄要吃炒豆。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後放在鍋中爆炒,發出劈啪之聲,象征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

5、玉米

在少數民族地區,廣西金秀縣的瑤族在驚蟄日家家戶戶要吃“炒蟲”,“蟲”炒熟後,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壹起大吃,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盡興處還要比賽,誰吃得越快,嚼得越響,大家就來祝賀他為消滅害蟲立了功。其實“蟲”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義。

6、芋頭

贛南閩西壹帶的客家人,在驚蟄這天要在熱水中煮帶毛的芋子、炒黃豆(代表消滅多種蟲害)。中醫認為芋頭可補中益氣,因其含有豐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幫助機體糾正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生理異常,同時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7、醪酒

春天到來,人的全身汗毛孔也開了,西北有些地方在驚蟄節要家家戶戶喝醪酒、吃雞蛋煎餅拌芥末汁,驅除身體積存的寒氣。

8、煎餅

在山東的壹些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意為煙熏火燎整死了害蟲。

驚蟄的養生要點

壹、飲食有節

1、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和新鮮蔬菜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清溫平淡,並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鮮蔬菜,諸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鴨血、蘆薈、水蘿蔔、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藥、蓮子、銀耳等食物。

2、多吃梨子

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幹燥,很容易使人口幹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3、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

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盡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少吃。

二、防病有方

“正氣內存,邪不可幹。”意思是說,在人體正氣強盛的情況下,邪氣不易侵入機體,也就不會發生疾病。所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另外,精神上要保持愉快、心平氣和的良好心態,切忌妄動肝火,否則肝氣太盛,易患頭暈、目眩、中風和精神疾患。

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驚蟄時節,屬肝病高發季節,流感、流腦、水痘、帶狀皰疹、流行性出血熱等在這壹節氣都易流行爆發,因此要嚴防此類疾病。

三、運動有法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行,廣步於庭,披發緩行,以便生誌。”意思是說,春季萬物復蘇,應該晚睡早起,在室外緩緩散步,有助於身體健康。所以,這個時節的運動,不宜太過激烈。畢竟人們是才從冬季的寒冷中舒緩過來,需要循序漸進。外出踏青、郊遊、放風箏都是不錯的選擇。

四、起居有度

驚蟄過後,氣溫逐漸升高,氣候變暖,人們也就越來越會感到困乏,這就是俗稱的“春困”。所以只有保證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1、在睡前半小時摒棄雜念,心情平靜,有利於入睡。

2、稍微活動壹下身體,有利於身體的舒展和放松。

3、睡前洗臉、洗腳,按摩面部和搓腳心。可推動血氣運行,溫補臟腑,安神寧心,消除壹天的疲勞,利於入睡。

驚蟄飲食起居

1.飲食宜清淡

驚蟄後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清溫平淡,並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鮮蔬菜,諸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等。

2.多吃梨潤肺

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幹燥,很容易使人口幹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另外,春天肝氣旺易傷脾,所以驚蟄季節要少吃酸,多吃大棗、山藥等甜食以養脾,可做成大棗粥、山藥粥等。

3.少食脂肪類食物

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盡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少吃。

4.均衡飲食

要保證營養的平衡和充足,在科學角度上建議:人們應該攝入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的食物,還要保證高蛋白的攝入,研究表明這些食物會讓大腦保持活躍狀態。

5.充足睡眠

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也是大腦的壹種自我調節。要保持作息時間規律。睡前用熱水泡腳,緩解壹下壹天的疲勞,聽壹聽舒緩的音樂,營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6.適當運動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人們需要多多散步。散步不拘於形式,不要太快,順其自然,不疲勞就好。 多進行戶外活動,例如出門晨跑,讓自己多接觸陽光,融入到生機勃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