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橋:
棧橋是青島的標誌,也是青島最早的碼頭。它位於青島灣中部,與市內最繁華的中山路在壹條直線上,並從海岸延伸到大海,被譽為“長虹遙遙”。大橋南端建有半圓形防波堤。防波堤內有壹座具有民族風格的兩層八角亭——“回瀾亭”,是“青島十景”之首。此亭為彩色琉璃瓦覆蓋,中央為螺旋樓梯,樓上四周為玻璃窗,有“壹窗壹景,壹景壹畫”之說。
小青島:
小青島位於棧橋東南,小如蝸牛,風景秀麗。它與回瀾閣壹起,像青島灣中兩顆璀璨的明珠壹樣耀眼。它的形狀像壹把古琴,所以被稱為“琴刀”。小青島最引人註目的景觀是矗立在頂端的白色錐形燈塔,這是進出膠州灣的過往船只的重要航標。這座塔是八角形的,全身由白色大理石建成,分為上下兩層。塔頂裝有鑲嵌著水晶棱鏡的反射器,它發出的光具有靶心狀旋轉鏡的力量來引導船只。每當夜幕降臨,光影交相輝映,像壹條飄動的彩綢,形成了青島的壹大勝景——“琴嶼浮燈”。
八大關景區:
(1)八大關是最能體現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特色的景區。所謂“八關”,很多人認為八關就是八條路。事實上,作為壹個相對完整和受保護的街區,除了以長城10個關口命名的10條道路(韶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武勝關路、嘉峪關路、函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居庸關路和山海關路)外,這八個關口還包括。青島人喜歡吉祥的數字八,其他名字相似的地區包括團島三峽和浮山站八湖。因此被統稱為“八大關”。
極地海洋世界:
青島極地海洋世界是壹個現代化的極地動物展館,擁有白鯨、企鵝、北極熊、海獺、海象等100多種極地動物和1000多種珍貴海洋動物。外國動物種類和數量最多的綜合場館。博物館向遊客開放了五大展區:極地動物展區、極地童話城堡、神秘海洋動物區、精品魚類區和奇妙海洋動物劇場。
五四廣場:
五四廣場分為南北兩區,北區與青島市政府相連,是中央窗芽廣場的沙漠點。南區靠近浮山灣,過東海路即可到達海濱公園。從空中鳥瞰海濱公園,就像壹只蝴蝶展翅飛翔。沿著廣場的中軸線,從北到南依次排列著下沈式廣場、旱地格構噴泉和可露天表演的雕塑《五月的風》。廣場上的標誌性雕塑“五月的風”,以螺旋上升的風形和火紅的顏色,充分體現了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基調和張揚翺翔的民族力量。
二、陽光:
海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山東日照沿海北路北端,東臨黃海,北接青島,西靠涼城(石家莊)公路,南靠沿海公路,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魯南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是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的前身。始建於1992年,總面積788公頃,其中林地526.7公頃,森林覆蓋率73.5%,著名動植物100多種。2002年,經國家林業局批準,“魯南濱海國家森林公園”正式改為“日照濱海國家森林公園”。現在公園總面積為1.2萬畝,森林覆蓋率為75.8%。樹種結構以日本黑松為主,是日照市沿海防護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園分為森林旅遊區、海濱娛樂區、療養度假區和太公文化區四大功能區。現在,水下鯊魚博物館、動物園、姜太公紀念館、海水浴場、森林浴場等景區已經建成。開展了多人騎行、歐洲馬車、遊覽觀光車、水上騎士、全地形車、摩托艇、海上快艇、空中飛人等遊樂項目;目前已有26家獨具特色的海濱酒店投入運營,可同時容納2500人住宿和3000人就餐。
劉家灣趕海園:
劉家灣趕海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日照國際海洋城濤雒鎮東部海濱。這裏旅遊資源豐富,擁有萬畝潮間帶和千畝沿海防護林,距日照市區12公裏。由趕海花園景區、金沙島沙灘和沙灘高爾夫練習場組成。是以趕海采貝體驗為基礎,集休閑度假、海上遊艇、沙灘運動、高爾夫練習於壹體的濱海民俗風情景區。它被譽為“亞洲最大的金沙灘、中華第壹趕海園”。
五蓮山風景區:
位於山東省東南部沿海城市日照市五蓮縣東南部,東距青島130公裏,南距新亞歐大陸橋東部橋頭堡日照市25公裏,西接“亞洲銀杏王”駐地莒縣,北距世界風箏都濰坊市110公裏,西鄰亞洲銀杏王浮來山景區。五蓮境內有204、206國道。景區內有大面積的森林植被和野生花卉,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豐富絢麗,具有瑰麗之美。這個地方不僅是齊魯最大的野生藥庫,而且野生花卉種類繁多,達到4000多種。其中,最著名的是野生杜鵑花自然保護區,以其美麗的顏色,眾多的品種和廣闊的面積而罕見。
浮雲山風景區:
位於日照市莒縣西部,距縣城8公裏。有三座山峰,北部的“佛峰”,西部的“浮峰”和南部的“飛來峰”。三座山峰由拱門相連,但東面稍有開闊。關於三峰之名的由來,有神話傳說:上古時期,壹位仙人遊歷於此,看到沭河周圍土地肥沃,流水潺潺,桃紅柳綠,景色宜人。唯壹美中不足的是沒有青山。於是他從遠處帶來壹座山,安放在這裏,也就是“佛頂”。後來,水神漂流到這裏,當他看到那座孤山巍然屹立時,他也用他的神奇力量從水中浮起壹座山來陪伴佛峰,即“浮峰”。這兩座山峰並不是以壹種模式連接在壹起的,而壹座山在壹夜之間不知從哪裏飛來,位於兩座山峰的南部作為屏障,即“飛來峰“。因此,三座山峰高聳入雲,猶如龍虎,連綿不絕。世世代代,人們把這三座山峰稱為浮來山。神話傳說很難讓人相信,但從山上多次發現的三葉蟲化石和其他海洋動物化石來看,早在4億年前的古生代奧陶紀,浮來山確實被汪洋大海淹沒,並沈積了深厚的巖層。海水退去後,它出現在世界上,形成了現在的福來山。由於其獨特的地質結構,浮來山於2001年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成為我省四大地質公園之壹。
第三,青島和日照:
青島:
(1)青島,山東省地級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簡稱青島,古稱膠澳,別稱青島、島城。青島是我國重要的沿海中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新壹線城市、經濟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港口城市、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幸福宜居城市,被譽為“東方瑞士”。
(2)青島位於山東半島東南沿海,膠東半島以東,瀕臨黃海,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處於中日韓自貿區的前沿;東北與煙臺相鄰,西與濰坊相鄰,西南與日照相鄰。由於地理位置優越,清政府於1891年建立青島,1897年德國租借修建港口和鐵路。青島因“壹港壹路”而繁榮。擁有國際海港和區域性樞紐機場,是實施海上絲綢之路和國家壹帶壹路戰略的重要樞紐城市。
(3)青島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中國沿海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也是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青島作為世界啤酒城和帆船之都,是國務院批復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核心區的龍頭城市。截至2017青島市總面積11282平方公裏,轄7個區和3個縣級市,擁有1個國家級新區(青西新區),總人口920.4萬人。2016年青島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00165438+2900萬元,增長7.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9407元。
(4)青島有嶗山、棧橋、五四廣場、八大關、青島奧帆中心等道教著名景點。老舍、聞壹多、洪深、沈從文等名人都曾在青島講學。還有山東大學(青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校區、中國海洋大學、中國尤氏大學等院校。
陽光:
(1)日照,山東省東南部地級市。日照,周屬巨地,秦屬瑯琊郡,西漢屬海曲郡,三國魏及居屬城陽郡,北魏屬良鄉郡。隋朝歸莒縣,屬瑯琊郡,唐宋屬密州。1087年(宋二年),日照鎮設在莒縣,日照之名由此而來。日照縣設立於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隸屬益都府莒州。元朝和明朝緊隨其後。清屬益州府。1989年6月,日照升格為地級市。
(2)日照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東經118° 25′~ 119° 39′,北緯35° 04′~ 36° 04′。東臨黃海,西接臨沂市,南接江蘇省連雲港市,北接青島市和濰坊市。南北長約82公裏,東西寬約90公裏,總面積5358.57平方公裏。
(3)日照地處魯東丘陵地帶,地形壹般面朝大海,背靠大山。中部高,四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和平原交替分布。日照市橫跨膠南隆起、膠萊凹陷和沂沭斷裂帶三個三級構造單元。出露地層完整,構造復雜,巖漿活動強烈,形成了較為豐富的非金屬、地下水、礦泉水等礦產資源。
(4)2015年全市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達1670.8億元,是“十壹五”末的1.63倍,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58110元,按年平均匯率計算達到9330美元,比上年增長6.9%,是“十壹五”末的1.58倍,年均增長9.6%。全年經濟運行呈現逐季回升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