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成都、重慶、上海、天津等城市相繼出臺了壹套旨在促進城市“夜經濟”的政策,讓普通人充分享受“夜經濟”帶來的便利和美好。我們今天大力提倡的“夜經濟”,其實早在宋代就相當發達。宋朝不是積貧積弱嗎?為什麽夜生活如此繁榮?
1.為什麽是宋朝?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每個人都好像上了發條壹樣,趕著慢慢往前走。白天,妳屬於全世界;只有在夜晚,世界才屬於妳。各種應接不暇的夜總會、酒吧、西餐廳、音樂廳等。,成為驅散城市緊張和壓抑情緒的渠道。
正是從宋朝開始,人們有機會在夜間旅行,吃吃喝喝,享受寶貴的夜生活。
“西湖什麽時候停止歌舞?”
這首膾炙人口的優美詩篇用短短兩句生動地描繪了大宋的繁榮,“大宋夜市”的喧鬧證實了它的繁榮。
宋人筆記《鐵圍山談》中說:“人在夜市食肆甚盛。蚊子討厭油,而且馬很吵,燈照天空,鼓每四個,所以再也看不到蚊子了。”作者巧妙地運用了“蚊子追光”的特點,描繪了宋代夜市中燈火不絕的景象。
燈火通明、人頭攢動的大宋夜市。
宋朝以前的統治者經常使用宵禁作為維護統治秩序的手段。因為在古代的夜晚,即使是住在城裏的人也不壹定安全。統治者規定了廣場和市場的日常運營時間,即人們外出買東西時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時間和空間限制。
從布局上看,唐都長安體現了儒家的重農輕商、農商分離的原則。北宋都城汴梁脫離了這種強硬的指揮模式。嚴格限制居民外出不利於經濟和商業的發展。強行把市場放在白天,強調廣場和城市的分離是政府管理城鎮的傳統基本模式。
開封鼓樓夜市依然紅火。
然而,這些傳統模式在宋代得到了很大的改進。據統計,宋代夜間的經濟繁榮是相當可觀的。商人可以從賣茶、喝酒和勾欄瓦舍中獲得足夠的財富。而這些通過服務業消費獲得的稅收最多能占到政府年收入的1/4。
提到唐朝,必然會被稱為“大”或“繁榮”,而宋朝則被打上“貧弱”的烙印。事實上,雖然《明史》中記載了宋朝積貧積弱的歷史,但宋朝的東西是華麗的也是不爭的事實。宋代以來的“夜市”是其內部繁榮的具體表現。
第二,宋朝的夜晚太美妙了唐朝人口超過654.38+萬的城市只有十幾個,而宋朝人口超過654.38+萬的城市有52個。顯然,宋代城市建設的速度和規模是非常喜人的。如果把目光轉向同時期的歐洲,我們可以感受到宋代城鎮經濟的超越和發展。當時歐洲很少有人口超過2萬的城鎮,只有法國的勃艮第能與巴黎和意大利的沿海工商業城市相提並論。當時威尼斯人口5萬,還不到汴梁的1/10。
今日威尼斯
北宋都城汴梁是世界上少有的人口近百萬的特大城市,也是壹座名副其實的“不夜城”。由於宵禁的取消,汴梁的夜晚充滿了小販的叫賣聲和人群中的交談聲。黃昏時,叫賣聲很大夜市未完,早市重開”描述了宋代商業的真實場景。正如《東京夢錄》所言:“宋代的夜市直到三更才重新開放。如果妳想搗亂,妳會很熟悉的。"
夜市裏到處都是茶館和酒鋪。在炎熱的夏天,沿途停下來的客人經常向商店索要壹碗涼茶。在旅館或客棧裏,能為客人提供的最好款待是壹瓶好酒。酒是所有達官貴人和窮人都依賴的壹種生活調節產品,是壹種“愉悅、理解和抒情”的東西。
賣葡萄酒的街頭小販
此外,面粉店和水果店提供基本的生活材料,精細研磨的面粉或大米制成的蛋糕,如著名的油炸食品“蘇黃杜”和“粿子”,香蒸蛋糕“糍粑”和即食甜蛋糕“八寶飯”都是人們無法抗拒的。
宋代美食:脆黃嘟嘟
手工制品,如彩色絲綢、羊毛和香燭,也是宋代市場上的稀有物品。宋代市民文化的興起帶來了非常繁榮的“審美需求”。從漢代到魏晉,中國在正統文化之外培育了壹種“無憂文化”;唐代官學文化再度興盛後,宋代市民已經“醞釀”出強烈的文化審美需求。
來自四川、江蘇和浙江的“新織布機”,吸收少數民族文化而誕生的“新花樣”,從海南島發展到東南沿海的棉紡織業,以及著名的瓷器業,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傳統上,當新事物出現時,它們首先會作為貢品提供給朝廷食用,而宋人則有機會與達官貴人分享“新事物”。
宋代農家已出現織布機。
現代人熟悉的“快餐店”也出現在宋代。溫說:“建壹個經紀人市場的房子往往比建壹個商店要多得多。買吃都方便。”可見,宋人在橋上賞月時已經能夠享受手中的美食了。喝壹口酒,吃壹碗“羊鵝”,享受生活不是應該的嗎?
在朱雀門外的“譙周夜市”和“馬行街夜市”,也會有小商小販在街上排隊。魚、貓頭鷹、家禽、肉和其他可以從市場上買到的豐富食材也被利用到了極致。即使在宮城附近的“禁地”,每天晚上也會有唱歌的場景,經常有“女士和女兒,享受和觀看;習慣了,別笑得發呆。”
由於宋代的消費者已經擴大到各個階層,市場上不僅有面向公眾的“美食”,而且還有“勾欄瓦舍”和其他娛樂場所。到了宋代,市場上出現了壹些專門從事“說書、雜耍、唱曲藝”的藝人,他們以此為生,幾乎脫離了農業生產。
南宋臨安市集:行人與攤販摩肩接踵。
“瓦子”是當時最著名的娛樂場所。壹些南來北往的商人,或者在這裏無聊玩樂的市民,在同壹個大廳重聚。整個大廳將采用優雅的掛畫和高檔屏風進行裝飾,可以滿足人們的娛樂需求和審美需求。
壹些商販還會到街邊的“娃子”等私人場所提供“外賣服務”。當人們沈迷於說書人的精彩表演時,還可以品嘗壹些美味的小吃。很多時候,壹些擅長“擊鼓傳花吹笙”的才女也會用自己獨特的氣質吸引顧客消費。俗話說“商鋪財源滾滾,車馬喧囂穿城而過,仕女風采美,文人風韻”,宋人的夜晚真叫今人羨慕!
瓦子:人們蜂擁而至的時髦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