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浙江有壹個喝早茶賽廣東,逛茶館勝成都的千年古鎮,妳知道嗎?

浙江有壹個喝早茶賽廣東,逛茶館勝成都的千年古鎮,妳知道嗎?

正月初五,迎財納福的日子,也是年味正濃走親串戶的時刻,而我已經拉著臘肉香腸和家人的牽掛啟程。

從險峻魔幻的重慶巫山趕往詩畫江南的浙江金華。感謝祖國的繁榮,壹千四百多公裏長路用車輪來丈量也不過是數十小時。我雖然在壹路上走走停停,但仍然在初六就進入了浙江地界,因為車流過大,初六下午二點,因為東向上海、杭州的車流過大,我在蘭溪被分流到了國道。

初六的蘭溪,天氣晴朗,秋冬那層遮住天幕的鉛灰被春風掀開,露出了久違的湛藍,金色陽光從高空灑向地面,讓山川的綠,河流的清,花朵的嬌更顯生動。

打開車窗,微涼的風從窗口灌入,頭腦不由為之壹清。於是打開音響,把音量放大壹路東行。

驅車行走在浙江的鄉村,妳更能感覺到這個地方的富庶。公路旁壹棟棟精致繽紛的小洋樓像是在綠意盎然的田野上盛開的花朵。我本就是隨意的性子,想著初七的下午才開會,於是也是調慢了車速,慢慢的向公司趕去。

人生本就不容易,過於緊湊的生活會錯過很多風景。哪怕妳只是壹上無意的停頓,都會遇到不壹樣的風景。這個初六我便感受到了這種驚喜。因為我發現在國道走了壹個小時後,居然無意的走到了遊埠古鎮這個去年我幾次計劃卻未成行的目的地,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於是我欣欣然的將已然放慢的腳步停下,在這個初六的午後,開啟了牛年的第二場旅行。(第壹場是驅車路過湖北宜昌的時候遇見三線工廠,專門下高速進行了參觀,遊記準備中)

遊埠,因其為龍遊縣下遊商埠而得名,為錢塘江水系十大古商埠之首,與桐鄉烏鎮,湖州南潯,義烏佛堂並稱浙江省四大千年古鎮。

據出土文物及古遺址考證,遊埠成為埠頭,至遲當在東晉,自唐宋以來,它就是重要的水陸碼頭和物資集散地。唐初時,遊埠就建有碼頭,有“錢江上遊第壹埠”之譽。明清時期,當地人煙稠密,商業繁華。清代時,此處油料作物豐富,榨油作坊遍布,故又稱油埠。

彼時遊埠商業繁華,商賈雲集,繁榮的經濟總能催生繁榮的文化,富貴千年的遊埠陸續誕生了李漁、郎靜山、貫休……等文化名流。

到江南,言必稱水鄉,河與橋、船或舟總是繞不過去的風景。據說遊埠鎮上的橋,有“五馬歸槽”的說法。原來,穿過鎮中的遊埠溪上,依次排列著潦溪橋、太平橋、永濟橋、永福橋和永安橋五座橋。五橋橫跨東西,相隔很近,都以黛青色的青石砌成,拱橋,橫橋、造型各異。

河面並不寬,只有十余米,小船也不大類似於周作人筆下的烏篷船,古樸的石橋下,清波蕩漾。船頭的梢弓用力壹撐,小小的烏篷船便載著幾張笑臉竄出壹截,嘩嘩的水聲,清脆的笑聲都是幸福的音符。橋上的人或背手看江,或低頭漫步,暖暖的陽光下面,富足的生活讓我們各自悠閑。

遊埠雖是千年古鎮,但街道並不長,前後兩條街道,呈H形分布,人流則以靠近河邊的更有人氣。漫步街頭,我沒有見到它的繁華,卻喜歡上了它的祥和。

雖然是正月初六,這裏卻並不顯冷清,反而是人流如梭。

和這個時代不同的是這裏雖然人流如潮卻並不顯得擁擠和匆忙。街上的熙熙攘攘,卻又慢慢吞吞,好像記憶裏那些逝去的時光。

街道上的兩邊放滿了桌椅,只留下約壹米的空間供人通行,頭頂是塑膠薄膜拉起的雨篷,這種風格與這個精致的時代格格不入,卻恰恰打到了我的內心,看著露天長椅上揮筷如雨的食客,我想起了大學時代光著膀子和宿舍兄弟們在大排檔擼串的日子,嘴裏口水已經流了出來。

天上仙神風,人間煙火氣。

對於 美食 我是沒有任何抵抗力的,在鍋邊排了兩分鐘隊後,果斷地點了壹份雞蛋裸子(雞蛋韭菜餅)和壹碗小雲吞。

蛋餅金黃,外酥內嫩,雲吞清爽,壹清二白,我捧起碗,三下五除二飛快的就掃了個精光,非文化遺產的名頭確實沒有白叫,味道真的巴適。

15元,吃得心滿意足,唇齒留香,真的是值了。

除了蛋餅,這裏還有黃燦燦的酥餅,尖尖的湯圓,勁道的牛肉面……行走遊埠,我感覺仿佛回到了重慶,壹樣的市井舒心,壹樣的 美食 暖胃,壹樣的悠閑待人……,讓我這個離家的遊子在千裏之外有了熟悉而又親切的感覺。

更讓人意外的是,這裏居然和我們四川人壹樣喜歡喝茶。雖然早茶文化廣東、潮汕壹代也很盛行,但他們的茶文化與西式的茶餐廳更為接近,顯得精致正式。四川(含重慶)的茶文化更為市井,表現為江湖隨意,遊埠的茶文化則更接近四川。

我到去的時候已經下午四點多了,街邊的小店幾乎每家都有三五桌茶友,喝著茶,吹著牛,打著牌,如果不看地圖,我還以為走到了成都的寬窄巷子。

茶水也不貴,大都2元、5元的,在這個路邊白菜都三塊錢壹斤的年代,在這個富足的江南腹地,在正月初六這個時間,真的只能嘆壹句業辦良心。

據說遊埠過去商戶雲集,來往客人很多,經常天不亮就拉著貨來到古鎮交易。生意上的“情報”交流和生活上的友情閑聊,都需要壹個歇腳的地方,茶館於是就慢慢地盛行開來。從早到晚,伴隨著這個古鎮作息。千百年過去了,盡管古埠繁華不再,但這個習慣卻留在了遊埠人的血液裏,壹直保留了下來。倘有閑時,約三五知己好友,坐在街邊的木桌旁,壹邊品茶,壹邊暢談東西南北,其樂融融,豈不快哉。

古街上除了茶食,賣的最多的就是各種傳統物品了,有醬料,酒坊、還有手工的竹篾制品。

據當地人介紹,遊埠溪兩岸,匯集著醬、酒、染三缸和豆腐、糖、油、炒、磨五坊。“三缸五坊”,壹直是當地最為興盛的生意。

春風微涼,行走於遊埠的青石板上,古橋、石階、花燈、牌坊、都在訴說著它的 歷史 ,斑駁的磚瓦中斑駁了歲月,流淌的溪水裏流淌的時光。

行走在遊埠,石凳上獨坐的老人,竹簍系著的繩索、夜色裏斑駁的房屋都是歷練;

鍋爐裏冒著的熱氣,巷子裏飛奔的少年,河中遠去的小船都是希望。

我從壹家又壹家店門口走過,和壹張又壹張笑臉遇見……我飛快地按動的快門,貪婪地想把遊埠帶走,但時間走得太快,我還意猶未盡,街上卻是天色已黑,想著明天還要上班,我只好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古鎮。

李煜說,太匆匆,林花謝了春紅。

我想說,太匆匆,別了遊埠東風。

2021年,我肯定還會來壹次,從早到晚,喝壹壺茶,聽幾個故事,吃幾張餅,想壹想人生。

妳呢?要壹起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