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東土菜是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的特色美食。衡東有什麽好吃的地方?大家不妨來看看我推送的衡東好吃的相關內容,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楊橋麩子肉
“楊橋麩子肉”是傳承於衡東縣楊橋地區的壹道農家特色菜,也是衡東土菜的壹道金牌菜。它因濃香、肥而不膩而深受食客的歡迎。加上制作主原料之壹的紅曲米粉的調配而更顯喜慶,故有“東方紅雲”的美譽。
趁大家點菜品茶的空隙,我特意溜進老板的廚房,現場觀摩老板已裝入碗內即將進入蒸籠的“楊橋麩子肉”,並詳細詢問其加工方法。老板娘見我們特意奔著“麩子肉”而來,也就毫不保留地介紹她家祖傳的做法。
制作麩子肉,須選用上好的五花肉,將肉切成小半個巴掌大壹塊長方片,加上鹽、米酒等腌制24小時,再蘸上自制的麩子粉,然後將麩子肉入熱油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即可裝盤待用。來客時,只須在麩子肉上撒點辣椒粉,入籠蒸20分鐘,出籠後再撒點蔥花即可。
老板娘接著補充說,麩子肉香不香,好不好吃,麩子粉很重要。最佳組合為糯米和大米、紅米各占壹半,再配上八角、胡椒粉等壹起用火炒成金黃色,然而磨成粉子。麩子粉不能太細,但也不能太粗。
不壹會功夫,壹碗色澤鮮紅、香氣撲鼻的“楊橋麩子肉”便呈現在大家的面前。用筷子壹夾,果真肥而不膩。細細品味,讓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衡東三樟黃辣椒
衡東三樟黃辣椒是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三樟鄉的特產。三樟黃辣椒獨特的風味——肉厚、皮薄、爽脆、香甜、色艷、椒形小,為辣椒中的極品,被賜為“貢椒”。
衡東縣三樟鄉種植黃辣椒已有1800年歷史,由湘江泥沙淤積形成的特殊沙質土壤,賦予了三樟黃辣椒獨特的風味——肉厚、皮薄、爽脆、香甜、色艷、椒形小,為辣椒中的極品。相傳清朝嘉慶年間,衡東狀元彭浚把黃辣椒帶到宮廷,皇帝品嘗後,龍心大悅,欽點三樟黃辣椒為“貢椒”,並要求年年進貢。黃辣椒對環境要求較高,在無汙染的環境下會才有其獨特風味,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衡東縣三樟鄉被國家辣椒新品種推廣中心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蔬菜辦公室聯合授予“中國黃椒第壹鄉”美譽。
湘蓮
湘潭有“中國湘蓮之鄉”的美稱,是歷代皇室貢品,“寸三蓮”馳名中外是蓮中珍品。湘潭湘蓮產量占全國的63.4%,且質量均為上乘,年成交額1.2億元左右。全縣目前有4000多人從事著蓮子的種植、加工、販運。蓮子的系列產品及深加工也在不斷的發展。1992年中國國立商檢局對湘蓮測定認為,凈蓮肉含十八種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性平、味甘,具有降血壓、健脾胃、安神固精、潤肺、清心之效,蓮芯性味苦寒,有強心鎮靜、清熱平火、除煩利尿之功能。湘蓮被譽為中國南方“人參”。
湘蓮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湖南省湘潭縣全縣鄉鎮,韶山市銀田鎮、永義鄉、如意鎮、韶山鄉,湘鄉市梅林橋鎮、東郊鄉、龍洞鎮、栗山鎮、中沙鎮、山棗鎮,株洲市荷塘區明照鄉,衡陽市衡東縣白蓮鎮等34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衡東土菜
衡東土菜源遠流長。清朝時期,三樟黃椒就因清脆可口、色味俱全,被賜為“貢椒”。此外,楊橋麩子肉、新塘地皮子、草市豆腐、霞流鹹蛋、石灣脆肚等土菜也早已名聞遐邇。衡東人就地取材,開始大規模經營衡東土菜餐飲。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把土菜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產業來抓,鼓勵民間資金投入土菜加工,改進傳統工藝,提升土菜檔次,增強市場競爭力。2010年10月,縣委、縣政府舉辦了第三屆土菜文化節和農副產品展銷會,評選出20道代表衡東地方風味的衡東土菜、10個土菜名店、9名土菜大師和1名“土菜王”,被省烹飪協會授予“土菜名縣”稱號。壹時間,衡東土菜名氣大振,銷量驟增。兩個月內就銷售楊橋麩子肉1萬公斤,三樟貢椒10萬公斤。“衡東土菜”聲名鵲起,在縣內外經營的衡東土菜館已達1000多家,年銷售衡東土菜1.2億元。僅新塘鎮就有土菜餐館120多家,年營業額3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