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布置會“說話”的主題墻
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環境作為壹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環境創設已漸漸成為幼兒園工作的熱點。在新《綱要》的學習及實施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深刻領悟到:環境作為壹項重要的教育資源,它是幼兒每天所接觸的,幼兒的身心發展,社會化發展以及個性發展,無壹不受到它的影響。因此幼兒園環境對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起著重要作用。當瑞吉歐的教育思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時,我們開始接受和嘗試墻壁會說話。它是壹種全新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的具體展現,它是對我們已往的環境創設的挑戰;它讓我們對環境創設的目標、原則、策略進行了新的審視。為此,我們以互動墻飾為切入點,探索墻飾與課程、教學、幼兒以及家長之間的多元互動,來實踐墻壁對家長、幼兒的對話。(壹)主題墻飾與課程之間的互動。瑞吉歐認為:環境生成課程,課程主題來源於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作用。幼兒園環境已不再局限於幼兒園內,它還包括幼兒園外的壹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幼兒處於這麽大的環境中,必然會對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產生疑問,這時教師應從與兒童的交談中,及時捕捉兒童的這些疑問,從中提煉課程的主題。剛開學時,看到設施齊全、裝飾壹新的新幼兒園,結合新中班入園教育,我們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確定了我喜歡的主題,讓幼兒從認識自我、喜歡自我,到喜歡新的幼兒園、喜歡新的同伴、新的老師,進而延伸到喜歡周圍的人和事、物。新的環境產生了新的主題,而新的主題又創設了新的墻飾。幼兒在介紹自我的過程中,將自己的照片帶來。我們***同制作了擁有十二根樹枝(代表十二個月份)的生日樹。按照孩子們的生日月份,將照片掛在樹枝上,並在他們的照片下貼上壹顆紅紅的雞心,裏面記錄著孩子們的心願。當孩子們興高采烈地介紹著各自的生日照時,他們還講述著自己的親朋好友以及喜歡的玩具和動物。於是,壹個新的主題光陰的故事產生了,大家討論什麽叫好朋友,誰是自己的好朋友。我們給大家發了親子作業單,讓幼兒貼上和好朋友的合照(包括爸爸媽媽、兄弟姐妹、寵物玩偶、植物等),說壹說照片裏的故事,並請爸爸媽媽記錄下來。我們將光陰的故事主題墻飾展覽出來,使墻飾與課程之間互動起來。(二)主題墻飾與教學的互動。秋天來臨,我們讓幼兒關註周圍環境的變化,並來到綠色環保型的新校散步,又來到山清水秀的尚湖秋遊。大家欣賞著五彩繽紛的秋菊、看著落葉如蝴蝶般飄落、研究著楓葉的色彩變化《多彩的秋天》主題便應運而生。孩子們有了豐富的感性知識,他們用棉簽畫著五顏六色、姿態各異的菊花;用紅色皺紙卷制細巧的壹串紅、並用綠色彩紙剪成雞心形裝飾成葉;又用油畫棒畫了雞冠花,還不忘在上面點上黑色的花籽寶寶大家***同創造了秋天的公園。主題墻飾成了藝術活動不可分割的壹部分,有時是藝術活動的起始,有時則是延伸。當我們學了兒歌《七個阿姨摘秋果》後,孩子們建議將阿姨和秋果貼成秋天的果園,可是秋果不多,大家壹起用彩紙撕貼了蘋果、梨、香蕉、橘子等,壹棵棵果樹躍然墻上,秋天真是收獲的季節。可除了秋果外,還有哪些收獲呢?孩子們利用雙休日跟隨家人來到田間,有人帶來了稻穗,除了金黃的,還有暗紅色的,我把它悄悄貼在墻上。這露出的冰山壹角使大家熱鬧非凡:稻穗還有紅的?於是,科學活動稻穗是金黃的還是紅色的?生成了,大家爭論著、探索著紅色稻穗裏的秘密;回到家,向家人詢問著。終於明白,那紅色的米粒是家鄉常熟的特產鴨血糯。為使這些生活在城市的孩子進壹步了解秋天的收獲,我園組織了親子壹日遊。大家來到了蘇州未來農林大世界,挖山芋、拔蘿蔔、采果子回到幼兒園,孩子們用靈巧的小手畫畫、剪剪、貼貼,秋天的田野裏變得豐滿、鮮活起來,整個墻飾就是壹個多彩的秋天。大家看著主題墻飾中的每壹部分,仿編著《秋天》的兒歌:壹二壹二跑呀跑,跑到公園瞧壹瞧,紅菊花、黃菊花;跑到果園瞧壹瞧,有蘋果、有香蕉跑到田野瞧壹瞧,有山芋、有稻穗在墻飾與教學的互動中,兩者互為壹體又互相促進。(三)墻飾裝飾中的師生互動。每壹個主題墻飾的創設,不僅是課程內容的體現、教學活動的反映,更是幼兒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記錄。在瑞吉歐教師眼中,環境就像壹個會運動的生命體,和幼兒的身心發展壹樣,它也會隨幼兒的心智變化而改變。這就要求幼兒能與主題墻飾進行對話。因此我們應努力創設不斷與幼兒相互作用的主題環境,讓幼兒名副其實地成為環境設計的主動者。比如,我們在創設多彩的秋天主題墻飾時,先是師生***同討論墻飾布局,然後由老師創作大背景:遠處的藍天、金色的田野、黃綠相間的公園、火紅的果樹林,組成了秋天的田野、公園和果園,孩子們在其中豐富內容。又如,圍繞傘的世界的主題,我們給幼兒提供圓形紙片讓他們創作不同的傘面;又讓他們畫畫說說傘可以做什麽?孩子們思維活躍:傘可以讓小兔在蘑菇地裏躲避大灰狼、傘可以當成降落傘救助樹上受傷的小猴、傘可以聚光、傘可以當搖籃、當小木船、當鉤子孩子們稚拙的畫,加上老師的文字記錄,使主題墻飾成了幼兒創作和表現的好去處。我們還提供了生日蛋糕下的花邊墊紙,引導幼兒根據花邊的紋樣進行塗色裝飾,老師將裝飾好的花邊紙塑封並沿半徑剪開壹刀,折疊成圓錐體,壹把把漂亮的花傘呈現在眼前。大家看著美麗的作品,編起了傘的兒歌大會串,老師加以記錄打印後掛在花邊傘下,更是錦上添花。(四)主題墻飾與幼兒、家長之間的三維互動 。在幼兒親手參與環境布置的整個過程中,他們通過觀察、構思、動手,不但獲得了新知識,其動手能力和創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如前所述的多彩的秋天。同樣,當春天、夏天、冬天來臨時,我們也可以通過讓幼兒收集、交流、布置環境,隨著不同季節的來臨,教室的墻壁在孩子們手中不停地說話,而幼兒在布置中也深刻體會到了四季的含義和特點。在家園合作、同向同步的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只有讓家長參與到環境創設富有創意的活動中去,才能讓家長認識到環境對幼兒發展的意義,成為環境教育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賞者、響應者、參與者、創造者。前面所述的光陰的故事,家長不僅記錄孩子講述的照片裏的故事;在我們展出後,家長們相互欣賞、相互誦讀給孩子聽,增進了同伴間的相互了解。在傘的世界裏,有家長與孩子***同制作的各式傘,還有墊蛋糕的花邊紙也是家長提供的;在多彩的秋天裏,更有家長從鄉間采集的棉花、稻穗,以及自家果園裏的橘子、石榴。特別是我們開展給我壹封信的主題活動,在郵局工作的壹位家長特邀我班幼兒去參觀了郵政各部門的工作,還贈送了每人壹套郵票。我們拍攝了不少相關資料。在師幼制作的班級郵筒裏,陸續受到了爸爸媽媽寫給孩子的信,以及孩子講述家長記錄的參觀郵局的感受;孩子們還帶來了集郵冊、網上查詢的各國郵筒圖片。於是,信的主題墻飾裏有了爸爸媽媽的信、各國郵筒、參觀郵局、自制的信封、有趣的郵票等內容,孩子們和家長壹起欣賞著,家長們相互讀信給孩子聽,墻壁開口說了話,促進了家長、幼兒與環境的三維互動。在快樂聖誕節的家長開放日主題活動中,我們讓家長***同參與幼兒的活動,在做做、玩玩、畫畫、唱唱的歡快氣氛中,既融洽了親情,又把家長和幼兒的個別經驗轉化為了***享的教育資源,促進了多元互動和多元表達。風靡全球的瑞吉歐學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應將環境看作壹個可以支持社會、探索與學習的容器。這壹理念告訴我們,將幼兒的主體地位放在首位,從幼兒的認知發展和年齡特征出發,讓課程的價值在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中得到體現,把環境設計作為壹種教育理念和課程模式的建構性要素,讓主題墻飾與幼兒的發展互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