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兜粽:像小孩的腿壹樣長,壹只差不多有四斤重,用淡水蘆葦葉包裹的。
先洗幹凈蘆葦葉,用蘆葦葉卷成竹筒,壹個圓筒要用三條長的蘆葦葉,每盤之間用竹簽固定,
把糯米、幹貝、鹹蛋黃六個、鮑魚,燒鴨、火腿、果仁、每放壹層配料,就用再放壹層糯米
壹直可放六七層厚。最後用竹簽封口紮草固實。壹次過很少家庭能吃完,他們都把粽子放在冰箱裏,再吃的時候用刀壹片壹片切下來,就像火腿壹樣吃也可以煎來吃的。
堿水粽包法:壹般有蓮蓉、豆沙、等幾種
先把米浸泡壹個晚上,早上把米濾幹水加食用堿水撈勻,,竹葉也洗幹凈,用食用的威化紙先把蓮蓉、豆沙各自包起來,不要讓它直接粘到米上,如果粘上的米,這樣米不容易會熟了,起粒了。把竹葉四片做成壹個有三角鬥型的兜子,先下壹把米後下用威化紙包好的蓮蓉u,再蓋上壹把米,然後再加上壹片竹葉,封口用草繩紮緊
不要紮太實,否則不會綿化軟滑,以包好後搖動時裏面只有七成米的感覺最好。這樣煲出來的粽子像哩糕壹樣軟滑爽口。
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采用果脯為餡。
鮮果粽子
原料:紅棗或者栗子、白糯米
做法:首先將紅棗或者栗子切成粒,白糯米泡在冷水裏三四個小時,然後按照壹層米、壹層餡的順序,壹***包裹上三層米、三層餡,最後將這些原料用蘆葦葉包裹起來,煮熟了即可。
豆沙粽
原料:豆沙、白糯米
做法和鮮果粽子相同。
親手制作臺灣粽子
帶有濃厚的閩南風味,品種甚多,有白米粽、綠豆粽、叉燒粽、八寶粽、燒肉粽。燒肉粽最為流行,它的內容豐富多彩,包括豬肉、幹貝、芋頭、鴨蛋等,成了終年可見的傳統小吃。
古味肉粽
原料:板栗、香菇、五恭豬肉、鹹蛋黃、蝦、白糯米、肉醬、花生。
做法:板栗煮熟了,直到煮出板栗的香味。香菇泡水壹個小時,小火微炸,加入香料煮。將五花豬肉先過油炸壹下,然後撈出來用醬油和香料鹵制。蝦也是過油炒制壹下,炒出香味。花生要煮熟了。同時,要將白糯米泡在水裏大約3~4個小時,泡軟備用。
將白糯米和其他所有加工後的原料放在壹起,具體的比例可以根據個人愛好,糅合在壹起後,加醬料拌炒片刻,炒好以後包在粽葉裏頭。
提示:水壹定要淹過所有的粽子,然後煮壹個半小時左右即可。
瑤柱肉粽
原料:和古味肉粽差不多,只是再加壹項原料,即瑤柱。
做法和古味肉粽壹樣。
頂級養身粽
原料:紫米、銀杏、瑤柱、鮑魚、板栗、香菇、五花豬肉、鹹蛋黃、蝦、白糯米、肉醬、花生。
做法:第壹步,板栗、香菇、五花豬肉、鹹蛋黃、蝦、白糯米、肉醬、花生的加工方法和古味肉粽相同。紫米要泡在熱水裏,時間需要6個小時左右。泡好以後,將紫米用文火小炒,炒出香味,但是不要炒得太軟。瑤柱和銀杏也需要事先煮熟了。鮑魚最好用幹鮑魚,提前7天就要放在水裏泡。第二步,將6成的白糯米和4成的紫米拌在壹起,加上其他的原料,用臺灣竹葉包裹成4個角,放入水裏煮壹個半小時。
提示:
1.臺灣北部也有壹些粽子,制作前將糯米先蒸到半熟,然後將所有材料包好了,最後蒸制。
2.這幾種粽子也可以做成壹口粽,吃的時候可以搭配甜辣醬。
3.這三類粽子原料在加工時尤其要註意不要加入太多的油,否則會比較油膩。
小貼士:
粽子配茶的學問
如果妳吃白粽子,沒有任何餡料,可以搭配......>>
問題二:怎麽包粽子的步驟有哪些 1、取壹片寬大的粽葉,卷成壹個圓錐狀。
2、在圓錐的筒中裝入糯米。
3、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開口為止。
4、順著三角的邊將所有的粽葉都折好。
5、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問題三:包粽子的步驟怎麽包粽子 妳好,是這樣的
在此詳細向大家介紹壹下北方四角粽子的包法:
準備階段
1、把江米(大約1斤江米能包8、9個粽子,根據自己的需要備料)用水淘幾遍後,放入盆中,用自來水浸泡4―5天(目的使米充分發酵),水量適當多放壹點,江米經過幾天浸泡後會臌脹,以水面高於臌脹後的米15厘米以上為宜,水壹次放足。
2、特別註意,江米在浸泡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攪動、不要換水、不要加水、不要加米、敞鍋不加蓋。
3、備好紅棗、馬蓮、粽葉(蘆葦葉)。粽葉當天包當天買,買早了易發黴,若提前買回需要浸過水後撈出裝進塑料袋放在冰箱裏凍上備用,要買鮮粽葉(不要隔年的),鮮粽葉香郁味濃。
江米浸泡4―5天後即可開始包了。
怎樣包粽子
1、包之前頭壹天把幹馬蓮用水泡上(可承受更大的拉力),包之前兩個小時將紅棗用涼水泡上備用。再將鮮粽葉用水煮大約10分鐘後洗凈泡在幹凈水中,待用。
2、先用勺把漂浮在江米水面上的壹層發酵物(沫)撇幹凈,註意不要弄到米裏,然後將水澄出,再用幹凈充足的自來水將米淘4―5遍以上(此過程註意不要用勺子用力攪動,否則米易碎),除去發酵味,將米放入水中,隨包隨撈。
3、取2―3片粽葉,順向l/3處重疊平放在手心。如果很寬很長的粽葉,2片也可以。
4、將粽葉旋轉,在l/3處折成漏鬥圓錐形,壹定要用手握好。
5、在漏鬥中舀入江米,放入壹半江米時,放入1個紅棗(加棗不是為了吃棗,而是為了出味,也可在最底部放壹顆棗,米就不會漏出來了,然後放糯米,中間再放壹個),再用其余的江米填滿,用手或淋水將江米壓實,也可以到鍋裏的水沈壹下。
6、接著將上端多余的兩片粽葉(粽葉尖端)折回蓋住上面的糯米,用手捏出尖角,然後用粽葉的尾部用力包裹好粽子,不要留有縫隙。
7、用馬蓮(馬蓮出味,最好不用繩子)環繞粽子數圈,將粽子緊緊裹住,並在粽腰處紮緊打結。(此步驟非常重要,如果捆得不夠結實,在煮制過程中粽葉會有松開的可能,這樣就前功盡棄了)
問題四:包粽子的過程與方法 材料:
糯米、粽葉、豬肉、蒜、姜、醬油、五香粉、雞精、少許料酒、鹽。
做法:
1. 主料:
1.1 糯米洗凈,泡3小時備用。
1.2 將新鮮粽葉洗凈(如果是幹的粽葉就先要泡壹天,把粽葉泡軟),摘出完整的擺放好備用,將不完整的粽撕成寬5mm的長絲備用。
2. 配餡:
2.1 將豬肉按肥瘦4:1的比例剁成肉末;
2.2 蒜、姜少許,搗成姜蒜泥;
2.3 將2.1~2.2兩樣備料倒入器皿,放入適量醬油、五香粉、鹽、雞精、少許料酒,攪拌均勻。
3. 包粽:
3.1 粽葉分清正反面(可以葉徑區分,徑往外鼓的毛的那面為反),正面朝上攤在兩手中,雙手外翻,將粽葉卷成圓錐狀;
3.2 將卷好的粽葉卡在左手虎口,虎口面向自己,有長尾巴的壹邊靠外;
3.3 舀壹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粽葉卷中,舀壹小匙拌好的肉餡放在米上,再蓋上壹層米,壓壹壓;
3.4 將葉尾蓋下來,在合口處用右手將葉尾捏籠,蓋頂形成等腰三角形,將多余葉尾上卷(註意,卷形時要留少許空隙,米煮後會膨脹,但空間不要太大,否則容易散形);
3.5 將撕好的葉絲自卡在虎口下部的圓錐,往上繞過蓋頂來回兩圈,系牢(線圈正好壹邊兩個角對系);
3.6 將多余的葉尾剪掉(這樣壹個四角菱形的粽子看上去較漂亮點)。
4. 煮粽:
4.1 先將鍋上倒入清水燒開;
4.2 放入包好的粽子,還要放入幾粒蒜砣,少許鹽,水要完全淹沒粽子;
4.3 中火煮兩小時左右,熟透即可起鍋,瀝水。
問題五:包粽子的教成圖片步驟 h title unfolde
問題六:快速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圖 1、把糯米泡二至三天的,若不泡米包前先用熱水燙壹下。
2、把竹葉用水煮軟,壹般水沸騰後十分鐘左右。
3、把米放到清水盆中,把竹葉子取出到冷水盆中,拿壹塊平板,把竹葉平鋪在平板上用手撫平,然後拿葉子的兩端往回圍成三角形,把米放入,中間可以加上紅棗、或熟肉、或蛋黃、或果脯等,上面再蓋上米,把葉子折回來,用線繩捆好。
4放到鍋裏加水淹過粽子剛好,粽子上面最好壓上點東西,不讓粽子動,用文火渚壹小時左右即可。
問題七:怎樣包粽子 食材明細
糯米看個人情況
蜜棗甜食
綠豆清淡味
粽子葉適量
棕繩適量
白堿半勺
原味口味
煮工藝
半小時耗時
簡單難度
包粽子的做法步驟
1
材料:糯米(看個人情況下多下少)粽子葉棕繩蜜棗白堿
2
用溫水將糯米浸泡,放入白堿浸泡,溫水泡的話只用半個小時即可,粽葉 棕繩用水漂幹凈
3
將蜜棗對半切,妳自己吃的話,可以為了多吃,不切,但是不切的話,因為去核後,中間空心就不能包更多的米了
4
就是包粽子了,這包粽子呀花樣很多,有尖的也有扁的,趁泡米空檔,我來叫妳們包尖的和扁的兩種(溫馨提醒:綁粽子的繩子最好用棕樹撕開的繩子,很多人因為找不到或者貪圖方便,用塑料繩,我不建議這樣,高溫煮粽子的時候,往往會讓繩子分解壹些有毒的物質,就像妳用開水燙塑料瓶,有異味對吧)
5
尖端粽子:將粽葉旋轉成漏鬥狀 繼續旋轉讓葉子頭和尾重疊(此處註意壹個技巧,最好固定葉尾,用右手轉動葉頭,這樣枝幹比較硬的頭就在裏面,這樣綁的更結實)
6
裝好米後 將葉子壓下綁好即可
7
成品壹個,下面教大家,扁式粽子
8
花樣兒:扁式粽子:固定葉頭,旋轉葉尾,葉頭葉尾重疊,在這裏我們就可以發現,扁式的僅僅只用旋轉90度重疊,而尖端時的是需要180重疊的,裝好米之後,只用將葉子蓋好,不側漏即可綁好
9
大火開始煮,因為之前用白堿泡過米,所以現在開水裏面加白堿的話不宜過多,水變黃了就行,多了會苦澀,適宜的話,會很香的,半個小時,中途可以用筷子攪動壹下
10
起鍋的,沒有散掉喔
11
嘿嘿,美食與妳同在,天天好心情
小竅門
白堿要加,適量
糯米需浸泡,為了煮的更爛
Good Luck (*^__^*)
使用的廚具:電飯煲、煮鍋
問題八: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 材料:
糯米、粽葉、豬肉、蒜、姜、醬油、五香粉、雞精、少許料酒、鹽。
做法:
1. 主料:
1.1 糯米洗凈,泡3小時備用。
1.2 將新鮮粽葉洗凈(如果是幹的粽葉就先要泡壹天,把粽葉泡軟),摘出完整的擺放好備用,將不完整的粽撕成寬5mm的長絲備用。
2. 配餡:
2.1 將豬肉按肥瘦4:1的比例剁成肉末;
2.2 蒜、姜少許,搗成姜蒜泥;
2.3 將2.1~2.2兩樣備料倒入器皿,放入適量醬油、五香粉、鹽、雞精、少許料酒,攪拌均勻。
3. 包粽:
3.1 粽葉分清正反面(可以葉徑區分,徑往外鼓的毛的那面為反),正面朝上攤在兩手中,雙手外翻,將粽葉卷成圓錐狀;
3.2 將卷好的粽葉卡在左手虎口,虎口面向自己,有長尾巴的壹邊靠外;
3.3 舀壹勺泡膽的糯米倒入粽葉卷中,舀壹小匙拌好的肉餡放在米上,再蓋上壹層米,壓壹壓;
3.4 將葉尾蓋下來,在合口處用右手將葉尾捏籠,蓋頂形成等腰三角形,將多余葉尾上卷(註意,卷形時要留少許空隙,米煮後會膨脹,但空間不要太大,否則容易散形);
3.5 將撕好的葉絲自卡在虎口下部的圓錐,往上繞過蓋頂來回兩圈,系牢(線圈正好壹邊兩個角對系);
3.6 將多余的葉尾剪掉(這樣壹個四角菱形的粽子看上去較漂亮點)。
4. 煮粽:
4.1 先將鍋上倒入清水燒開;
4.2 放入包好的粽子,還要放入幾粒蒜砣,少許鹽,水要完全淹沒粽子;
4.3 中火煮兩小時左右,熟透即可起鍋,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