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有6個區5個市1個縣。
鄭州市轄6個區、5個縣級市、1個縣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東新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鄭州市轄區、縣級市、縣:金水區、二七區、中原區、管城回族區、惠濟區、航空港區、鄭東新區、經開區、高新區、上街區、鞏義市、新鄭市、登封市、滎陽市、新密市、中牟縣。
著名景點:少林寺、觀星臺、中嶽廟、嵩陽書院、嵩山、天地之中、河南博物院。特產美食:登封芥菜、滎陽柿子、新鄭蓮藕、花園口紅薯、鄭州黃河鯉魚、中牟西瓜、鄭州櫻桃溝、小相菊花、尖山金銀花、茶亭溝紅薯。
鄭州,簡稱“鄭”,史謂“天地之中”,古稱商都,今謂綠城,河南省轄地級市、省會、特大城市。地處河南省中北部,黃河中、下遊分界處,全市總面積7567平方千米。
根據《尚書禹貢》之劃分,鄭州在上古時代屬九州中的“豫州之域”。隋開皇三年,實行州、縣二級制,並將滎州改名為鄭州,鄭州作為州級行政區名稱,開始用指於今鄭州地區(549年,東魏孝靜帝將穎州改名鄭州,謂最早的鄭州)。
北宋時期,鄭州屬京畿路。清承明制實行行省、府(直隸州)、縣三制,鄭州在清代曾兩次升為直隸州。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開封遷往鄭州,鄭州市成為河南省省會。
鄭州6區5市1縣人口密度增速分布
人口密度,指單位土地面積上的常住人口數量。人口隨著產業走,人口流向壹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地區的產業承載就業機會的能級,也反映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質量。
鄭州上街區的人口密度最高,穩居首位。金水區、二七區,位於中上部。中原區,位於腰部。管城回族區,位於中下部。惠濟區、新鄭市、新密市、鞏義市、滎陽市、登封市和中牟縣,位於底部。
人口密度增速,指2021年常住人口密度的同比增速。人口密度增速越高,表示該地區單位土地面積上的常住人口數量的增幅較快。上述指標反映了該地區的人口流向,以及該地區的產業能級和經濟發展質量。
鄭州市惠濟區,人口密度增速最快,遙遙領先。隨後為上街區、二七區、新鄭市和滎陽市。登封市、新密市,人口密度增速相對較低。管城回族區、鞏義市、金水區、中原區和中牟縣,人口密度增速為負,表示該地區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潛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