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東坡肘子和東坡肉的做法壹樣嗎?有什麽區別?

東坡肘子和東坡肉的做法壹樣嗎?有什麽區別?

提起蘇軾,我們總能想起他的幾句話。“什麽時候會有壹輪明月?向天要酒。”。事實上,他不僅是壹位著名的作家和詩人,還是壹位美食家。蘇軾在名作《美食家賦》中寫道,高分子之美,在於養我老饕。這意味著世界上所有這些精致的食物都受到我的老食客的喜愛。豬肉頌、蔬菜湯頌等。都是他的美食佳作。

杭州“東坡肉”

杭州最著名的景點是西湖。蘇軾壹生兩次在杭州為官。公元1089年,蘇東坡到杭州任刺史,疏浚西湖,修建了著名的蘇堤。杭州的人聽說他在徐州和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都很感激,所以當春節到來時,每個人都會提著豬和酒向他拜年。蘇軾收到後,指示家人將肉切成丁,燒得又紅又脆,然後分發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了之後都很驚訝,他送的肉都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東坡肉”。這就是“東坡肉”名字的由來。

徐州“回贈肉”

如果再往前追溯,最早可以追溯到蘇軾在徐州為官時期。公元1077年,蘇軾到徐州任太守。七月,黃河決口,洪水圍困徐州,蘇軾身先士卒,帶領朝廷軍營和全城百姓築堤護城,在徐州修建了蘇堤。經過艱苦的戰鬥,他終於保住了徐州。徐州人民因殺豬宰羊而歡欣鼓舞,帶著酒和蔬菜到官府告慰。蘇軾無法拒絕,於是指示家人做紅燒肉回饋百姓。吃了之後,人們覺得肥而不膩,酥脆可口,所以他們稱之為“回頭肉。”

黃州豬肉頌

《豬肉頌》原名《燉肉歌》。公元1080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任永璉副使。他自己耕種土地,所以他稱這個地方為“東坡居士”。在黃州期間,他親手做了紅燒肉:“鍋裏沒多少水(或“當”),柴火抽不起。”不要在他成熟的時候催他,熱度夠了他就會變美。黃州好豬肉,價格便宜如糞土。貴族拒絕吃飯,窮人不懂烹飪。早上,他們起床做了兩碗,所以他們吃得很飽,所以他們沒有在意。“這是蘇軾在《豬肉頌》中對東坡肉的描寫。

哪塊肉是東坡肉?

蘇軾的《豬肉頌》中並沒有記載東坡肉用的是豬身體的哪個部位。直到現代川菜才明確表示“東坡肉”用的是肘子肉。這就是“東坡肘子”的由來。關於“東坡肘子”還有其他說法。

壹個是蘇東坡去過江西永修,治好了當地壹個農民孩子的病。為了表示感謝,農夫特意留他吃晚飯。席間,蘇東坡朗誦了壹首詩:“草珍珠聞香在心頭”。正在廚房做飯的農民聽到這話,以為這是蘇東坡在教他如何去煮肉——“用草煮的整個都是香的”,於是他趕緊把豬肉和綁著肉的稻草放進鍋裏煮,這就是後來的東坡肘子。壹說是“東坡肘子”出自蘇軾夫人的創作。另壹個是四川大學的四名學生在古詩中發現了漢代班固的兩句話,他們在成都開了壹家“味道的味道”餐廳。“味道鮮美”的燉肘子與眾不同,它是用整雞燉的。現代川菜“東坡肘子”實際上是壹道新創造的菜肴。

這就是“東坡肉”和“東坡肘子”的由來。當然,東坡魚、東坡豆腐、東坡餅都與蘇軾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