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缺失的母愛

缺失的母愛

奶奶去世的消息是我媽媽自己通過電話通知的。我在電話裏聽到母親淺淺的哽咽,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並慌慌張張地告訴她:“媽媽,我知道了,我會盡快趕到的。妳自己壹定要註意休息和健康!”

放下電話,我趕緊打電話給和父母住在壹起的哥哥。知道哥哥已經在哥哥家了,我稍微平靜了壹些。我告訴我的兄弟,我的母親必須對她的高血壓和心臟病更加小心,服用我母親可能使用的所有藥物,並壹直陪著她直到我到達。

當我到達時,我的母親和壹些老鄰居和親戚坐在壹起,聊著天氣,並幫助準備葬禮的東西。我覺得我媽精神狀態還可以,我就放心了。

在祖母的葬禮上,我壹直陪著母親。我擔心我媽媽會因為悲傷而心臟病發作。但在整個過程中,媽媽都很堅強,很少流淚。

我媽媽的出現讓我更加擔心。她是家裏姐妹中幫助和照顧奶奶最多的人,應該是最難過的。她為什麽不哭呢?我真怕我媽太傷心了,憋在心裏。

告別殯儀館的遺體後,我們在家屬休息區等待奶奶的骨灰。這時,母親開始無聲地哭泣。我摟著母親的肩膀,用腰間的孝心腰帶為她擦眼淚。

我說:“媽媽,不要太難過。奶奶已經87歲了,在過去的兩三年裏,她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她真的很痛苦。她現在放心了。”

“妳身體不好,但妳從頭到尾壹直在侍候奶奶。妳的孝心已經到頭了。妳再這樣,奶奶會心疼的!”

我母親的哭聲突然變大了。她絕望而痛苦地哭著,哽咽著有些憤怒地說:“她心疼我?她怎麽會同情我呢?我也不會想她。我討厭她!為什麽她最後看不到我的好!還是不能說我好!”。

我含著淚把媽媽抱在懷裏,她媽媽在我懷裏無助地顫抖。她稀疏的灰色頭發雜亂地堆在頭上,不停地顫抖,布滿皺紋的臉上交織著悲傷和憂愁。

沒想到,外婆去世時,母親多年的心結仍未解開;奶奶去世時,母親多年的願望仍未實現。

奶奶下葬後,母親回了娘家。我和媽媽多待了兩天,我知道媽媽的情緒需要釋放。隨著媽媽的情緒逐漸好轉,我和她聊了很多她和奶奶之間的事情。我母親第壹次如此放松,她說她和祖母之間再也無法解開的心結。

媽媽是奶奶五個孩子中的老三。上面有兄弟姐妹,下面也有兄弟姐妹,所以從小爺爺奶奶就沒有特別關註過她。

我爺爺去世的時候,我媽媽只有9歲,我弟弟只有4歲,我姑姑只有9個月。因此,36歲的祖母沒有時間悲傷自己悲慘的命運,也沒有時間考慮孩子們剛剛失去父親的恐懼。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壹家六口的吃飯問題上,然後就是如何撫養姑姑和小弟弟。

我媽媽11歲的時候,我姑姑和姑父結婚離開了家。從那以後,媽媽就成了外婆唯壹的幫手,壹直在幫忙做家務。母親可以學習幾年,因為她借了光來照顧她在學校裏虛弱的小弟弟。

奶奶作為童養媳,剛步入中年就失去了丈夫,精神崩潰。雖然她勤勞堅強,但生活的艱辛是難以忍受的。很多人來做媒讓奶奶改嫁。

這嚇壞了我的母親,她是三個孩子中唯壹知道再婚意味著什麽的人。於是她變著法子多幹活,好好說話,討好奶奶,生怕奶奶會把他們兄弟姐妹丟下。

強勢的奶奶怎麽會舍得拋棄自己的孩子,或者讓孩子跟外人生氣呢?她只是拖著三個孩子勉強度日,這讓她只有11歲的母親苦不堪言。

我媽小學畢業在打工的情況下。我畢業時,母親十七歲。從她祖父去世到她22歲與父親結婚,她的母親完全是以男孩甚至男人的形象幫助祖母養家。

奶奶的小腳夠不到稻田,所以她的母親不得不像其他男人壹樣工作以賺取工分,養家糊口並為弟弟妹妹提供教育。母親陪伴著祖母,分擔她所有的痛苦。

表面上,母親習慣於分擔祖母無法承擔的所有沈重責任,習慣於與母親分擔所有身體上的疲勞,所有精神上的痛苦和所有冷漠的感情,但她也在偷偷渴望母親的愛和愛。

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尤其是“兩糧”時代,奶奶有壹個小弟弟和姑姑要照顧,壹家四口需要想辦法解決壹日三餐,有吃不完的席子和吃不完的菜園。所以她無法更多地關註這個懂事的“大男孩”。當母親失去父親時,她也失去了母愛。

為了幫助家庭,我的母親直到二十二歲才嫁給她的父親。他們結婚三天後,我的母親和父親直接去了黑龍江保衛邊境。我在黑龍江的十六年裏,母親生了四個孩子。

當時中國和前蘇聯的關系非常緊張,我的父親作為連長,工作非常繁忙,基本上無法幫助我的母親。母親白天要像家人壹樣工作,晚上回來還要照顧我們四個孩子。

知道小哥和小姨結婚了,媽媽很想奶奶,希望奶奶能幫幫她。她曾多次邀請她到我家做客。奶奶只去過壹次,而且還是在農閑的時候。呆了兩個月後,她害怕春天。我的小弟弟和小姨媽不在家做飯,所以他們回老家了。

小時候只依稀記得外婆走後,媽媽哭著對爸爸說:“他們都是孩子,我不是嗎?”妳不能留下來幫我嗎?“那段時間,我媽媽非常焦慮,小心翼翼地把我們都嚇壞了。我們都怕媽媽說:“妳不關心我,我累死了!"

從65438到0980,我母親患了嚴重的心臟病,這使她無法適應黑龍江的寒冷。我家回遼寧了。因為沒地方住,我暫時住在姑姑家的西屋,兩家人共用壹個廚房。

那時候生產隊還沒解散,我媽天天跟著我姨去生產隊上班。奶奶很苦惱她的阿姨下班回家後要為壹家四口做飯。她每天中午給阿姨做飯,但從來不給媽媽做飯。

有壹次表姐看到了,問奶奶為什麽不順便幫幫媽媽。奶奶回答說:“她有壹個大家庭。我該怎麽辦?”另外,我怎麽知道她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當時父親和兩個姐姐因為工作單位和學校離家遠,中午沒有回家吃飯。

平日裏,我媽和我嫂子都在家裏織涼席賣,貼補家用。我家還有壹個更現實的目的,就是攢錢準備蓋房子。奶奶經常去姑姑家,但她只幫姑姑打零工,幾乎不幫媽媽。

當時我們都很不解,不太理解這種情況。有壹次,我忍不住問媽媽:“奶奶為什麽不幫妳?”奶奶不喜歡妳?“媽媽的眼淚壹下子打濕了她的臉,嚇得我們再也不敢提這件事了。

由於姨媽家的炕坐不下六個人,我和二姐每天晚上吃完飯都會去舅舅家和外婆睡,早上再回家吃早飯。

我記得在冬天的晚上,關燈後,奶奶總會從她的隔間裏拿出壹個蘋果或橘子給我和二姐。每次吃到甜甜的蘋果,我都會打消媽媽不是外婆親生的念頭。我的祖母對我們很好,給我們留下了壹些東西,沒有給我的弟弟妹妹。她怎麽能不是我媽媽的親生母親呢?

兩年後,我們的房子建好了,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家。但是我們很少有機會見到奶奶,因為奶奶很少來我家。事實上,我家和我姐夫家的距離比我姑姑家更近,而且它們之間的距離都不到300米。只是我姑姑家在西邊,我家在東邊。

爸爸媽媽不在乎這個。在他們眼裏,奶奶就是母親,她有足夠的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們向奶奶表達孝心的方式是,每當家裏做了好吃的東西,我的父親或母親總是讓我們叫奶奶吃飯。

但是奶奶好像不習慣來我家吃飯,十有八九回不來;每次來都是坐著或者站著,讓爸爸媽媽很不舒服。

有壹次,爸爸對奶奶說:“媽媽,妳看,我爸媽都走了,只剩下妳壹個人了。我們向妳表達我們的孝心是沒問題的。偶爾我們可以做壹頓很差的飯,如果妳被邀請,妳可以來。而且都是壹樣的孩子。妳在小霞(姑姑的名字)家怎麽樣?妳在我家怎麽樣?別客氣!”

奶奶說:“那不壹樣。小霞很小,壹切都離不開我。妳可以過妳的生活!我在妳家住的時候,總覺得有事可做,不踏實!”這句話讓爸爸媽媽啞口無言!

結婚離家後,每次回父母家,我都會買壹些在農村不容易見到的食物,或者適合老人吃的水果或零食,帶回去給外婆吃。每次我去看望我的祖母,我們都會看到七八十歲的祖母仍然在幫助我的姑姑和姐夫。

因為我姑姑總說她生活艱苦,我奶奶會心疼。其實我姑姑家只有兩個兒子,建了三間大瓦房才成家。我的叔叔和嬸嬸都是非常勤勞的人,他們的經濟狀況相當好。

小姨媽是壹個睜眼就去麻將室的人。小哥哥在外地工作,奶奶在家負責做壹日三餐。我很生氣,但我沒辦法,因為奶奶不太可能和我父母住在壹起。

奶奶83歲時得了腦溢血,住進了醫院。當我第壹次住進醫院時,我的祖母情況危急,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昏迷不醒。我的阿姨和弟弟非常害怕,整天和媽媽呆在醫院裏。

10天後,奶奶的病情穩定了,姑姑回家看孫子了,小弟弟又出去工作了。只有醫院裏的母親和哥哥輪流侍候奶奶。

因為是頭部毛細血管出血,二十多天後奶奶才清醒。醒來後,幹凈強壯的老人說他沒有為任何事情留在醫院,住了半個月就出院了。

出院後,奶奶仍然堅持和小弟弟住在壹起。小弟弟不在家,姨媽的麻將扔不掉,姨媽總說忙不過來。為了讓奶奶少受些苦,媽媽承擔起了伺候奶奶、幫助奶奶康復的工作。

奶奶恢復得很快。壹年後,她能夠自己起床和上廁所,但她不能自己做飯。媽媽讓阿姨做早餐,她負責下午和晚上的兩頓飯。

在媽媽的精心照顧下,壹年半後,奶奶已經可以拄著拐杖溜達出院子了,全家人都很開心。那時,我的祖母已經快85歲了。當她生病時,誰敢想象壹個80歲的老人竟然能活下來並再次走出來?

那壹年半是奶奶最依賴母親的時候。媽媽和奶奶相處得很融洽。雖然媽媽很累,但看到奶奶每天像個孩子壹樣找她,讓她幫忙做這做那,她很開心。

在奶奶87歲那年的冬天,她的身體突然生病了。壹天早上她摔倒了,再也沒有站起來。事實上,當她因腦出血進行體檢時,奶奶被查出患有膀胱癌,但這就是奇跡。這種疾病四年來沒有給她老人帶來太多不適。

奶奶四肢無力,渾身酸痛。每個人都猜測癌細胞已經擴散,想送她去醫院。意識清醒的奶奶什麽也沒說。她是壹個幹凈而強壯的老人。她不喜歡醫院,也不想拖累家人在醫院伺候她。

奶奶的身體越來越差,需要人日夜照顧。在這種情況下,我的小弟弟不再外出工作,他和他的母親輪流侍候奶奶。在天津年近七旬的姑姑,在奶奶不多的日子裏回來盡力盡孝。

作為壹個年輕的阿姨,她仍然有做不完的工作,很少露面。有壹次我回去看望祖母,碰巧聽到我的小姨媽在低聲打電話,隱約聽到她說:“小霞,妳開始了嗎?”還沒有?太好了!給我壹個地方,我馬上就到!“我突然意識到,阿姨不僅在家忙農活,還會抽時間打麻將。

我看著滿頭白發的奶奶,時而清晰時而迷茫,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奶奶才臥床不到兩個月,姨媽也就這樣了。況且這樣的奶奶怕她撐不了多久。

母親、姑姑和姐夫輪流侍候奶奶。三個多月後,奶奶終於堅持不住了。臨終前,奶奶告訴所有人她還有2000元,1000元給小弟弟的孫子,1000元給姑姑。最後,我想告訴妳,我的姑姑已經參與其中,並回來侍候她這麽久。我姑姑和姐夫不容易。每個人都應該多幫助他們,尤其是我的母親。因為她離他們很近,所以她應該盡力而為!

母親無助地看著母親離開她,看著幫助了她幾十年、照顧了她四年多的老母親離開她。

我媽無奈地看著我說:“我不在乎妳奶奶給了誰多少錢,但我希望她會對我說:‘妳累了,妳對我好,我知道,妳應該照顧好妳的兄弟姐妹!’“那會讓我感覺好多了。妳阿姨可以照顧她兩三個月。她能告訴我為什麽她來找我時無話可說。這些年我做了這麽多,為什麽她看不到?妳為什麽就不能跟我打聲招呼呢?"

我淚流滿面,緊緊地擁抱著媽媽。我不知道該說什麽。我知道媽媽心裏有壹個年輕的自己,她無法與不表現出愛的奶奶和解。

這些年,誰知道我媽以前的感受?當她只有九歲的時候,她看到父親吐血和死亡時感到恐懼,而她年輕又守寡的母親正在不分黑白地管理這個家庭。

母親,壹個剛剛懂事的孩子,面對生活的變化和每天上門勸她再婚的媒人,沒有人幫助她。

那位年輕的母親經常在冬夜獨自壹人望著天空哭泣。那位年輕的母親得不到長輩的照顧。沒有人知道她有多孤獨,有多不安,有多害怕。

不僅如此,她還要像個小大人壹樣每天努力工作,還要時不時忍受來自喪偶母親的負面情緒。痛苦,疲勞,無邊無際。她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未來在哪裏,也沒有人給她指明方向。她只能理智地做很多工作。

她知道父親不在了,她無論如何也不能失去母親。她必須取悅她的母親,否則她的母親會再婚,她將是第壹個被拋棄的人。

她盡力不讓自己成為母親的負擔,也不讓母親對自己感到厭倦。她像成年人壹樣生活,與母親分擔更多的工作,減輕母親的疲勞,化解對父親的思念。

而這壹切,在疲憊的奶奶眼裏,是母親的理解,是母親的成熟,是母親不需要的關心和愛。所以她壹直習慣了成年後母親的存在,習慣了母親的奉獻和責任,卻忽略了母親也是她的女兒,壹個從未被愛、壹直缺愛的女兒。

經過幾十年的生活習慣,我母親養成了以祖母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她總是盡最大努力讓祖母更舒適和安全,也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祖母的認可和關註,但她也因此而忽略了祖母。讓她永遠失蹤,做壹個小女孩,做壹個女兒應該得到的關心和愛。

外婆去世已經五年了,媽媽也逐漸走出了心理陰影。她開始學著愛自己,愛父親,和父親壹起好好生活。媽媽不再糾結奶奶愛她還是更愛小弟弟和小姨媽。她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健康和父親的晚年生活上。

母親的聰明和能力在晚年得到了充分展現。媽媽可以把壹個簡單的兩居室收拾得壹塵不染,也可以做壹桌美味的飯菜讓孩子們聚在壹起吃壹頓飯,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團餐中相親相愛、互相溫暖。

母親用她的智慧把愛平均分配給四個孩子和六個孫子。在她眼裏,每個人的好都是平等的,她的母親讓她的孩子和睦相處,讓她的生活更加幸福。每當我看到媽媽的眼睛閃閃發光,和我們愉快地聊天時,我都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時刻。

我的母親經歷了祖母給予的愛和冷漠,所以我的母親將在她的余生中壹直用她所有的愛來照顧我們的兄弟姐妹。我知道我母親的願望。她希望我們不缺愛,她希望我們姐妹能團結友愛。

周末,我帶著爸爸媽媽去公園散步。母親白發蒼蒼,父親瑟瑟發抖,兩人相互攙扶著向前走。我跟在後面,打了幾個電話,和我的兄弟姐妹約好了時間,在我媽媽家吃晚飯。

那壹刻,我相信已經步入古稀之年的母親,在心裏已經和奶奶和解了。她理解並原諒了祖母的疏忽。

缺失的母愛不時轉化為她對祖母的感激和對我們的愛。那個善良堅強的老人在母親心中還是壹個偉大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