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松溪有什麽好吃發~!

松溪有什麽好吃發~!

鄉土風味小吃是中華飲食文化中的壹枝奇葩,它風味獨特、膾炙人口,既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又展示別具壹

格的鄉土風情。

薄 餅 即春卷,面搓揉醒發後手工攤於熱鏊上,熟之揭起的薄片面餅,卷以豆芽、肉絲、筍絲、菇絲等熟萊,

成卷筒狀。亦有將卷筒入油烹炸後食用,香酥綿脆,別具風味。

小 角 小角是松溪獨有的名食。其配料需肥肉白壹斤,精面粉半斤,白砂糖三點七五兩,鴨蛋三個。做法是先

將肉白用雙刀剁成肉漿,然後將面粉、白糖和肉漿拌勻。再將鴨蛋烙成蛋皮,薄如春餅。最後將拌好的肉餡裝入

蛋皮卷成的圓筒裏,壹條壹條放入以紗布墊底的蒸籠蒸熱,即可成為金燦燦、色香味俱佳的佳肴。吃時切成小段

塊,它既是是平日老幼皆宜的名點,也是酒席上的上品。

“小角”,原稱“削檜”,顧名思義,就是將北宋大奸臣秦檜碎屍萬段,削成肉漿包來吃的意思。這顯然是

用來紀念名將嶽飛的,和各地的“油炸檜”(油條)壹樣。由此可見,小角在松溪的出現,至少有八、九百年的歷

史。

此外還有紅豆小角。用紅豆煮爛杵成漿,加入糯米粉或面粉和紅糖,做成條狀,外滾壹層地瓜粉蒸熟。每年

中秋節祭祖,家家戶戶都做這種小角。

蕃薯小角做法也壹樣,不過改用蕃薯做主料,凡老人逝世做“頭七”都用這種小角做萊。

面 茶 用面粉和砂糖溫火炒勻,熟後再加油,有的捏成丸,有的散裝在玻璃瓶裏,隨時都可以吃。

餛 飩 本地人稱“扁食”。用瘦肉杵成漿,加蟶幹、豬油渣,拌均勻為餡,用薄面皮包上,煮熟食之,既滑又

香。如用油炸,再加冬筍、包菜、木耳、香菇、肉丁、蔥、蒜等佐料煮之,更是味美可口。

燒包子 分甜、鹹兩種。甜的以肉、芝麻為餡,鹹的以肉、筍、蔥、蒜為餡。

饅 頭 紅糖拌糯米以芭蕉葉墊住,上加發過酵的面做皮,蒸熟而成。大的每個重二斤,壹個三五個人吃不完.

壹大蒸籠只能蒸三個。

蒙 丸 不知何故取以此名。山粉、白砂糖、豬油攪拌後捏成龍眼大小丸子,蒸熟上盤,清香甜膩,亦為家宴點

心。

社 餅 春分前後采摘山野壹種荊棘植物盛開的肉質白花瓣,拌入米漿,油鍋煎攤成餅,別有風味,是歷代先民

結社祭拜土神時的祭品,俗稱社餅。

艾 粿 初春采摘田野新發的艾草嫩葉,搗爛拌以米漿搓成扁園餅狀,蒸熟食用,有特殊清香之氣。

七層糕 浸水磨漿,淋澆在銅鐵方形容器,置沸水上燙熟凝固再澆壹層,往復七層,熟後倒扣,切成棱形塊。

盞 糕 米漿發酵後盛置小瓷盞中,蒸熟滿發而起的甜味點心,又稱發糕。春節時家家戶戶皆制,取其年年有

發。

油煎盞 帶把鐵盞先淋壹層米漿作外皮,上置拌制的羅蔔絲、木耳絲、香菇絲、辣椒末餡,再澆覆壹層米漿。浸

入熱油煎炸,香酥麻辣,街頭小攤即炸即食。

米冰粿 米漿滲拌黃香水(壹種堿性灌木灰濾汁)、上鍋加熱不停攪拌,直至熟透成千糊狀,盛以盆缽,涼凝膠凍

狀,切成條片,淋上姜蔥辣醬,別有風味。

包子粿 用上述米凍果包裹酸辣腌菜、羅蔔絲等菜餡,搓揉成扁園形包果,蒸熟食用,八十年代花橋墟市攤點有

售。

麻糍粿 糯米浸泡後蒸熟,乘熱置石臼中,木杵反復猛力捶搗,成膠粘狀,擠刮成小團蘸滾炒香豆粉、芝麻、白

砂糖。或用白砂糖熬豬油拌糍團,香甜宜人。

水落糕 炒米粉拌以白砂糖、芝麻,噴潮置木框中碾壓密實後,切成方塊,用紅紙包裝。

光 餅 面團裹以蔥花、韭菜末、肉末壓成小餅,貼置炭爐內壁烤熟。脆酥可口。

芋頭糕 糯秈米配比浸泡磨漿濾水,與刨絲芋頭拌和蒸熟後,切片食用或油煎之。

高麗肉 將肥肉白切成條狀,大小如手指,蘸以面糊,逐根放入油鍋炸酥,撈起後倒入白沙糖中拌軋、即制成。

高麗肉色味兼備,香脆甜美。

糟 菜 松溪縣鄉村人家多有糟萊壇,將姜、筍、蒜桿、芋頭、刀豆、芥菜莖等放入壇內,加紅糟和輩糟熱食

之,獨有風味。家逢客來,他們就會燒起茶,炒上花生、黃豆,拿出各種糟萊賽招待客人。

時豆乳 每年八月以後,豆腐店將當天賣不完的豆腐,用以做時豆乳賣。做法是把豆腐切成四小塊,加些紅粬

粉、紅酒、雙焙酒(即白水酒)發酵壹兩天,聞壹聞有些黴昧,再加辣椒、胡椒粉,即可賣。

酸棗膏 把野生酸棗揀回來,煮熱後去皮,放在缽頭裏用筷子拌攪,把核去掉,再抹在木板上待幹即成。味道酸

甜,食之生津開胃。酸棗皮也可曬幹,放些佐料蒸軟,也是小孩可口的零食。

糯谷米花糖 它用糯谷曬得很幹,放在鍋裏炒成花,去殼再加糖油、紅糖,摻些水煮溶,再把米花倒入鍋中,撤

上芝麻,攪勻後捏成管狀、圓形,吃時切開。

粿片、地瓜片 將米粿、地瓜切薄片曬幹,放在油中炸,或用沙炒,熟後即可食用。

豆仔串 臘月用埂豆(也叫青心豆)放在米泔水浸泡飽滿,撈上陰幹三天。用壹種白泥去炒,加糖油、紅糖或砂

糖,再把豆放入拌勻,拿起即成。

豆腐丸 系用豆腐攪碎,以瘦肉丁為餡(瘦肉丁優於油),捏成桂元般大小的丸團,再在山粉中流動,使其整個表

面粘上壹層山粉,然後放豬腳湯或骨頭湯中煮熟即可。味道鮮美,備受老人和小孩歡迎,為我縣特有的美點。

湯油繭 是夏令甜味食品,以七成糯米,三成早米磨成粉,再加水,調至能成團子為止。然後以砂糖、芝麻為

餡,包成蠶繭形或橄欖形狀。以開水煮熟,並以糖水為湯,加上幾滴麻油,每碗壹、二十只,精巧雅氣,夏夜吃

壹碗,倍覺舒心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