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肉松三大流派,妳都認識嗎?

肉松三大流派,妳都認識嗎?

肉松又叫肉酥,是中國特產食品,其原料主要是豬、牛、羊的精瘦肉(比如後腿肉),但雞、鴨、兔、魚等肉類也可以制作肉松。

關於肉松的起源,有不同傳說。

有的說是蒙古人為了行軍方便攜帶發明,也有說是清代官家私廚意外發明。

由於營養豐富、美味可口,肉松已經成為中國、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常見的佐餐美食。

肉松三大流派

市面上常見的肉松分為普通肉松、油酥肉松和肉松粉(肉粉松)三類,其中前兩種是傳統工藝,肉松粉是現代食品工業發展起來以後出現的新工藝。

普通肉松的典型代表是太倉肉松,它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其特點是纖維比較長,口感疏松有彈性。

油酥肉松以福建肉松、潮味肉松為代表,其特點是纖維相對較短,沒有普通肉松那麽蓬松,且水分更少,含油量高,口感酥脆。

肉松粉相當於是在油酥肉松的基礎上添加豆粉或豆類蛋白制成,其特點是纖維短,口感入口即化。

肉松怎麽做

傳統肉松是用肉塊經過煮制、撇油、調味、收湯、炒松、搓松等工藝制成。

為了改善肉松口感,制作過程中還會添加糖、鹽、醬油、香辛料等輔料。

其中的關鍵步驟是炒松和擦松,其作用是讓肌肉纖維分離,形成蓬松的絨狀。

炒松相當於在鍋裏翻炒的過程,而擦松類似於在滾筒洗衣機裏面摔打。

此外還可以通過機器將顆粒狀肉松去掉,俗稱“跳松”。

最後經過人工分揀,去掉炒焦的和未炒散的肉塊,真空灌裝就可以出售了。

為了滿足消費者對口味的需求,現在也有添加茶葉、骨粉、魷魚、香菇粉、海苔、芝麻等特殊風味的肉松。

工業化生產時,也可以使用紅曲紅、姜黃等食用色素調節產品色澤,添加香精香料改善風味。

其他

普通肉松的脂肪含量較低,壹般低於10%,而蛋白質含量超過35%,因此營養豐富。

加上肉松容易咀嚼和消化,因此市場上出現不少針對兒童的肉松產品。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兒童肉松和成人肉松並沒有本質差異,很多產品只是換個包裝,但賣的更貴。

有的兒童肉松聲稱“無添加”,但並無實際健康意義,有的兒童肉松甚至鹽含量比成人肉松還多,這都需要家長睜大眼睛。

另外,普通肉松雖然是幹制肉制品,但保持壹定的水分含量對於保持口感很重要。

因此肉松在南方需要防潮,而在北方也應密封保存避免過於幹燥,口感變差。

此外,水分的存在會給細菌繁殖帶來機會,因此開罐後冷藏保存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