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老店的陽春面,傳統的是白湯\紅湯二選壹,光面大概4-6元,很大壹碗。除了本地人,我覺得可能會很吃不慣,因為即便是高湯吊的,還是過於清淡了。不過外地朋友可在上加多種添頭,如雪菜肉絲,爆魚,鱔魚,荷包蛋之類,吃起來那就口感壹級棒了。
包子也有很多種啊,比如筍丁肉包、蘿蔔絲包、三丁大包、香菇菜包、幹菜包等,小籠包\湯包尤為精致可口,如蟹黃湯包、鮮肉湯包、鮮蝦湯包,這些老蘇式名點應該去老店吃,光看那十八個褶,就知道那手藝,絕了啊~~~餛飩也有大餛飩、小餛飩之分。大餛飩皮薄餡多,壹口咬下去滿滿的滿足感,小餛飩小巧玲瓏,湯底鮮美,吃得根本停不下嘴。我小時候最愛去老橋下吃小餛飩,真的很好吃啊!還有許多傳統點心,如團子、條糕、蝦仁蒸餃、糯米燒麥,最著名的是今年網紅——青團,都是精致可口的。昨天吃沈大成蛋黃肉松青團,沒註意放茶邊,青團化成了壹攤餅~
可惜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很多傳統手藝人都消失了。就連我經常聽外地朋友吐槽的“妳們江浙滬怎麽遍地百年老店啊”的那些老店,也不得不推陳出新招攬顧客。有點可惜啊~外地的朋友們,有機會還是早點過來嘗嘗吧!
蘇式早餐近年來也包括了其他地區傳過來的美食,如燒餅,各式(辣)面,饅頭,雜糧煎餅,鍋盔等。
? 圖壹:陽春面
圖二:蟹黃湯包
圖三:青團
而傳統廣式早茶,其茶點分為幹濕兩種,幹點有餃子、粉果、包子、酥點等,濕點則有粥類、肉類、龜苓膏、豆腐花等。其中又以幹點做得最為精致,賣相甚佳。如極具粵式特色的招牌蝦餃,以半透明的水晶餃皮包裹兩三只鮮嫩蝦仁,舉箸之前已可略略窺見晶瑩中透出壹點微紅,入口後水晶餃皮特有的柔韌與蝦仁天然的甜脆糅合出鮮美的口感,讓人回味無窮。又如燕窩酥皮蛋撻,幾層金黃酥脆的蛋撻殼內盛著嫩黃色、絲絲通透的燕窩,入口以後燕窩的甜蜜柔軟與酥皮的粉香酥脆完美結合,美味得讓人欲罷不能。圖四:蝦餃
而各色粥點亦是美味,其中佼佼者如皮蛋瘦肉粥、生滾魚片粥等,粥底綿軟順滑,配上不同肉魚蛋類,最後依據個人喜好撒上香菜或蔥花,喝來綿糯爽甜,鮮味濃郁。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腸粉和雲吞,它們除了外形飄逸若仙,品嘗起來亦是極美味的。
?圖五:腸粉
圖六:雲吞
北方早餐以粗獷、重口味和頂餓為主。?傳統的有:豆漿,油條,包子(通常比南方的大壹些),煎包,胡辣湯,油餅,還有各種雜糧粥,比如說米湯,麥仁湯,豆腐腦,玉米糝兒。早上壹般還吃油絲卷,饅頭等主食,尤其不能忘記近年來風靡全國的山東雜糧煎餅,可根據個人喜好添加菜蔬,物美價廉。
圖七:雜糧煎餅
東部早餐(尤其是東南沿海)口味以清淡鮮美為主,註重養生。代表:陽春面,上海大餛飩,鮮蝦雲吞,腸粉等。而中西部則以麻辣鮮香、能禦寒為主。如重慶小面、武漢熱幹面、河南燴面、蘭州拉面、河南胡辣湯等。我在西安吃過胡辣湯,其實就是各種蔬菜切丁,熬成糊糊,然後壹小撮辣椒放進去,能出壹身汗。
提到西部,就不能不提各種饃饃和面食。這其中,尤其不能忘了肉夾饃。饃饃剖開,加進肥瘦相間的夾肉,也可以夾裏脊肉、香腸、蔬菜做成“菜夾饃”,西安街頭,這樣壹個分量十足的菜夾饃不過10元左右。而羊肉、牛肉湯裏加點香菜或蔥花,撒上壹點醋和辣,迎著寒風都感覺渾身暖洋洋的。強烈建議去西安吃羊肉\牛肉泡饃,饃雖然不好吃,但湯底和那壹大塊羊肉還是及其鮮美的,好吃的能把舌頭吞下去。
圖八:重慶小面
圖九:肉夾饃
從形式上區分,主要能分為兩大類:西式和中式。
西式早餐壹般是各類面包、煎蛋、煎培根配咖啡、牛奶、鮮榨果汁等。典型:三明治,漢堡。壹般城市白領們比較喜歡,而傳統的國人更喜歡中式。
?圖十:西式早餐
各地早餐花樣繁多,種類豐富,口感美味。無論大家喜歡哪壹種,我都希望大家能在早餐時間,享受壹日美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