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冰翅月餅是什麽

冰翅月餅是什麽

真奇達食品廠創新生產辣木冰翅月餅。

中秋將到,月餅出爐。安鋪鎮裏,圩場口幾家餅廠開足馬力,淡淡餅香飄溢到街上。深呼吸,仿佛能聞到餡裏的香甜。那是家鄉的味道。

工業時代,純手工制作的月餅已難覓蹤跡。位於安鋪鎮圩場口的蓮香世家月餅廠,保留了制餡、揉餅等流程的手工操作,沒有把生產全部自動化。二三十名工人圍在大桌前,碩大方形鐵盆裏,五仁餡滿滿壹盆。工人雙手麻利,快速抓壹團餡搓成團,遞給下壹人過秤,精準稱出118克,多的掐掉少了補上,再放到壹邊。幾分鐘時間,壹個個五仁餡團子擺滿壹盤,遠遠看去像剛出鍋的名菜“獅子頭”。

手工和面。

每個面皮都要在稱量儀器上過秤。

廣東人尤其粵西地區的人們,對大月餅情有獨鐘。大月餅的餡也壹樣被搓成團,像壹個個保齡球。工人從面盆裏取出壹大團奶黃色棉團,均勻揉壓成餅,撐開了像壹張暖融融的絲絨被。面皮輕輕蓋在餡上,工人伶俐雙手細細撫平,讓面皮與餡緊緊貼合,揉搓裹緊,像壹個大包子。

餅皮要均勻不能有厚有薄,否則做出來的月餅也是厚薄不均。

“嘭”壹聲悶響,氣壓推動打模機活塞,壹個四斤重的大月餅成形。再細細在面皮上塗抹上壹層金黃蛋液,月餅就會被送入烤箱,熟透後精致包裝,進入千家萬戶。

手工包制後再通過機器模具設備成型。

餅廠掌舵人潘誌清祖上靠做餅、糕點起家,傳到他這裏已經是第三代。每年中秋節前壹個月,他的餅廠就開足馬力生產月餅。“最遠的賣到北京去,但是數量不多,那裏的人主要是嘗嘗廣式月餅的鮮。”潘誌清說,他的餅廠年產值兩千多萬元,生產月餅的這壹個月設有70多個崗位,招聘的工人按天計酬,今年訂單受疫情影響不大,基本與上年持平。

工人將蛋漿掃在餅面上準備烘烤。

鎮圩尾有壹家規模較大的真奇達月餅廠。碧綠如翡翠的辣木月餅,是這家餅廠的特色產品。這種在廣東廣泛生長的植物“辣木”,種子可提取高級潤滑油,嫩葉可作湯食用,味美可口。新鮮的辣木葉子可以當做蔬菜,嫩葉可直接食用,相對比較老的葉子則可以在采摘之後經過焙炒制成茶葉。當果莢變成黃色且幹透後,則可以將采收的種子碾壓成粉末用於制成調味品。

通過打餅機和擺盤機將月餅制作成型。

“辣木月餅低糖低脂,可以滿足壹些想吃月餅的‘三高’人群食用,滿足他們的應節需求。”這家餅廠的負責人麥洋銘十多年前繼承父親麥康慶的誌向,開始進入糕餅行業。去年,他研發出了辣木月餅,上市反響不錯,今年已經接到了很多追加訂貨的單子。

烘烤出爐。

在安鋪鎮,生產月餅、糕點的廠家眾多,上規模的有五六家。目前這些企業已經成立了糕點協會,有十多家企業加入其中。做大做強,做出安鋪糕餅的品牌知名度,是他們的***同願景。

月餅烘烤出爐。

安鋪鎮以騎樓美景和多樣美食聞名。“八月十五晚,兒童設餅餌蹲鴟為供,取瓦礫砌塔,實薪焚之,謂燒焚塔,聚飲月下,謂之賞中秋。”古鎮老人家說,在清朝時期至民國,安鋪關帝廟門前就成行中秋節焚塔的傳統。現在中秋活動更多元,也更讓人們沈浸在歡樂中,應節的月餅通街通巷琳瑯滿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