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美食鑒賞課》:酒水

《美食鑒賞課》:酒水

吃飯配什麽酒水呢?好像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家常便飯通常湯湯水水的就替代了,偶爾喝點小酒,也就是夏天啤酒,冬天白酒或者紅酒。知道酒文化,感覺離我好遠的樣子。

快餐店,吃的喝的,都在壹張菜單上;普通的館子,菜單與酒水單分開,各有壹本;高級的餐廳,菜單之外有單獨的酒單、茶單和飲料單。顯然,吃的越高級,喝的也就越高級。西餐比中餐更講究配酒。通常吃飯,先點菜後點酒,但如果先點酒後點菜,根據酒來配菜,那是高手。

傅駿老師師傅放了大招,教三條原則,把吃飯時尤其是中餐如何搭配酒水飲料的問題,全部講清楚了。

第壹條:高級菜,相向而生

中國黃酒。與大閘蟹絕配,其次是白切雞。如果是好黃酒,記得不要放姜絲、話梅,畫蛇添足。

中國白酒。茅臺是老大,但太猛太香,很難搭配菜肴。如果壹定要配,唯有醬爆豬肝,濃郁的醬香、鍋氣和脂味,與茅臺交相輝映。很貴的鐵蓋茅臺,不需要配菜,幾粒油炸花生米,恰到好處。氣味清新悠長,口感綿軟的五糧液和汾酒,更適宜搭配各種中國菜肴,可惜現在真懂的人很少,總是拿茅臺幹杯,顯得很豪邁,自我感覺很好。但是,有的人連茅臺真假都喝不出來。

日本清酒。不懂的人,覺得寡淡,但它真正的變化,除了酒味,還有水質。清酒與各種刺身是絕配。日本人有壹種極致的喝法:下雪的亭子裏,煮壹鍋昆布豆腐,喝熱清酒。孤寂悠遠的意境,蘊含著日本人的人生哲學。

紅白葡萄酒。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大體正確,但主要針對西餐。西餐有壹味很重要的原料是奶酪,跟葡萄酒是絕配,但中餐基本不用奶酪,所以中餐配葡萄酒是很難的。

很多名頭很響的歐洲紅酒,單寧味重,中國人覺得味道苦澀,搭配中餐並不好。相反澳大利亞、新西蘭、智利這些新世界的紅酒,口感香滑,與中餐尤其是紅燒肉或紅燒魚是絕配。白葡萄酒,冰鎮之後,搭配清蒸魚或白灼蝦,很少有失誤的。

經過蒸餾以後的葡萄酒就是白蘭地,法國人叫它幹邑,我喜歡用它搭配猛火爆炒的廣東菜。高溫下的食材,產生美拉德反應,那股略帶焦糊的鍋氣,與白蘭地的焦糖味,相得益彰。

威士忌如何配菜?蔡瀾先生在日本教我的,日語叫highball。壹個高玻璃杯,倒五到八分之壹威士忌,加冰塊、新鮮檸檬汁,最後倒入蘇打水,註意不要攪拌,務必保留氣泡。它入口清爽、香氣幽深,幾乎搭配所有菜肴。這款軟飲,含糖量低、酒精度低,男女通吃。聽過這講之後,妳再去高級餐廳,不妨自帶壹瓶威士忌,其它材料請店家幫忙準備。如果是土豪,那就帶壹瓶很貴的威士忌,瞬間高大上,直飛九霄雲外。

茶:鐵觀音醇厚,配紅燒肉;鳳凰單叢清香,配清蒸魚;碧螺春濃香,配小籠包;太平猴魁豐富,配白切雞;老白茶甘甜,配麻婆豆腐;冰普洱爽利,配廣東的啫啫煲;冰或熱的紅茶,配壹切含有奶味的甜品。

第二條: 最貴的茶,餐前喝;最貴的酒,餐後喝。

第三條: 大眾菜,逆向而克。

普通的中餐廳,就是那些大眾的菜肴,口味偏重,往往還很油膩,需要用酒水飲料來化解。

去到新疆內蒙,牛羊肉是當地少數民族兄弟的主食,大塊吃肉,必須搭配磚茶。如果沒有這濃烈的茶水解膩、消食和補充維生素,人幾乎活不下去。所以自古以來,用茶葉換馬匹都是大買賣。

啤酒是全世界銷量第壹的酒類。擼串、麻小,還有四川火鍋,冰鎮啤酒是絕配。目的是降低食物在口腔中的溫度,以洗去辣椒、花椒的火爆感,且戰且退,愈戰愈勇。

老北京的涮羊肉,辛辣的二鍋頭是絕配;不喝酒的,沏壹壺茉莉花茶,同樣解膩又芳香。帶壹包牛街正興德的龍珠茉莉,讓店家滾水沏上,更是行家。店裏切給妳的羊肉,都會比旁人好壹些。

冰可樂,它有壹個妙用。大眾飯館,出手很重,有很多味精和化學香膏,吃完嘴裏很難受。冰可樂,無堅不摧,攻城略地,化解壹切人工合成的調味料和防腐劑。讓妳的口腔如同嬰兒壹般純凈。妳想想,麥當勞和肯德基為什麽要賣給妳壹大杯冰可樂呢。

如何避免被坑呢?

首先,國內餐廳的葡萄酒是壹個大坑,價格非常混亂,基本上就不要點了。

其次,餐廳裏賣的自制飲料,會采用大量色素和香精,而且衛生狀況堪憂。所以妳沒有親眼看到用新鮮水果或蔬菜榨出來的飲料,壹概不喝、壹概不點。

最後,很多餐廳或會所,除了酒水單,還有茶單。刻在木頭或竹片上,顯得很高級很有文化的樣子。按人頭收費,每位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前面吐槽的進口葡萄酒,還有壹個酒瓶子,貼著標簽以示正規。這茶單上的茶葉,倒在壺裏,泡上開水,給您端上來,貓膩可想而知。

全是幹貨,幾乎全文摘抄了。記住這些常識,記住這些坑,讓以後吃飯能有更多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