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安多民散文:荔波情深

安多民散文:荔波情深

荔波情深

作者:安多民

我會牢牢記住妳們的背影。圖片由作者提供。

庚子初秋到孟冬,我用了三個月時間,在貴州大地行遊覽勝,期間幾乎走遍了貴州山山水水,真正領略到了“多彩貴州”的山水優美,也更深地體味到“熱情貴州”的民風樸厚、“好人貴州”的情深誼厚。

貴州是全國 旅遊 大省,名勝古跡多,奇山異水多,少數民族多、有許多 旅遊 “亮點”,形成了自己的 旅遊 特色,有著響譽全國乃至世界的“ 旅遊 名片”:梵凈山、黃果樹瀑布、西江千戶苗寨、鎮遠古鎮、織金溶洞、荔波大小七孔等等,多到不可勝數。

到貴州 旅遊 的人,都會逐壹不漏地去逛逛去看看。我這次看遍了黔貴大地,但荔波七孔景點原本不打算去,原因是,大小七孔不就兩座橋嘛。

但又壹次展開貴州省地圖仔細查看時,才發現荔波還有壹個世界級的地質文化遺產:喀斯特地貌。為此也值得走壹遭,更何況還有壹座古鎮。

好,說走就走,整裝出發。

壹路顛簸,到了荔波已經黃昏,冬天天短夜早,先找個旅館住下來。

第二天壹早,先遊古鎮。

但見街兩旁店鋪林立,有“烙鍋”小吃壹條街,穿過街前面壹個廣場,有壹面象征侗苗少數民族的碩大雕塑銅鼓聳立在那裏,上有吊燈彩旗,應該是壹座露天舞場。鎮上人說,疫情前這裏隔三差五有演出。

穿過露天舞場,兩邊依然還是各種店鋪,那就閑逛吧。於是這家進那家出,店鋪大致除了賣吃喝的就是賣 旅遊 產品的。壹晃悠,大半個上午就過去了。

閑逛間,無意間看見壹座題有“隱隅·初心”的客棧,裝潢雅致,樸素無華,客棧外有兩排烏黑油亮的瓷壇,在陽光下整齊排列。

進去瞧瞧吧。

未進門便看見客堂墻上繪有壹朵紅艷艷的大荷花,碩大靚麗,隱含禪意,占滿了整個墻壁。另壹面墻上掛有壹幅水墨“松石圖”,也不同凡響。自忖,主人肯定不同常人,有壹定文化修養。便邁步走了進去。

大堂無人,但有監控。正欣賞墻上的畫和屋裏的陳設時,便聽得壹聲“歡迎”,從裏面走出壹位年齡不大、身材嬌小的女性,看樣子像是老板娘。

她笑嘻嘻地上前打招呼:“來,喝杯茶。”見她腰圍著花格圍裙,大概剛才正在廚房忙活。

我趕忙推辭說:“打擾了,看妳墻上畫不錯,欣賞壹下就走。”

“不忙,不忙,先喝杯茶,先別急嘛!”她邊說邊裝水、打火、沖茶。

主人如此誠懇,不好再推辭,便坐下。端杯前應先洗手,疫情讓我們養成了好習慣。於是,我找到水龍頭洗了手,走出店外,到空地上甩幹了手,才又返回大堂坐下。

“您好客氣講究呀。”老板娘稱贊我——那是指洗手後不隨便亂甩水。

“妳們店子也好講究啊,字畫好,裝潢好,店子打理的很幹凈整潔,肯定顧客盈門、賓至如歸哦。”

“謝謝,借您吉言。您好有眼力,那幅荷花是我們畫家村壹位朋友畫的。那幅水墨“松石圖”是我舅舅畫的,他壹輩子畫畫,在我們四川老家是壹位有名氣的畫家。”

年輕的老板娘說他是四川瀘州人,和愛人壹起到貴州來打拼創業,壹路闖蕩,最後在荔波落腳。來到這裏已經好幾年,已經變成貴州人了。她自信地揚眉壹笑告訴我。

我來到貴州這段時間,入鄉隨俗地見到女同誌就稱為“姐姐”,覺得這樣顯得禮貌,也很親切。

“姐姐,打擾妳了,看到妳店子裏這兩幅畫畫得好,才把我吸引進來的,我要學習學習喲。”。

“太客氣了,看您年齡應該是長輩,應該叫妳叔叔,您就叫我燕子吧。”

“好,那就叫妳燕子姐姐吧。”

接著我們邊喝茶邊聊天。她問我:“叔,看您喜歡畫,應該也會畫吧?”“哦,妳猜對了,我也喜歡畫畫。”呷了壹口她斟的鐵觀音香茶,我接著說:“這次從山西來貴州主要是考察風土人情、遊覽奇山異水,好積累畫畫素材呀。”

“考察?積累?看來您不是壹般 旅遊 觀光哦!”她疑惑地問我,又給我斟了壹杯茶。

“是 旅遊 ,但我不想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而想較深入地、認真地、全面地考察壹下貴州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

“啊,整個貴州?您來貴州多長時間了?”她又有些疑惑地問我。

“從八月份開始到今天壹直在妳們貴州。”我邊喝茶邊回答。“啊,叔,快三個月了啊?壹直都在我們貴州!”她驚訝地問我,並特別強調“我們”二字,顯然她已經吧貴州當成了家。

“是,到了‘我們貴州’已經兩個多月了!”我回答道:“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幾乎走遍了我們貴州大地。”我也強調“我們”二字,貴州成了我們***同的家。

“叔叔,您跟的那個旅行團?”“燕子姐,我沒有跟團,獨自壹個人行走在黔山貴水,領略咱們貴州的神奇與美麗。”

“獨自壹人!”她驚疑地站起來,睜大兩眼看著我,問道:“叔,今年您多大年齡了?這麽大年紀,家裏、孩子們放心吧。”

“今年庚子,明年本命年,與***和國同齡,今年七十壹了”。

她霍地站起來,手裏的茶壺有些抖動、傾斜,漫出水來。

“我當兵出身,身體健壯,壹輩子在外跑慣了,家裏、孩子們都放心。”

“叔,看得出,您不是常人。”她眼眶裏有點濕潤 :“這簡直是英雄壯舉!當代徐霞客啊!真是老當益壯啊!”

我行走貴州的“壯舉”顯然令她驚奇,讓她感動。接著又給我滿滿倒壹盅茶,嘴裏迸出來兩個字:“可敬!可敬!”

我們壹同舉杯,把杯中熱茶壹飲而盡。接著,她轉頭向裏屋喊道:“小劉,快出來,看這位叔叔,當今英雄徐霞客啊!”

她的丈夫、客棧主人小劉聞聲忙跑出來,腰上也圍著做飯的圍裙,壹邊擦手壹邊和我打招呼。

“叔叔好,抱歉,我壹直在廚房忙,沒顧得上照顧您,請諒解。”

“謝謝,謝謝。有燕子姐姐的香茶就好。妳忙,妳忙。”見他們忙,我想要告辭。

“妳倆的談話我都聽見了,叔叔,妳真利害,這麽大年紀還獨自壹人 旅遊 觀光,真敬佩!”他們夫婦倆眼光交流了壹下齊聲對我說:“您老多坐坐,午飯在這兒吃,別走哦。”“邊吃我們邊聊,多聊壹會兒。”見我要走,燕子起身拉住我極力挽留。

盛情難卻,推辭再三,拗不過他們夫婦兩熱情挽留,我只好順應他們,午飯就在“隱隅·初心”小客棧裏,三個人熱熱呵呵邊吃邊談。

下午繼續喝茶聊天。談話中,我們之間逐漸有了更多的了解。

燕子姐姐和丈夫小劉與作者合影。圖片由作者提供。

他們夫婦倆從四川瀘州來到荔波,夫唱婦隨,攜手打拼事業,構築了屬於自己的這座客棧。又得知他們是土法釀造醬油的非遺傳承人,屋外陽光下曬的那兩排瓷壇就是釀造中的醬油。他們夫婦倆有文化修養,喜歡藝術,在荔波交了不少藝術家朋友。說到這裏,我遞給他們壹張名片。兩口子看了名片,豎起大拇指誇我說:“壹進門就盯著那張‘松石圖’,我們就感知您是壹位藝術家。”

“慚愧,慚愧,‘家’不敢當,但熱愛藝術也有大半輩子了。”

“您老謙虛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的分量我們是知道的,‘西泠印社社員’的分量我們也是知道的。荔波這邊有好多藝術家,大多是我們的朋友,到時候領您見見他們。”小劉說。

“在荔波您老多住幾天,到時我們帶您出去逛逛,到布依寨和‘畫家村’走走。”燕子也這樣說。

“好,謝謝妳們的熱情,多交壹些藝術家朋友好,可以向他們多學習壹些知識哦。”

燕子姐姐在茶案上點燃壹支檀香,青煙裊裊,幽香陣陣。

燕子姐姐換了個普洱茶,我們繼續邊喝邊聊,我仔細把玩手中壹個柴窯燒制的烏金釉建盞說:“妳們店中這些茶器也十分講究啊,有景德鎮瓷、有建盞,有牙舟陶,有宜興壺、建水陶,真是琳瑯滿目啊。”

“叔叔,對您,我們由衷地敬佩。第壹,七十多歲的人,如此高齡年紀;第二,單槍匹馬獨自壹人闖天下,不畏旅途艱險;第三,連續兩個多月不停行走,不懼艱苦不怕累;第四,活到老,學到老,心態永遠年輕。這些,都是我們年輕人十分敬佩自嘆不如的,您是我們年輕人的表率!”

“哪裏,哪裏,妳們過於誇獎我了,只因為我太喜歡妳們貴州了!走不完黔南黔北,看不盡畫山秀水,讓人娛目醉心、流連忘返啊!”

“從您老進門到現在短短時間裏,我們仿佛是相處了多年的老朋友老熟人,您就是我們的長輩,讓人景仰,感到親切。”燕子姐姐和小劉兩人異口同聲地說。

我也頗有同感,對他們兩位年輕夫婦的言行舉止深感佩服。覺得客棧主人不是壹般的商人,而是有文化、懂禮貌、有修養、具同情心的壹對好夫妻。他們有信仰、存善念、具愛心。要知道,我們人世間最可貴的是懷有壹顆金子般的愛心。

因為處在 旅遊 淡季,客棧遊客不多,所以,我們閑聊時很少有人來幹擾、打斷。再者,他們說客棧主要是通過網絡招徠遊客。

接著,他們夫婦又壹起對我說:“叔叔,您搬過來到我們這裏住吧,我們不收您任何費用。盡管咱家條件不是很好,但我們每天可以在壹起熱熱火火好拉話。順便也可以減輕妳在外面住宿的開支哦。”

多麽熱情體貼!多麽暖人肺腑!當時,對於壹個在外奔波遊走的野客來說,確實深感親切、真誠、溫暖,只這幾句話便可以感動得人心暖眼濕。

旅途中邂逅相遇、人世間素昧平生,真情相待、熱話暖人,如親人、似友朋,猶知己、勝知音,此乃偶然乎?突然乎?客棧大堂墻上那幅碩大的荷花靜靜地開放,蓮蕊上別具禪意的彩蝶歡快地飛翔,仿佛聽到天竺的玄樂裊裊傳來,悠悠茶香、淡淡的檀香輕輕地在我們中間穿行、飄揚......此刻,豁然間才意識到人生之緣或真有前世之遇乎?

談話閑聊中不覺繁星滿天、街燈通明,熱情的小劉燕子夫婦倆又非留我壹起***進晚餐。

我從旅館搬過來住在了“隱隅·初心”客棧。

我在小劉燕子夫婦陪伴下去了大七孔,看了溶洞天生橋,見景生情,用手機邊錄視頻邊即興編唱幾曲。

他們安排我和同住客棧的客人壹同遊覽了小七孔景區,晚上客人和我們***進晚餐,還增添了酒水,圓月明燈下,大夥興致高,幾乎壹醉方休。

他們夫婦倆開自家車陪我到壹個叫“堯古”的布依寨訪問了他們的老朋友、收藏家李佰夷,我們在那裏喝茶、參觀李的收藏品,圍坐火盆聊天,時間不覺就下午了。

圍著火盆聊天。圖片由作者提供。

告辭出來,天時將晚,接著開車往“畫家村”去,路好遠,天近黑才進了村。

燕子姐姐和丈夫小劉站在貴州村寨的石路上。圖片由作者提供。

這裏是貴州省打造的藝術名片,已經入駐了全國各地來的30多位藝術家。小劉把車停在村邊,來自廣東的搞皮具的藝術家夫婦倆已經等在停車場,雙手抱著用厚毛巾包裹的早已煨好的香鴨,大概是怕涼了。簡單寒暄後,我們壹同去了油畫家虎笑的工作室,這是大家用手機事先約好的團聚地點。接著,十幾位藝術家陸續聚集而來。

我知道,大家都是為我而來。小劉夫婦肯定把我的傳奇經歷和藝術愛好事先向他們介紹過了。

小劉夫婦到廚房大顯身手,晚餐異常豐盛。

大夥來自五湖四海,因藝術所系,都壹見如故,似老友重逢,談笑風生,無拘無束。就餐時興致很高,頻頻舉杯,氣氛熱烈。從藝之人多心胸豁達、性格爽朗,在這種場合下往往放情釋懷,高談闊論,聲宏氣暢,天馬行空。間或有人奏響小提琴歡快的旋律,把晚餐的氣氛推向高潮。

夜深了,大家才依依話別。我們回到客棧已近午夜。

後來,我獨自壹人去了水葩水寨(水族村寨),下午又去了瑤山瑤寨。但因為貪看瑤族風情誤了末班車。

天已大黑,異地生疏,感到孤立無助。無奈中只好撥通了小劉手機,只聽到對方說:“叔叔莫急,您發個定位,我派車去接您,車壹會兒就到,千萬別著急哦。”

頓時,溫暖的話語溫暖了壹顆焦急的心。壹會兒,兩道雪亮的車燈光柱照亮了我。回到荔波古鎮,燕子姐姐已經準備好了熱氣騰騰的飯菜,小劉端來壹瓶糯米老酒。

“叔叔,這麽晚了,早餓了吧,趁熱快吃吧。”

“叔叔,妳今後有什麽困難、需要幫助就給我們打電話,別客氣,別見外哦。”他們夫婦輪換著安慰我,壹家人似的、熱乎乎的話語打動著壹顆遠離故鄉遊子的心。

再後來,我又獨自去了世界級地質公園、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茂蘭景點。這是來荔波的主要目的,最好的節目要留在最後,壓軸戲嘛!晚上仍然回到“隱隅·初心”,夫婦倆做好飯菜壹直等我。熱飯熱菜,我們高高興興壹起吃著,他們不時問我今天的收獲如何如何。

飯後,我自忖已經在這裏住的時間夠多了,壹個星期了啊!這是此次貴州 旅遊 逗留時間最長的地方了。壹怕拖累他們,二怕影響他們的生意,我數次告辭,均被他們熱情挽留,還說:“叔叔,您就別擔心,這裏就是您的家,就放心住著吧。再說,現在是 旅遊 淡季,影響不了什麽!”

壹番好意,感人肺腑。但我自覺住了這麽久,怕是已經給他們帶來了諸多不便,還是執意告辭。

好半晌,他們才說:“那就再多住壹天,叔叔,好好休息壹天再走吧。”語氣堅決,不容推辭。燕子說:“叔,這些天妳東奔西忙太累了,多住壹天再走不遲。說走,我們真有些舍不得!”

壹片熱情,豈能辜負!壹心挽留,怎可固執!萍水相逢,情深意厚;今緣未了,不如從命。

“那好,那好。真不知如何表達謝意才好,只有壹句:非常感謝!非常感謝!那就後天壹早出發好吧。”

臨行前無以為報,我決定用自己擅長的筆墨回報他們的好心,寫幾幅字、畫幾張畫送他們。

我在“隱隅·初心”客棧又休整了壹天。除了旅館的日常的工作外,上午、下午他們都陪我喝茶,聊天,還特意弄了壹些百香果、橘子、葡萄等來佐茶。

早晨起來,匆匆早餐畢,將要告辭,卻沒看到燕子身影。小劉告訴我說:“她壹大早就出去,到超市給叔叔買點路上的點心幹糧,應該快回來了。”

正說著,只見燕子風風火火地騎著電動車回來了,車把上掛著壹個大塑料袋,看到我拉著行李箱,猛的壹下撲過來用雙臂抱住我叫了聲:“叔,您真的要走,我們實在舍不得!”壹句話未說完,眼眶裏噙著的淚珠便壹點點地順著臉頰滴到衣襟上。

小劉眼圈兒也是紅紅的。他拉著我的手說:“叔叔,貴州就是咱們的家,荔波就是咱們家,‘隱隅·初心’隨時歡迎您,盼望您下次再來啊!”

“叔,無論走到那裏,每天要給我們報個平安,發個位置,我們惦記著您哦!”燕子叮嚀再三。

小劉把塑料袋遞給我說:“短短幾天,我們相處就像過了好多年。您老真是孤膽英雄,只身獨闖天下,這種意誌和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鼓舞著我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您的謙虛、低調,更是讓我們景仰。您就像我們的親人,多麽希望我們永遠在壹起。說真的,您要走,我們舍不得啊!”。

此刻我自會連聲說“謝謝,謝謝!”壹句完整的話也說不出來。

我們三個人的手緊緊握在壹起,三個人淚眼婆娑地互相望著,手長時間地握著,戀戀不舍。

在反復叮嚀、再三囑咐的告別聲中我拉起行李箱和他們、和“隱隅·初心”客棧依依惜別。

回過頭看見他們夫婦倆在陽光下頻頻招手,他們身後、背影裏的客棧墻上的那幅碩大的荷花帶著清純的仙露款款地舒展開來,鮮艷的花瓣嬌艷欲滴、芬蕊顫顫、香風裊裊.....

另壹幅《松石圖》堅石如磐、蒼松聳翠,松樹枝條猶如長長的手臂伸展開來、長風徐徐、松濤鳴鳴......

“燕子姐姐、小劉兄弟,荔波是我們的家,我還會來的!”我輕輕地呼喊。

我的呼喊聲在喀斯特秀美的山間來回傳響、在大小七孔清澈的水面上回旋飄蕩.........

——庚子仲冬記於北京通州梨園,辛醜春修改於天津海河畔。

作者簡介:安多民,男,1949年生,山西平遙人。經歷工、農、商、學、兵五業,工作之余,曾單人單騎(自行車)周遊了幾乎全國所有省。

文革前從平遙二中考入省重點高中太原成成中學(太原三中),後入伍北海艦隊,復員從事水利地質工作,78年恢復高考後考入太原師專中文專業。畢業後任教。好詩、書、畫、印、詩、文。書喜篆隸,畫善重彩,印擅肖形,詩愛格律,文寫遊記。篆刻作品曾入選全國首屆、二、三、四、六屆(獲獎提名)篆刻展及多次全國書法篆刻展,以及西泠印社篆刻評展、中日篆刻交流展等。2015年漆畫冠名“飛天起舞”在山西省美術館舉辦展覽,2016年冠名“飛天悅佛”在佛教聖地五臺山普薩頂舉辦展覽。絲路考察飛天詩詞發表於《中華詩詞》《唐槐吟苑》等雜誌。於央視《書畫頻道》“壹日壹印”欄目講授篆刻肖形印15講(半個月)

現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詩詞學會會員,山西省篆刻委員會委員,山西師大客座教授,北京古典印象公司藝術總監,小欖印社、大慶印社、洞庭印社藝術顧問,古城印社社長。

出版有《安多民肖形印》《中國篆刻百家.安多民卷》《肖形印精品賞析》(合編),《安多民印譜》(飛天專輯)《安多民飛天漆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