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宿遷話的宿遷話特點

宿遷話的宿遷話特點

宿遷話與普通話存在聲調、拼音、詞匯等方面差異,以下暫列聲調、拼音、詞匯差異或特點(參考資料以範圍內的城區及附近為參考點,範圍內其它郊區也與其基本壹致,無太大差異!)。 宿遷話有四個聲調,且與普通話壹壹對應(大部分遵循,少數除外)。是宿遷和其他駱馬湖附近的特點!

第壹聲(低平調44):比普通話1聲調低些,但聲調類型壹樣,也是平的,用普通話五度標記法來表示應該是4-4(普通話1聲調-陰平是5-5)。( 此調相對普通話獨有,同時宿遷話也無普通話第二聲。)

第二聲(高平調55):和普通話1聲調(陰平)基本相同,普通話2聲調-陽平的起音比陰平稍低,然後升高上揚,用五度標記法來表示是3-5。宿遷方言的2聲調有上揚之意,但起音略高,如果用普通話五度標記法來表示應該是4.5-5,所以聽起來和普通話1聲調-陰平(5-5)基本相同。例如:宿遷話方言“同”(2聲調)和普通話的“通”(1聲調)基本壹樣;

第三聲(上聲214)、第四聲(去聲51):與普通話的3聲調、4聲調基本壹樣。

例如:宿遷方言的“我”(3聲調)、“是”(4聲調)和普通話3、4聲調基本無異。宿遷話大部分字拼音組成和普通話相同,小部分異同並遵循某種規律。 宿遷話大部分字拼音組成和普通話相同,小部分異同並遵循某種規律。

異同拼音:本地方言中特殊讀音,部分暫列如下:

有規律的如:

●ue音在宿遷話中被uo音取代,故無ue音。如:學(xuo2)、雪(xuo1)、絕(juo2)、月(yuo1)、雀/卻(quo1)... ●睢寧話中z/c/s/d/t不與un/ui/e相拼,卻與en/ei相拼;普通話中z/c/s/d/t與un/ui/e相拼在宿遷話中為z/c/s/d/t與en/ei/ei相拼。例如:尊(zen1)、村(cen1)、孫(sen1)、蹲(den1)、吞(ten1)、輪(len2)、最(zei4)、嘴(zei3)、翠(cei4)、催(cei1)、歲/穗(sei4)、對(dei4)、堆(dei1)、腿(tei3)、退(tei4)、擇(zhei2)、冊(chei1)、色(shei1)、得(dei1)、特(tei2)●ai變為ei為宿遷音僅限百/柏/伯/掰(bei1)、白(bei2)、拍(pei1)、麥/脈(mei1)、摘(zhei1)、宅(zhei2)、窄(zhei1)、拆(chei1)、摔(shuei1)少數字外,其它多數同普通話仍為ai。 ●部分語音變音規律:xi的輕聲音變為yi或ye(輕聲)在。例:東西(yi)、可惜(yi)、出息(yi)、歡喜(yi)。 shi的輕聲音變為ri或re(輕聲)。例:糧食(re)、結實(re)、老實(re)、本事(re);十的兩邊都有數字(即幾十幾)時發輕聲。如二十壹:er4reyi1,聽似二壹,細聽其間是有輕聲re連接的。 hu的輕聲音變為wu(輕聲)。例:招呼(wu)、在乎(wu)、喳呼(wu)。無規律如下:

宿(sù) 宿遷讀音為xū

誰(shéi)宿遷讀音為hěi

就(jiù) 宿遷讀音為doù

筆(bǐ) 宿遷讀音為bēi

沒有(méi yǒu) 宿遷讀音合二為壹:miǔ或mǒu。

給我(gěi wǒ) 宿遷讀音合二為壹:guǒ。

因為(yin 1wei) 宿遷讀音合二為壹:yong1。

妳望(“妳看”的意思),宿遷讀音合二為壹:niang2。

宿遷話中典型是F和H不分!宿遷大多數人說話時壹方面將發唇齒音f的字念成舌根音h。如:伐、乏說成(hua);風、蜂說成(hong);將方、放說成(huang);將飛、非說成(hui);將夫、父說成(hu);將凡、犯等說成(huan)。另壹方面又將發舌根音h的字說成是唇齒音;如把花、話說成(fa);把環、換等說成(fan);將黃、凰說成(fang);將回、灰說成(fei);將婚、混說成(fen)等等。從方言與普通話的差異之處看:就我們方言來看,它並不像多數其他方言那樣,有平翹舌不分、 n 和 l不分等,它而比較特殊,體現為 h與f 不分。記得我剛上大學時,我也經常犯這樣錯誤,比如:我吃完飯(huan)又回(fei)來了、快接電話(hua)、這個用電器的電壓是九伏(hu );也許這種差異是其他方言中較少見的,所以現在我們班的同學老是學我的話,其實我到覺得的這已經是平常的事,但在其他方言中卻很希奇。對於這種情況,我想只有在自己的方言環境中才不會引起誤解,因為大家彼此都有這種缺陷。

大多數人說話時將發唇齒音f的字念成舌根音h。如:法、發、伐、乏說成(hua);風、封、豐、蜂、奉、馮說成(hong);將方、芳、仿、紡、放說成(huang);將飛、非、菲、妃、匪、蜚說成(hui);將夫、伏、佛、符、服、福、涪、府、父、付等說成(hu);將凡、範、蕃、翻、繁、反、犯、樊等說成(huan)。 而有時,又將發舌根音h的字說成是唇齒音;如把化、花、華、話說成(fa);把桓、環、緩、幻、煥、換等說成(fan);將黃、皇、荒、晃、謊、凰說成(fang);將回、灰、輝、徽、揮說成(fei);將昏、婚、混說成(fen);等等。 每個地方方言中都有自己特有的言語,我們通常稱之為“土話”。這種情況大量存在日常交談的口頭用語中,不是宿遷本地人壹般很難聽懂。下面舉壹些比較典型的實例方言。

散熊(完了),拉倒(算了吧),手夫子、手捏子(毛巾),閣拜子(膝蓋),清流冷的(很冷),凸流熱的/滾熱地(很熱),早星子(早晨),西和早晚的(隔三差五/有時候),崗跌倒(撞倒),撈不倒(沒空),小大姐(年輕的姑娘),海了(壞了),歡意(喜歡),惡意(討厭),各麽的哎(幹嗎),叨菜(用筷子夾菜),妳縱刁戴(妳狡猾、喜歡占別人便宜),岑怎著也得去/sei怎著也得去(不管怎麽也要去),跟被逮著是地(形容做事急促、慌張),拉不流臟的(很臟),拉不臟的(很臟),旮麻走(趕忙走)臊豁碟(快弄,快走),逞英能(逞英雄),吊能擡(逞英雄,愛出風頭),留細(留心,當心),摲(音殘)妳(拿東西扔妳)但是比普通話更具方向性,能準確表達動作。 以前還流行過,用克字代替所有常用動詞,如克飯(吃飯),克仗(打架) ,竄上就克(沖上就打).

還有壹些比較有意思的段子,說出來和大家分享其中的樂趣。如:我拿手夫子包科頭溜子殘妳閣拜子。(我拿毛巾包石頭砸妳膝蓋。)昨天壹早星子,我將將上街,有個聳擋孩子騎個熊腳搭車,壹下給我崗多遠,我這閣拜子卡生疼。衣什兒也刮海了,怎嫩氣人地汗。(昨天早上,我剛上街,有個不懂事的小孩騎自行車,壹下把我撞得很遠,我膝蓋很疼,衣服也壞了,怎那麽氣人唉。)幼兒園老師帶小朋友在草坪上玩耍,結束後說:“小朋友們,趕麻跑,看誰摸把了。”(讓小朋友趕快跑,看誰最後)到飯店吃飯,要老板炒壹盤呱呱辣椒(就是炒辣椒,呱呱是光光的意思)。類似方言太多太多,不勝枚舉。

記得小的時候聽老人說壹句歇後語“大頭哥子搽粉———美跟桃似的!”現在已經很少聽到這句話了,估計只有地道的老宿遷人說吧!看到家鄉孕育如此深厚的語言文化,我想每壹個宿遷人都可以自豪地說上壹句:“俺(我)是宿(xu1)遷人。”

先從人的稱謂上看:其壹,只要和壹個小孩有親屬關系,無論是遠近的,而這個小孩在喊時,都要在特定的稱謂前加壹個“俺”字,同時把普通話中的連續雙音節詞縮略為壹個。如“俺爸”“俺媽”“俺奶”“俺姨”等等,都是屬於這種情況。其二,每壹種方言當中又有自己的特定的稱謂,這壹點往往是各個方言不同的,只有本方言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如:在我們方言中會把自己的爺爺叫做“俺爹”,而卻把自己爸爸的弟弟叫做“俺爺”;把自己的伯伯叫做“俺大”。下面我大體把稱謂簡要做壹個表格:

普通話方言 爸爸 媽媽 奶奶 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俺爸 俺媽 俺奶 俺哥 俺姐 俺弟 俺妹

普通話方言 爺爺 叔叔 伯伯 嬸嬸 姑父 外婆 外公

俺爹 俺爺 俺大 俺娘 俺姑爺 俺囔(nang) 俺姥

第三,方言詞匯:(前面為方言詞匯,後面的是普通話)

口語當中有大量的語氣詞,這壹方面是方言當中的表達感情的需要,另壹方面在特定情況下可以表達特定的含義,如:“汗(han)”“啊(a)”“妳呀?”“哇呀”“挪(ne)”

1.妳去不去的“汗”[?han?]? 妳去不去呀?

2.妳趕快走“汗”[?han?] 妳趕快走哇!

3西瓜掉在地上,摔的稀不將爛. 西瓜掉在地上,摔的粉碎!

4.看見當頭兒就巴結,真下三兒 看見當頭兒就巴結,真下賤

5.哇呀,妳怎麽把這個打碎啦? (表示驚訝)妳怎麽把這個打碎啦?

6.挪(ne),全在這了,妳都拿去吧 (語氣詞,引起對方註意)全在這了,妳都拿去吧

方言中的名詞也許相對多壹些,也反映出壹個方言的面貌,下面我就列舉壹些我們方言中的名詞,

1.把鍋底青灰拔出來 把鍋底草木灰拔出來

2.年幼人天天上班,我就幫他們帶帶孩子吧 年輕人天天上班,我就幫他們帶帶孩子吧

3.寶寶,媽媽給妳洗白白 寶寶,媽媽給妳洗幹凈

4.瞎目日眼,妳踩到我的書了 妳往哪看呢(瞎眼了比較確切壹些),妳踩到我的書了

5.下傍晚兒,店門都關了 傍晚,店門都關了

6.小末尕兒,其他都上學了 指最小的孩子,其他都上學了

7.過小年,吃元宵 指過元宵節

8.花園裏星蹦兒有幾朵花 指花園裏很少有幾朵花

9.他倆有點兒過節,老是走不到壹塊兒 他倆有點兒矛盾,老是走不到壹塊兒

10.吃幹飯還吃饅頭? 吃米飯還吃饅頭?

方言中的動詞:

1.壹醒盹兒,八點多鐘了 睡醒過來,八點多鐘了

2.我把手嘎(ga)破了,流出血來 我把手割破了,流出血來

3.這件事也太吭人了,誰把這魚缸砸了 這件事也太吭人了(這裏的吭人應該是氣人的意思)(指做壞事)

4.電影了(liao)了(le) 電影完了

5.小孩子槍盤子 小孩子槍盤子(指說話搶在別人先頭)

6.這東西海了 這東西壞了

方言中的形容詞:

1.著碗三鮮面,清湯拉水的 這碗三鮮面,清湯拉水的(指面沒油水)

2.他臉上喜鮮的 他臉上喜鮮的(指高興)

3.憨子,妳怎麽不把它拿下來 傻子,妳怎麽不把它拿下來

讀了上面之後,試用我們的方言讀下《大話西遊》中的經典獨白,看有何感受:“妳應該屆麽做,俺也該死!曾經有壹段很純很純的愛撂給在俺的臉前,俺畝有珍惜,而當屆份感情失去地時候,俺才後悔萬分!人世間賊痛苦地事沒過於此!把妳的劍從俺的ten嗓子上ga下去吧!別(bai2)猶豫了!如果上天能給俺再來壹次的機會!俺會對那個小大姐說三個字“俺妳”!如果非得要在屆份愛上擱壹個期限!俺巴不得是壹萬年!

罵人的時候鏗鏘有力,這個不好書面表達,最好希望各位能親身體驗壹下!

再補充幾個 窩累 窩困 窩渴(ke平聲)

齁人————鹽放得太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