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鹹,五味是最基本的味道,五味交錯編織,讓舌尖觸到了世界的豐富多彩。
品嘗過許許多多的美食,品味過許許多多的味道,但舌尖上始終保留著那壹縷揮之不去的記憶——外公的油酥餅。外公常與我們說起,他和油酥餅的情緣。
在外公小的時候,逢年過節,太外公便會拿出他的看門手藝油酥餅,這是太外公的同事、戰友們來拜年時必備的年貨,每個人都對油酥餅贊不絕口。後來,外公接過了這門手藝,油酥餅同樣是很少做的,是只有過年時才能吃到的美味,外婆、媽媽、阿姨也成了外公的助手,壹家人為油酥餅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做出來的油酥餅照例是不留多少的,大多是送給來拜年的街坊鄰裏親朋好友的。但外公總會很開心,不僅是成就感,外公更享受這種難得的親情、友情、鄰裏情。
而到了我和弟弟這裏,油酥餅就成了壹道日常尤其受歡迎的主食點心。到外公家,外公常常笑著讓我們拿好些帶回家吃,盤子壹樣圓的是白糖芝麻,鴨蛋壹樣橢圓的是鹹味蔥花,每壹枚都由外公傾心制作。
輕輕咬壹口,細小的碎裂聲伴隨著層層酥皮粒粒內餡落入口中,香味便怦然彌散在口腔中,仿佛節日裏飛向天空的朵朵煙花,光影只有幾秒的存在,但盛開過的印記久久留存。
2. 寫壹篇秋天的作文300字,采用意象手法葉子黃了,菊花開了,秋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我們身邊。
在我的眼中,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
田野裏,到處都是黃燦燦的,像鋪了壹地的金子。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飽,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農民伯伯懷著喜悅的心情正忙著收割呢!真是壹般迷人的景象啊!在我的眼中,秋天又是壹個五彩繽紛的季節。
果園裏,果實累累,柿子上的柿子像壹盞盞紅燈籠;蘋果紅彤彤的,像小朋友的那壹張張可愛的臉蛋;那壹串串紫裏透青、青裏透亮的葡萄擁擠在壹起正在說悄悄話呢!紅瑪瑙似的棗子也掛滿了枝頭······正讓人饞涎欲滴。在我的眼中,秋天像個淘氣的孩子,它把綠樹換成了金裝,金色的葉寶寶在秋中颯颯作響,好像在輕快地歌唱,又像在竊竊私語,它們正在傾訴秋的喜悅呢!我愛我眼中的秋天。
3. 用意象表達情感的作文寫壹封長信給對自己成長起重大影響的人,即使結束有太多未知,如在懸崖迅速墜落不可估量的谷底。關系不清,只在內心深藏,流露於外表卻逃避不已。
說過用雙手緊緊相牽,然後是吝嗇的壹只手。在崖底的溪流邊,對立而行。形式上的連接,卻沒有溫度。轉身而看,背影漸行漸遠。不願做包袱,不願強求,不願同行而無語。松開手,轉身。他亦不回頭。兩個人的腳步在曠谷中異常清澈。卻不壹致。
過壹條河。天已暗,只微露微深藍光。出奇地平靜。此暗濃密的綠草,它們蒼翠欲滴,質地柔軟,如嬰兒的肌膚,想要親近,卻怕驚擾。零星的花朵在其間點綴,在月光下,映襯淡黃潔雅的光。沒有風。俯身,將身後的長法發撩到胸前,小心垂下,柔柔的浸在水裏,像是撫摸自己的孩子,滿足而會心。輕輕拂起,從發根到發梢,順勢埋著,手中沾染河水的生命氣息,以及,長發所隱忍的欲望。
起身,提起潔白長裙,光腳跋涉,壹上壹下,或者,推水而行。腳踝 *** ,凸起而顯得格外堅忍,飽含秘密。目光淡定,深刻。風吹起壹只紫色蝴蝶飛來,停在劉海上,永遠佇立。長發滑落到胸前,及腰,在壹步壹步間微微蕩著,仿佛要開出花來。
涉水而過,空氣清新,潮濕。成群的蝴蝶飛舞,山谷中隱透著紫光,充滿靈性。她們飛過我的潔白衣裙,撒下光粉,落在我的裙擺上。
山崖高聳。卻有葳蕤的枝和夜,藤蔓或粗或細。試著觸碰壹根,像是瞬間吸入眾多
記憶。如同抓住線索,摸索而行。觀察粗細,深淺,聞氣息。閉上眼感覺,懷想。順著藤蔓摸索前進。
進入深谷。有淡雅的清香,自矜,自愛,自重,不招搖。是壹片開著的潔白山茶。天色微暗,隱透神秘,卻又顯得直接。面朝壹朵花骨,茶花迎面而開,光投在臉上,亦似這朵花在臉上盛開。
彎下腰,茶花印在水中,仍是潔白。對著水面梳辮子。壹點壹點回環反繞。放在右胸前。仍是光腳而行,沾染泥土的微濕氣息,裙擺掠過茶花深綠的葉,潔白的花。
美麗的意象,置身其中,仿佛要成為現實。
想起那座懸崖。寫壹封長信,講述線索,蛻變,以及花朵,懺悔過錯和自私,企求原諒。
想著寫信的意義。在以後的年華中,似乎已與彼此無關。而那些生命的邂逅,卻與他緊緊相連。
是可以從此沈寂的。但仍是回首。或許,因為他與自己的成長緊緊相連,於是想告訴他自己邂逅的壹切美麗意象,自己浸潤過河水的長發,以及面向花朵而盛開的脫俗和甘願。
是壹個,與生命相關的人。故人。
沒有期待回應。與轉身後的自戀有關。仿佛在寫完信的最後壹字的剎那,信便已失去意義。仿佛在此岸推動壹艘載著茶花的小船,是否到達彼岸,是否有人拾去,都不重要。本質意義只是觀望它的流逝,亦是與自己的對話,想要尋找見證。
蠢蠢欲動。想要看到彼岸的人的表情。即使以經永遠成為過去,與過
去以外的任何時刻都斷了關系。獨立存在,那亦只是想要得到壹種自我肯定。從而滿足。
壹直清醒地想著,做著。卻為思考意義耗費了精力。當壹件事想不出具體的,並且有足夠說服力的意義時,變的迷茫和不確定。
會不會這樣的意義被對方否決後,意象便暗淡。還有這樣的力量嗎?
也許這壹切他並不明白。他有自己的壹片天地。那麽這樣的意義,便真的只是壹場如常的自我靈魂與軀體的對望。尋找曼妙意象。
並不帶來滿足。
4. 有關於意象的小作文有壹種美,是停駐在我們心中的……
品讀姜竹松的水彩近作,便會有如是的感想。正是這些美妙的筆觸,他的水彩作品像被賦於了生命,那壹種芙蓉出水,綠波漾溢的詩化意象驟然活生生地在我們眼前亮麗起來。
水彩畫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清時期。水彩畫隨著西洋繪畫傳入我國,它以水融合透明顏料而繪制,並且結合水分流動的感覺,與我國傳統繪畫中的水墨畫頗為接近,順理成章,因而成為中國易於接受的畫種。水彩在西方可是被稱為“最貴族化”的藝術。而中國,現在卻相當普及。特別是近20年來,可說是中國水彩畫歷史的最好時期,全國水彩畫領域高手林立,已形成壹個多樣發展的新格局。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荷花,古稱芙蓉、水芙蓉。俗稱蓮藕花。在中國傳統經典理念裏,蓮花象征著和平、如意、聖潔、吉祥和光明。宋朝楊萬裏的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也確實把荷花的恢宏意境說到家了!唐代詩人錢起“濯錦翻紅江,跳珠亂碧荷”的荷塘雨景更為絢麗之說,還有詩人李商隱“留得殘荷聽雨聲”的千古佳句。但“弱水三千,我只取壹瓢飲”。姜竹松的《蓮池壹角》,正體現著這種理念,輕攏慢撚,“壹片秋雲壹點霞,十分荷葉五分花”,就像內心獨白式的。三分稚氣,七分天然。自然的描繪中呈現出含蓄的詩意。“微風搖朱房”,亭亭玉立花,出落於綠波之上,給人以美的遐思。《秋荷》則表現了另壹種神秘的氛圍。菡萏香銷,西風娉婷,荷塘氤氳,仿佛在蕭瑟的秋風中,數枝蓮葉,相扶相依,用希望的心靈彈奏起生命的樂章。《清雅之荷》,冷暖性格如同音樂之交響,紫與黃,紅與綠,藍與橙。這些色調在光色沖突裏各自展現出繽紛的魅力,對比中,更突出了白荷的嬌美脫俗,品讀再三,意味雋永。還有,《正午的芙蓉》,散發、湧動著的是艷麗、鮮明、熱烈的生命意識,滿版畫面,花開似如溢出,像聚焦的特寫鏡頭,清晰、明了,顯現了野性、熱情和大膽的花香花色,充滿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應該說,姜竹松的水彩畫基本屬於寫實的壹路,令人註意的是他總是把自己的視點投向接近局部特寫的景致,力圖在物象原生態的表述中去捕捉大自然潛在的旺盛生機,用心去體悟那裏飽含著自信、飽滿和蓬勃的生命律動,以新視覺,新理念,新手法在平凡而浩瀚的大自然中發現美,表現美。可以看出,他心境平和且坦然。擅長的設計性理念和他的水彩畫又相融相契,明晣的物象結構和豐富的色彩層次,有時還帶點裝飾性意味,在光影色效上已達到了心、手、眼的高度統壹。筆法洗練,色彩概括,水靈瑩潤,就像“可以觸摸到空氣”!實在說,這正是包含著他對生命自然的真情實錄和悉心思考,這也是姜竹松現在孜孜以求的真正水彩之境。
畫境乃是心境,平淡天真。依然守侯著那壹份難能可貴的藝術執著,依然秉懷著那壹種炙熱的虔誠和追求,我忽然明白,為什麽姜竹松的水彩世界在寂寥的靜謐裏竟如此撩撥心弦。
5. 急求壹篇用象征手法 寫的作文 500字左右小草
初春,萬物蘇醒,壹派盎然生機的景象。
在山的那頭,壹批小生命破土而出,鉆出泥層,壹個個萌芽的小種子伸出了嫩綠的葉子,青青的,為初春增添了絲絲綠意。那份清新的綠,可愛的綠,成為春天的壹景。
我不禁對小草產生了壹種濃濃的情意。我是喜歡小草的。其實不只是因為它的綠得可愛,尤其是它的那壹份對春天的執著,那壹份頑強的生命力,給予了我希望。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古代詩人屈原也深愛著小草,深愛著它的頑強生命力。妳看,小小的枝幹,小小的葉子,卻努力地向上生長。即使是在懸崖峭壁,它仍然找到生存的路口,喝著陽光的甘露。
我愛小草那份綠意,更愛它的頑強生命。因為它給予了奮發向上的動力。我要高聲贊美小草!
梅花
我家門前的小河旁種了壹棵婷婷玉立的梅花。
春天到了,梅花開始長出小小的嫩芽。日復壹日,嫩芽變成了壹片嫩綠的小葉子,掛在枝頭上。它的莖呈灰色,在歲月的磨煉下,它逐漸長大。根須深深地紮在土層深處,無論風雨怎樣吹打,它依然守衛著自己的家園。
夏的熱情,秋的清爽,梅花長得更高了,更大了,更可愛了。
冬天,冷意不斷瘋長,百花雕謝了,可梅花依然茁壯成長。面對寒冷,梅花毫不避易,堅強地與暴風雪鬥爭,因此詩人的筆下就多了壹種贊頌的意象。
梅花最漂亮的時候就是開花,樹上像鑲了壹顆顆粉紅色的鉆石,美麗極了!它的花小小的,花瓣中長著幾根小小的花蕊,更像皇冠。走近那花,用鼻子嗅嗅,它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
梅花是那麽美麗,它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梅花,妳愛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