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山六路
地處西門口的這條騎樓老街就像是廣州老城的壹條中樞神經,通過發散性的神經網絡儲存了很多關於老廣州的珍貴記憶。狀似碉堡般的“寶生大押”(民國時期的廣州三大當鋪之壹)是這條街的標誌,文中提到的老國貨商店“勵紅百貨”也在這裏(東華東路上“歡夢園百貨”是另壹家難得的老國貨店,其前身是廣州著名的老字號百貨商店——勝利百貨),還在堅持沖洗銀鹽黑白照片的老字號“艷芳照相館”則位於臨近的朝天路上。與中山六路相交的光孝路因光孝寺得名,“未有羊城,先有光孝”。除了這座廣州最古老的寺廟,光孝路上還完好保存著廣州傳統的市井生活,比如“信行豐燉品皇”,味道無可挑剔的壹盅盅煲湯加上忙裏忙外的阿叔們以及“嗡嗡”作響的電風扇,都堪稱廣州“平民美食風景”的典範。
光孝寺
2 龍津西路
這是承載廣州“老西門”記憶的另壹條中樞神經,清末豪門富商所建的極具嶺南特色的“西關大屋”主要集中於這壹帶(龍津西路以及相鄰的多寶路、寶源路、逢源路等),位於逢源路上的“小畫舫齋”是其中保存較好的壹座。與龍津西路相連接的恩寧路則是壹條充滿原生態市井氛圍的騎樓老街,各種涼茶店、粥粉店、燒臘店、紙紮店以及殘留的滿洲窗掩映在樹蔭當中,尤以街上的幾家“叮當”作響的老銅器鋪最有特色。此外,恩寧路上還有壹座很容易被忽略而過的重要建築——被海內外粵劇界尊為“母會”的“八和會館”。文中提到的“西關國醫館”位於相距不遠的長壽路上,即使不看病,也可以嘗嘗國醫館的特制涼茶。
斬叉燒
3 上、下九路 相連的上九路、下九路以及第十甫路是如今廣州最著名的騎樓景觀街和商業街,壹切都已非常景觀化和商業化:沿街的騎樓被整修壹新並被改造成為各種專賣店,為了不遮擋商鋪門臉,所有古樹也被“整修”沒了,整條街看上去更像是沒有生命的布景。不過在這裏還是可以尋到壹些殘留的老廣州記憶,比如美食老號——“陶陶居”和“廣州酒家”,底氣十足的菜品質量以及上世紀國營飯店般的服務風範都非常“老廣州”。糕點制作歷史過百年、號稱“蓮蓉第壹家”的“蓮香樓”也在第十甫路上。再有就是南信牛奶甜品專家,他們的“雙皮奶”和“姜撞奶”已在街頭坊間暢銷了近70 年。
煲仔飯
4 荔灣路
這裏是廣州的“鬼街”。每天淩晨三四點鐘,當大部分人都在熟睡當中的時候,卻有“極少數人”舉著手電筒來這裏的“天光墟”淘寶。夜幕中沿街排開的地攤上主要以售賣各種二手電子產品為主,如果妳眼力夠好,或許可以從這裏淘到壹些收藏級的老相機、舊音箱、老電唱機、古董收音機或其他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天壹亮,所有的地攤便會“人間蒸發”。除了“鬼市”,荔灣路還以壹年壹度的“迎春花市”而聞名,這是廣州最熱鬧和最具嶺南特色的節慶聚會。
5 龍津東路
只是為了在百年老茶樓“榮華樓”吃壹次“粵劇下午茶”,也值得去壹趟龍津東路。如今在廣州能壹邊慢悠悠地品茶吃點心、壹邊看現場粵劇演出的地方真的很少了,從這點上說,“榮華樓”的傳統下午茶既便宜(光是喝茶的話,每個人也就幾元錢而已)又奢侈。值得壹提的還有附近的“向群飯店”,這是又壹家極不講究環境與服務,但菜品味道又讓人沒話可說的廣州美食老號。
6 大新路
這條著名的“鞋業壹條街”在歷史上曾雲集了眾多的嶺南傳統手藝店鋪,包括珠寶玉器、象牙雕刻、醒獅紮作等。如今來大新路自然不是為了買鞋,而是走訪那幾個“碩果僅存”的醒獅紮作店,包括:“先聲”、“浩聲”、“全聲”等。嶺南地區至今仍保留著舞獅的傳統,每逢佳節喜慶或開張慶典,都可以見到“獅王爭霸”般的熱鬧景象。
7 文明路
這條以美食出名的老街會讓妳親身體會“吃在西關”這句老話的現實含義。“達楊原味燉品”是廣州名氣最大的老號煲湯店,很多人都不惜排上半個小時的長隊也要在這家門面簡陋的小鋪中壹嘗“原只椰子燉竹絲雞”的美味。永遠門庭若市的還有“百花甜品店”,甜品味道不僅“二十幾年如壹日”的好,而且花樣百出,絕對能挑到妳眼花。這條路上其他口碑相傳的美食老店還有“華興腸粉店”、“玫瑰甜品店”、“老西關賴粉”、“西關婆婆面”等。除了美食小鋪,這條街上還有壹處幾乎不為人所知的有趣所在:廣州市工人文化宮,文化宮內有壹個長期招生的詠春拳館——沒錯,就是電影《葉問》中的那種“君子拳術”。在文明路很容易就吃撐肚皮,不妨習習武、消消食。如果妳真的對功夫感興趣,那位於和平中路的“南北國術館”則是最好的去處。
燉湯
8 新河浦路
看過“西關大屋”,不妨再去轉轉“東山洋樓”。老話說:“有權有勢住東山。”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廣州的達官貴人們紛紛在東山按照西洋別墅的樣式建造私家宅院,至今仍有數百座小洋樓散落於東山壹帶的新河浦路、煙墩路、寺貝通津等街巷中。如今,很多小洋樓被改造成了咖啡館、小酒吧、雜貨鋪、西餐廳或藝術館,非常“好逛”。
9 沿江西路
雖然同屬“廣州外灘”上的殖民地建築群,但與完全公園化、景觀化的沙面大街不同,這裏還保留著很多活生生的市井情趣:在“大同酒家”,妳可以壹邊吃下午茶、看粵劇,壹邊俯瞰窗外的珠江風光;在“愛群大酒店”,妳可以重溫壹下上世紀三四年代的奢靡遺風;如果妳願意沿江往東多走幾步,則可以到達有“廣州第壹碼頭”之稱的“天字碼頭”,這裏是廣州商業歷史的源點。
石室教堂
10 洪德路
如果妳想品嘗壹下最地道的廣州涼茶,那就去洪德路吧,這裏有家“耕田公涼茶店”,是廣州“老派涼茶”的代表。在很多廣州人的兒時記憶中,涼茶都是壹種苦到要捏著鼻子喝的“藥水”,而涼茶確實也有藥用的功效,很多老式涼茶店都是“對癥下茶”的;但在如今的廣州街頭,絕大部分都是如飲料般好喝的“新派涼茶”。“山草堂”是另壹家“難得壹苦”的傳統口味涼茶店,它位於離洪德路不遠的革新路上。當然,珠江南岸老城區的妙趣還遠不止於此:在同福東路的“美華理發店”中,妳還可以見到老式的鑄鐵理發椅以及堅持在牛皮上“磨刀霍霍”的理發師們;位於小港路的“叢林商店”是又壹家難得的經典國貨店;而南華中路上的“趣香餅家”則是又壹處廣式糕點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