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幼兒園中班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教案

幼兒園中班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教案

作為壹名優秀的教師,教案往往是根據教學需要編寫的。教案是教材和大綱與課堂教學之間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怎麽寫?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教案。歡迎閱讀收藏。

幼兒園中班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教案1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的安全是我們所有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這節課是為了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

活動目標

引導孩子克服獨自在家時的恐懼心理,了解壹些獨自在家時應該註意的基本安全事項,掌握壹些基本的防綁架技能,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重點和難點

引導孩子用相對完整連貫的語言看圖講故事,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在活動過程中,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

要準備的活動

故事“當妳壹個人在家的時候……”;情景表演的準備;音樂磁帶《開車》

活動過程

1,伴隨著《開著車》的音樂旋律,帶領孩子們乘坐班車去紮西的家參觀。利用騎行活動改善孩子情緒,復習騎行安全知識。

2.情景表演。我們剛到紮西家門口,發現紮西被歹徒帶走了。我們趕緊救了紮西,把歹徒嚇跑了。

3.進紮西家坐下來問紮西剛剛發生了什麽(紮西被綁架)。

4.問孩子們關於紮西的問題:

(1)壹個人在家是什麽感覺?妳在做什麽?

(2)當妳壹個人在家時,如果有陌生人敲門,妳會怎麽辦?

5.給孩子講壹個故事“當妳壹個人在家的時候……”。

6.圍繞故事內容與孩子討論:

(1)樂樂壹個人在家是什麽感覺?陳辰是如何幫助她的?妳有其他方法嗎?

(2)有人打電話。陳辰是如何幫助她的?我還能做什麽?

有人敲門。陳辰是如何幫助她的?還有別的辦法嗎?

(4)除了以上安全事項,還有哪些安全事項需要註意?請孩子們自由討論。

引導孩子克服獨自在家時的恐懼心理,了解壹些獨自在家時應該註意的基本安全事項,掌握壹些基本的防綁架技能,學會自我保護。鼓勵孩子將所學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7.引導孩子在課件中看圖講故事,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進壹步滲透鞏固所學的安全知識。

8.玩遊戲:狼和兔子。通過實際的遊戲活動,玩中學,讓孩子更好的掌握房科安全知識。

9.活動結束:帶領小朋友乘車回幼兒園。

幼兒園中班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教案二、活動目標:

1.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角色的特點,知道公雞因為貪吃愛恭維而被騙的原因。

2.學會思辨,用推理的方式大膽表達公雞屢遭欺騙的故事,理解故事中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3.能夠分析故事,培養想象力。

4.能夠認真聽故事,理解故事主線。

二、活動準備:

利用多媒體:背景圖;故事人物,與故事背景對應的圖標,文字卡,音樂故事。

三、活動過程

(1)回憶A段的故事,了解角色的特點。

1.前幾天我們已經聽過《金雞冠》裏的第壹段,第壹次知道公雞是怎麽被騙的。狐貍如何引誘公雞?誰能像狐貍壹樣對著公雞唱歌?

聽了這首童謠,妳覺得這是什麽狐貍?

2.妳覺得這是從公雞的欺騙中得來的什麽公雞?

3.公雞被狐貍抓住後,他們壹路上去了哪裏?

(2)根據角色特點推理故事。

1,根據貓、畫眉鳥、狐貍的特征,推斷劇情發展。

(1)當妳是貓和畫眉的時候,妳會對公雞說什麽?他們這次告訴公雞的時候會是什麽語氣?

(2)狐貍聽說貓和畫眉不在家,它腦子有什麽壞毛病?

(3)當狐貍唱完這首贊美詩,公雞會是什麽反應?

2.感知並理解公雞為什麽又被騙了。

(3)但是公雞依然不為所動,那麽怎麽才能騙過公雞呢?讓我們聽聽這只狐貍怎麽說。

(4)狐貍為什麽說“母雞撿,就是不給公雞吃”?

3.從這裏開始,妳發現了公雞的哪些弱點?

4.當狐貍帶著公雞跑回狐貍洞時,公雞還在繼續呼救。誰會像公雞壹樣大叫?

(3)感知三次被騙的過程,總結公雞的特點。

按理說公雞不應該被狐貍騙兩次,但這是怎麽回事呢?請繼續猜。

1,妳想,公雞被騙了兩次,貓和畫眉更擔心,那麽它們離開的時候會對公雞說什麽呢?從貓和畫眉三次照顧公雞的語氣中,妳發現了什麽變化?為什麽?

2.狐貍聽說貓和畫眉不在家,又壹次來到窗下。它可能會再次做同樣的事情,所以他對著公雞唱了他之前唱了兩遍的歌。

3.那兩首兒歌已經唱完了,但公雞還壹動不動地坐在那裏。妳覺得當小豆和小麥騙不了公雞的時候,狐貍可能會想出好吃的來騙公雞嗎?

4.狐貍第三次是怎麽唱的?

5.妳覺得公雞聽到這個會怎麽樣?

(4)完善和總結公雞的特點,感受寓意和哲理。

故事講到這裏,公雞被騙了三次。妳明白為什麽公雞壹次次被騙了嗎?

(5)完整地聽故事,整體感受原著。

就在剛才,我們壹起創作了《金雞獨立》這個故事。其實這是壹個非常著名的童話,是偉大的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寫的。

那麽,貓和畫眉最後救了公雞嗎?讓我們壹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吧!

幼兒園中班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教案3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相信陌生人,不要和陌生人走。

2.了解並掌握壹些與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要準備的活動

1,四部相關影片。

2.問壹個阿姨小朋友不知道扮演壹個陌生人,設定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和巧克力。

活動過程

首先,故事“薩沙·武賈西奇和陌生人”

1.講故事《薩沙·武賈西奇和陌生人》:變色龍薩沙·武賈西奇壹個人在院子裏玩,壹個陌生人問他去公園怎麽走。薩沙·武賈西奇禮貌地告訴他怎麽去那裏。陌生人非常感謝薩沙·武賈西奇。回到家,薩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薩沙,妳做得對!”但是還是有壹些事情妳要多註意。”薩沙·武賈西奇急忙問母親,“我們還應該註意什麽?"

2.集體討論:

(1)為什麽媽媽說薩沙做得對?

(2)讓我們猜猜媽媽對薩沙·武賈西奇說的其他應該註意的事情。

3.放映電影:

壹:陌生人約妳出去玩,妳不能跟他去。

二:陌生人送妳禮物或者好吃的東西,妳不能要。

三:陌生人要去妳家,妳不能帶路。

四:陌生人拉著妳壹起走,妳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景壹:壹個陌生的叔叔對壹個孩子說:“妳真可愛,我的孩子。我請妳吃果凍。”然後拿出玩具讓他玩。

小組討論:妳能接受壹個陌生人的禮物嗎?妳應該對他說什麽?

情景二:壹個陌生阿姨敲門進教室。她對壹個孩子說:“我是妳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空來接妳。讓我送妳回家,跟我走吧。”

老師提醒:

(1)妳認識她嗎?

(2)如果妳不了解她,妳能相信她嗎?

(3)妳該對這位阿姨說什麽?

老師總結:對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要輕易相信,尤其不要和陌生人走。

三、選擇遊戲(每個問題分為A、B兩個答案,孩子站在正確答案的壹邊)

1.陌生人是壞人嗎?

a,陌生人是壞人。

b,陌生人不壹定是壞人。

2.可以和陌生人壹起去嗎?

可以去公園和遊樂場。

b,哪兒也去不了。

3.我認識的壹個阿姨想帶妳出去玩。

A.妳可以和她壹起去。

妳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壹個妳不認識的叔叔給妳東西吃:

a、巧克力和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妳不能吃任何東西。

5.下大雨的時候,壹個陌生人說開車送妳回家。

a、上車前說謝謝。

b、上不了車。

6.陌生人問妳的名字。誰在家?妳能告訴他嗎?

A.只能告訴他名字,不能告訴他家裏是誰。

妳不能告訴他任何事。

第四,結束活動

提醒孩子出門不要離開集體和大人,遇到陌生人不要輕信。

教案4幼兒園中班防拐防詐騙安全教育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的拐賣案例,讓學生註意預防拐賣。

2.通過這次班會,讓同學們了解壹些基本的反綁架知識和被拐後的自救方法。

教學方法:講授和舉例組織學生討論。

時間安排:壹節課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收集關於誘拐的新聞。

2.了解壹些基本的反綁架知識。

3.了解壹些被拐後的自救方法。

教學過程:

(1)進口

1.學生們暢所欲言,陳述他們收集到的誘拐案例。

2.呈現主題。

(2)誘拐案件。

1)柴偉是鄭州市人。壹個月前,他16歲的兒子在鄭州火車站附近突然走失。經過多方打聽,柴偉得知兒子被人販子賣到山西黑窯,做苦力。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另外5個和他壹樣失去孩子的家長,幾個家長開始聯合尋找山西黑窯的孩子。在近兩個月的搜尋中,他們只找到了壹個走失的孩子,卻救出了50多個不知名的童工。這三個孩子剛從山西被解救出來。

2)今年3月的壹天,18歲的北京女孩王靜(化名)在太原被網友騙了。由於害怕被父母責罵,她想打工掙錢回家。這時,她認識了呂梁男子郭蘭軍。郭蘭軍把他騙到老家,呂梁山區的壹個山村,強迫王靜做他的妻子。從此,王晶開始了她135天的噩夢。近日,記者從北京警方獲悉,9月19日,王靜被北京警方解救。她很安全,但那些非人的生活依然在夢中折磨著她。王靜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希望自己的經歷能警醒網聊的女生,不要輕信網友。

活動流程:

系列壹:“防拐防騙”安全演練

1,年級組動員家長參與活動,專門邀請平時不來幼兒園的家長充當“騙子”,用誘人的食物和新奇的玩具“誘拐”孩子。

總結:從活動中可以看出,有些孩子經不起誘惑,乖乖地跟著“騙子”走,這說明有些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比較薄弱。

2.老師們用照片和視頻記錄活動的過程,然後根據活動的具體情況,各班進行有針對性的防拐防騙教育活動,如:“有人敲門怎麽辦”、“旅遊或逛超市時與大人走散怎麽辦”、“路上有陌生人跟著怎麽辦”、“如何報警”等日常安全問題及解決方法。

系列之二:舉辦“反拐防騙”家長座談會

活動結束後,班主任與所有孩子的家長進行了溝通和總結。通過這個練習,幫助孩子了解和掌握壹些與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知道僅僅告訴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糖果,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描述可能出現的情況,然後指導孩子如何去做。家長要提高警惕,在農忙季節多關註孩子,隨時讓孩子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入園時,必須把孩子送到班主任那裏,才能出園。家長委托他人接孩子,不僅要帶接卡,還要提前給班主任打電話通知。

反思:

這壹系列的“防拐防騙”安全活動,對老師、家長、孩子來說都是壹次特殊的體驗,起到了警醒和呼籲的作用。安全教育需要幼兒園和家庭的共同努力。老師和家長在引導孩子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的同時,也要提高防範意識,將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不斷強化孩子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孩子在緊急情況下的自救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孩子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