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缸鴨狗的歷史溯源

缸鴨狗的歷史溯源

媽媽的味道

寧波的姆媽,幾乎沒有不會包湯圓的。江定法的母親應氏,就做得壹手好點心,尤其湯圓。

20世紀初,因為家境貧寒,年紀尚小的江定法就跟著大人出海做幫工了。為了好養活,父母給他取了個小名叫“阿狗”,於是船上的大人都“阿狗”“阿狗”地叫著,漸漸“江阿狗”這個名字反而比江定法更加響亮。在海上的日子很難熬,又苦又餓,阿狗常常做壹個美夢,姆媽在夢裏喊他“阿狗,來吃湯圓了”。

江阿狗長到18歲,應氏打定主意不再讓兒子出海了,“做苦力不是辦法,沒有壹門手藝以後怎麽生活?”江阿狗被母親送到三北的順和祥學做生意。順和祥是壹家賣南貨的鋪子,當學徒的日子也沒比船上幫工好多少,寄人籬下,忍氣吞聲,對掌櫃畢恭畢敬,對顧客要笑臉相迎。但是江阿狗聰明勤快,眼頭活絡,三年的學徒生活讓他掌握了壹門生意經:做生意要有誠信,吃得小虧,才能有大的進賬。掌櫃壹心留他在鋪子裏幫忙,但剛剛20歲出頭的江阿狗,已經打定主意回家照顧母親。

沒想到學徒歸來的第壹件事就是結婚。應氏信奉男人“先成家後立業”的說法,已經給阿狗說好了壹門親事。從奉化來的何鳳秀,吃苦耐勞,善良可愛,結婚後幫著應氏把家事料理得妥妥當當。阿狗反而有些愧疚,私底下和媳婦兒閑聊,“我們家孤兒寡母的,也沒什麽家底,妳為何願意嫁過來?”何鳳秀的回答出乎阿狗意料,“我吃過咱媽送來的湯圓,又大又甜,覺得到了妳家也苦不了。”

媳婦這壹說,倒是讓江阿狗茅塞頓開。街坊鄰裏都稱贊母親的湯圓包得好,為何不擺個賣湯圓的攤子?寧波城裏南來北往的,只要是寧波人,都喜歡來壹碗豬油芝麻湯圓。

阿狗和母親壹說,應氏很是支持,於是壹家三口關了老屋的門,帶著之前攢下的壹些銀兩,來到了寧波城隍廟擺起湯圓攤。

開始只有湯圓,阿狗為人和善,客人要多加點白糖、桂花的,他壹壹照辦。不過很快他就意識到,只賣湯圓是不行的,客人遲早會厭煩,於是又有了酒釀丸子、豆沙丸子,湯圓的各種餡料也是換著法子做,到他攤位吃甜點的客人絡繹不絕。 半夜要吃“缸鴨狗”

四年下來,江阿狗的湯圓攤在城隍廟小有名氣,他用攢下的辛苦錢在開明街的泰和橋邊租了間店面。有店就要招牌,連店名都沒壹個,這該如何是好?沒讀過書的江阿狗犯了愁。

有不少熟客幫著出主意,但無非是壹些尋常小吃店的名字,最後阿狗還是決定用自己的名字“江阿狗”,叫得響亮。他自己不會寫幾個字,就請來了當時寧波越劇團小有名氣的舞美王雲標先生,在招牌上畫了壹只缸,壹只麻鴨和壹只黃狗,中間嵌著“湯圓”兩個小字。說來也巧,當年王雲標先生畫招牌的時候,周圍趴著壹堆孩童圍觀,其中壹個就是後來成為寧波著名書法家的曹厚德。這段往事在幾十年以後因為缸鴨狗的重新開張,品牌的新傳承人陳開河上門找曹厚德先生為缸鴨狗提寫“致良知”時被無意中提起,也算是壹段特殊的緣分。

“缸鴨狗”這個招牌,說起來還是因為江阿狗好心,被壹位客人的欠債抵來的。壹天,有個老秀才在店裏吃了好幾碗湯圓,最後卻沒錢付賬,江阿狗也不計較。秀才說,看妳這個店名是個畫,大家不好傳播,我給妳寫個店名吧。兩人壹商量,就用“缸鴨狗”作招牌,取“江阿狗”在寧波話裏的諧音,“缸”同“江”,“鴨”同“阿”,通俗易懂,也和原來的畫都對應上了。

“三更四更半夜頭,要吃湯團‘缸鴨狗’。壹碗落肚勿肯走,兩碗三碗上癮頭。壹摸銅鈿還勿夠,脫落布衫當押頭”。這段不少老寧波人耳熟能詳的俗語,說的就是這家百年老字號的歷史。從城隍廟街口壹家無名的露天小攤,壹步壹步發展到眾人爭相品嘗的老字號品牌。 百年興衰風雨路

近百年風雨歲月,缸鴨狗經歷了從繁榮到淪陷,甚至壹度面臨倒閉的危機。

1956年,缸鴨狗開明街店面擴建,營業面積達200平方米,全年除了供應點心外,還有豆漿、粢飯、餃子、生煎等,夏天供應各色冷飲,冬天供應寧波人喜歡的湯團米粉和豬油餡,生意紅火。

1993年,缸鴨狗被商務部授予“中華老字號”企業。1997年12月,缸鴨狗湯圓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華名小吃”。2012年被省文化廳授予“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盡管名聲在外,但缸鴨狗經營壹度陷入困境。由於舊城改造,2007年5月,缸鴨狗告別了堅守10年的城隍廟美食街旺鋪,壹夜之間經營面積從1300平方米縮減到100平方米,蝸居在開明街上壹個極不起眼的店面裏。

在眾多老寧波人為老字號的沒落唏噓感慨時,壹些專業人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字號招牌的難以支撐,地址搬遷只是外因,餐飲選擇日益多元化,而老字號仍壹成不變,這是導致缸鴨狗老店最終被市場淘汰的決定性因素。”擁有“中國烹飪大師”稱號的缸鴨狗品控研發經理林軍分析道。 速凍湯圓手工造

從小吃寧波湯圓長大的寧波人陳開河,不忍這塊金字招牌沾滿塵灰,決心將缸鴨狗重現當日輝煌。他親自出面,拿著缸鴨狗未來的發展方案,說服了幾十個和缸鴨狗壹起成長的老夥計,轉手他們手中的股份。

2009年,浙江采得豐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正式從江定法的後人手裏,接過了這塊曾經閃閃發光的金字招牌。

同年12月,缸鴨狗新店在鄞州萬達廣場開張,這家在現代管理體制下的全新門店,有70多種傳統點心,除了寧波的傳統點心如豬油湯圓、龍鳳金團、水晶油包等,還增加了春卷、素燒鵝、八寶飯、牛肉面等大眾美食。

“豬油湯圓”壹直是缸鴨狗的鎮店之寶,至今都沒有變過。正是由於這塊金字招牌,品種繁多的外來速凍湯圓品牌紛紛出籠,搶灘寧波市場,以致形成寧波湯圓外地造的怪現象。為扭轉這壹局面,昔日的“湯圓大王”缸鴨狗也決定在2014年內推出全新的速凍產品。“從工序上來說,做速凍湯圓其實很容易。但這三年來,我們壹直在尋求傳統和速度的平衡點。”林軍為缸鴨狗的速凍湯圓的口味做全程的把關。

當年的江定法,將母親的壹套手藝爛熟於心,對原料的選擇極其考究,米粉都是用本地產的上等白糯米磨成的。湯圓餡用的是優質有厚度的肉豬板油,黑芝麻用上等精品,白糖也是最好的。那時候,熟客看江定法搓湯圓也是壹種享受。有點像梅蘭芳先生蹺著蘭花指,越劇演員甩水袖,輕巧熟練。

陳開河堅持缸鴨狗的每壹顆湯圓壹定要手工來搓,壹定要有手心的溫度,而不是完全由冰冷的機器替代,盡管這會增加巨大的人工成本負擔,還會拉長工時。

時代在變,口味也在變。“過去寧波人吃湯圓,喜歡甜膩,配方改良後,變得既健康又營養。壹個20克的湯圓,5克餡料,15克皮,甜味拿捏得恰到好處。”林軍表示道。

以傳統水磨工藝制作的速凍湯團2014年6月起將進入三江、華潤等各大連鎖超市。同時,缸鴨狗也將在2014年走出寧波,在長三角地區開設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