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八歲的那壹年,快過年的時候。大冬天家裏特別的冷,客廳裏有個小火盆,火盆上有壹口小鍋煮著湯,鍋裏的湯熱氣騰騰地冒著白煙,鍋裏的湯汁咕嘟咕嘟的吐著泡泡。
這正是老媽煮的酥肉湯,帶著濃郁香味的湯汁,是那麽的勾人食欲。我自帶小板凳坐火盆旁,壹邊伸出雙手烤火,壹邊盯著鍋裏的酥肉流口水。就等找準機會偷偷的品嘗壹塊。
炸酥肉在我們小的時候,特別是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做。因為過年的家宴上酥肉湯是壹道必不可少的硬菜。那時候家裏都沒什麽錢,壹個月能吃上壹次肉的是很不錯的家庭了,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可以這樣大塊的吃肉。酥肉炸好以後密封好,能放置很長壹段時間。
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早些年大家都是自己在家裏做,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大家都不太想動手了,都在外面買了。
酥肉要好吃必需外酥內嫩,表面掛糊要飽滿,所以我推薦使用生粉掛糊,加上雞蛋清,這些做出來的酥肉更外酥裏嫩。
制作酥肉看起來簡單,但是做的時候要註意兩點,第壹點就是材料和調味料的選擇,第二點是炸肉的時候控制火候和油溫。
壹、食材清單:
半肥瘦的五花肉、料酒、鹽、味精、姜末、花椒粉、雞蛋清、白糖、生抽、生粉、菜籽油。
二、制作步驟
第壹步:五花肉去掉豬皮,切成2厘米左右寬的肉片,裝入盆中,放入鹽,味精,姜末,料酒,花椒粉,雞蛋清,生抽,白糖,生粉,抓勻後腌制30分鐘。
第二步:準備油鍋,倒入菜籽油,調成中火,當油溫升高到七成左右的時候,把腌制好的酥肉壹塊壹塊的放進去,然後用筷子不斷的翻動,使其均勻受熱,炸至表面金黃酥脆即可撈起濾油。
制作方法如下:
把白蘿蔔切成塊,和酥肉,花椒粒,姜片,八角,胡椒粒,香葉,桂皮壹起放入高壓鍋,上汽後壓10分鐘,關火,下氣以後放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上桌。
炸好以後的酥肉和空氣長時間接觸,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導致表面變軟,失去口感。
正確的保存方法是用保鮮袋把酥肉包起來,用手擠出保鮮袋中的空氣,然後把袋口打結。放在幹燥通風的地方,防止暴曬。或者放入冰箱保存也可以。
深謝悟空小秘及題主邀我回答!
酥肉是“酒鬼” 美食 坐家下酒的醉愛,它香酥、嫩滑、爽口。我作為地地道道的四川人,這道菜是常備的,而且經常在家裏做。但我總是做出來不夠酥脆,這究竟是什麽原因呢?終於有壹天我去表妹瑾小廚家做客的時候,她也做了酥肉招待我,她做的酥肉是又酥又脆,吃起來硬是巴適得板!後來才知道我炸酥肉壹直 都做錯,難怪不好吃!
好啦,下面先回答題主的第壹個問題:炸酥肉是用面粉還是澱粉好?表妹瑾小廚告訴我,炸酥肉壹定不要用面粉,而要用澱粉,因為澱粉的粘性要比面粉好,停留在肉身上的時間會更長,炸的時候不容易脫落, 澱粉既可以牢牢的粘在豬肉上,還可以 減少豬肉水分的流失, 用澱粉做面糊,炸出來的酥肉又酥又脆。表妹還告訴我, 用到的澱粉最好是紅薯澱粉,這樣炸出來的酥肉 外焦裏嫩,會 更加的好吃。
再回答題主的第二個問題:如何炸酥肉才好吃?
表妹告訴我,首先準備壹塊豬肉(最好是全瘦的),將肉改刀切成壹小條壹小條的,不要太大,這樣才容易炸透。
然後,把切好的肉條放在壹個幹凈的小盆裏面,放少許的鹽、料酒、胡椒粉、十三香、花椒粉和雞精 攪拌均勻,腌制3~5分鐘。 再在裏面打入壹個雞蛋,
再然後,加入適量 幹的紅薯澱粉和清水於肉條中,用筷子攪拌直到出現微小氣泡,並使每壹塊肉條都均勻地被面糊覆蓋, 不要太稀,也不要太稠。
最後,鍋燒熱,倒入適量菜籽油煎熟,用筷子把酥肉 壹條壹條放入鍋中,切勿粘連在壹塊,否則很容易外面炸熟,裏面還是生的,炸的時候也不要讓肉連在壹起,要用筷子隔開。
最最後,炸大概5分鐘左右撈出。為了酥脆,再次把油煎熟,再復炸壹次, 等到所有的酥肉兩面都炸成金黃色,撈出 控幹油即可食用。
我家也常吃炸的酥肉,炸好後和其它蔬菜壹起燴特別好吃,今天我把炸酥肉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朋友們喜歡。
油炸小酥肉
食材明細:
瘦肉500克、蛋清2個、姜末15克、料酒1湯勺、白胡椒5克、雞精小半勺、食鹽適量、紅薯粉40克、花生油適量、花椒粉5克、三奈粉3克、老抽1湯勺、白砂糖10克。
操作步驟:
1.把瘦肉洗凈,瀝幹水分,切成小長條或者薄片備用。
2.把姜末、料酒、白胡椒、雞精、食鹽、花椒粉、三奈粉、老抽、白糖,蛋清都放入肉中攪拌均勻。
3.將紅薯粉放入到肉中,反復的攪拌均勻即可。
4.起鍋燒油,油溫五成熱,放入肉條,炸至完全浮起撈出,過會再炸壹下。
5.把炸好的酥肉,再回鍋壹次,炸1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炸酥肉是我去吃四川火鍋必點的東西,直接吃外酥裏軟、酥香滿口,放在火鍋裏煮壹煮,入味十分,濃郁過癮,是壹種十分純粹、毫不花俏的美味。
不過要想把酥肉做到香酥不硬、入味夠勁、不輕易回軟,也是需要壹些技巧的,這次我們就來解答壹下這個炸酥肉的問題,看過之後大家都能在家做出滿意的酥肉。
根據我們以往的制作經驗,炸酥肉是用澱粉更好壹些,尤其是紅薯澱粉最為適合,炸出來的效果是比較外酥裏嫩的。
用面粉和澱粉炸酥肉的區別,主要是來自於兩者成分的差異。面粉壹般含有至少9%到10%的谷物蛋白,而澱粉的蛋白質含量非常低,壹般在1%左右,有些幹脆就沒有,谷物蛋白含量越高,油炸之後就越脆、硬。我們形容油炸食物的效果總會用“酥脆”這個詞,但事實上“酥”跟“脆”並不完全是同壹個口感。
壹般情況下 以面粉為主的面糊油炸過後偏脆、硬,而以澱粉為主的面糊油炸之後偏酥、松 ,這就是炸酥肉用面粉或者澱粉最主要的口感區別。所以也不能斷言用哪種就壹定最好,主要看大家自己對於口感的偏好。
前面我們了解了炸酥肉用面粉還是澱粉的問題,不過壹份好吃的炸酥肉不僅僅是選擇掛糊用什麽粉那麽簡單,所以下面我們來分享壹個詳細的酥肉做法。
》準備材料: 五花肉1斤、紅薯澱粉40克、雞蛋1個、小黃姜、食鹽、生抽、料酒、花椒粉和食用油。
》制作步驟:
第壹步(切肉備料): 把紅薯澱粉用壹點清水浸泡,靜置備用,然後把五花肉剔去肉皮,然後改切成0.5厘米厚的片或者條狀,小黃姜去皮切末備用; 第二步(抓糊腌漬): 切好的肉放進壹個大碗裏,碗中繼續加入姜末、食鹽、料酒、生抽、花椒粉。把浸泡好的紅薯澱粉澄掉上層的清水,只把下面半流體的澱粉倒進碗裏,再打壹個雞蛋進去,充分抓勻腌漬半個小時;
第三步(炸酥肉): 鍋裏加多壹些油,燒至5、6成熱左右開始下腌漬好的肉,入鍋幾秒之後輕輕推攪防止粘連,炸至酥肉定型先撈出來。全都炸好壹遍之後,油溫調制7成熱左右,把酥肉回鍋復炸,這次炸至外表顏色金黃略微帶紅,撈出瀝油裝盤,趁熱可以再撒上壹點花椒粉,怎麽吃都好吃。
答: 泡水只是為了把紅薯澱粉潤透,不然的話過於幹燥的紅薯澱粉不容易裹得均勻,可能會出現裏面有澱粉疙瘩的情況。用清水潤透之後靜置沈澱,把上面的清水都澄掉,只留底下的濕潤澱粉即可,這樣給肉片抓揉上糊的時候更方便、覆蓋更完整。
2、為什麽五花肉要去皮?
答:肉皮油炸之後的口感是比較硬的,尤其是裹在面糊裏炸,就會變得不太好咬了,肉皮的部分咬起來跟酥肉本身就會有口感上的沖突,會影響整個的食用體驗,所以肉皮還是剃掉吧,可以留著做個肉皮凍。
炸酥肉 是壹道極具特色的名菜,流傳很廣,在山西、河南、山西等地較為常見,這道菜的特點是香酥、滑嫩、肥而不膩。
1、全蛋+澱粉+水
這樣的糊是比較傳統的,中規中矩,沒有亮點。壹般老式做法用的較多。
2、蛋清+澱粉
調的糊中不加水,只用蛋清來調試幹稀度,在成都酥肉中用來給酥肉掛糊的。
3、全蛋+面粉
加入面粉是糊更加黏稠,缺點是脆度不夠。
上面總結是普遍使用的,但是民間高手眾多,不斷 探索 更加酥脆的糊, 下面琦哥就給題主分享壹種變化的糊,酥肉口感更佳,更佳的酥脆。
所需食材豬五花肉、大蔥、生姜、地瓜澱粉、面粉、雞蛋、十三香、生抽、料酒、精鹽、蠔油、香油
第壹步:五花肉切成片,加入料酒、十三香、生抽、精鹽、蠔油,腌制20分鐘。然後加入面粉、地瓜粉、兩個雞蛋抓拌均勻。 面粉與地瓜澱粉比例為2:1。加入半份地瓜澱粉,炸出的酥肉更加酥脆,不會脫糊。
第二步:鍋內燒油到5成油溫,下入肉片,下肉片之前再將糊攪拌均勻,壹片壹片分開下入,肉片都下完之後改小火慢炸。肉片定型金黃色之後,撈出控油。
第三步:等鍋內油溫繼續升高至7成熱,下入酥肉再次復炸20秒撈出。
這樣壹盤金黃好看、酥脆滑嫩的炸酥肉就做好了。如果吃剩的話,還可以第二頓做成山東酥肉、成都酥肉,有湯有肉也是美味。
炸酥肉這道菜在我開店的時候做的最多,因為當時店裏面就有這道菜,所以對於炸酥肉、炸魚塊等炸制的菜式比較了解, 做出來的炸酥肉口感講究酥脆、肉質要嫩滑,這樣的炸酥肉吃起來口感才好。這道菜講究的不僅是火候的把控,同時腌制的工序都尤為關鍵 ,下面給大家詳細講解。
對於很多不了解這道菜的朋友來說不知道究竟是用面粉好還是澱粉好?這裏面其實是有講究的。 用面粉炸出來的酥肉口感是很硬性的,不會酥脆,同時酥肉容易回軟 ,而且面粉的黏性不及澱粉的黏性好,面粉下鍋遇熱容易與肉分離。而炸酥肉應該選用澱粉,但是澱粉的種類較多,應該選用哪壹種?其中紅薯澱粉就最適合用來炸制了, 紅薯澱粉粉質細膩,黏性、脹性好,用來炸酥肉最合適,最酥脆 。
》主料:前腿肉1000g
》配料:雞蛋3個、紅薯澱粉適量
》調料:鹽、花椒粉、雞粉、料酒、食用油
~制作步驟~
①肉的處理: 前腿肉清洗幹凈,然後改刀切成均勻的條狀,然後擠幹肉條中多余水分備用。
②肉的腌制: 肉瀝幹水分後裝入碗中,然後加入少許的鹽、花椒粉、雞粉、少量料酒、清水(約150g),然後反復攪拌,使肉條完全吸收清水、調料完全攪拌均勻,然後加入三個雞蛋,加入適量的澱粉, 然後再次攪拌均勻,攪拌至肉的表面起黏性,澱粉完全包裹住肉條 ,然後再加入少許的食用油攪拌均勻,然後放壹旁腌制20分鐘,備用。
③肉的炸制: 鍋中加入食用油,油溫升至六成熱然後火力轉為小火,然後把肉條均勻加入到鍋中,加入後先不要去攪動肉條,肉條定型後再用勺子慢慢翻動讓其受熱均勻,然後把火力轉為中火,保持中火大約炸40秒,然後立即撈出,然後再把油溫升至七成熱,然後再把肉條放入鍋中高溫炸約10秒,然後立即撈出控油。
④最後: 酥肉控幹多余的油分後裝盤,制作完成,最後可以在酥肉的表面撒上點椒鹽或辣椒粉豐富口味。
①、制作酥肉,在肉的選用上應該選擇半肥瘦的豬肉或嫩滑的部位 ,如:前腿肉、梅肉、豬臀尖,用這些部位做出來的炸酥肉口感較嫩滑。
②、炸酥肉的時候,鍋內的油溫和炸的時間要控制好 ,要不然容易把酥肉炸過頭,這樣肉質就會變老,吃起來變硬或不夠酥脆。
③、在腌制肉條的時候,加入少許的花椒粉可以使炸出來的酥肉味道更好 ,吃起來酥酥麻麻的豐富味道,不喜歡麻的也可以不加,或加入少許的十三香味道都會不錯。
④、炸酥肉加入雞蛋目的使炸出來的酥肉色澤更為金黃,同時加入雞蛋也可以使肉質更嫩滑。
⑤、腌制好的肉條加入少許的食用油攪拌,目的是使肉條之間分離 ,這樣下鍋炸的時候就不會粘成壹團。
⑥、制作好的炸酥肉要趁熱吃這樣口感才會酥脆 ,如果放置的時間過長,酥肉涼了,這樣的酥肉吃起來很軟不酥脆,如果想要再次吃用,可以用高油溫復炸壹次,這樣酥肉就變脆了。(註意不要炸久了)
1、腌制肉的時候為什麽要加入清水腌制,而在腌制前又為什麽要瀝幹水再腌制?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答:腌制肉的時候加入清水可以使炸出來的酥肉更嫩滑。而瀝幹水再腌制目的是為了使肉更好吸收,所以這並不矛盾,具體解析如下為:
2、為什麽我炸出來的酥肉帶有厚厚的壹層粉團,而且肉不嫩滑也不酥脆,是什麽原因?
答:炸出來的酥肉粉團過大、肉質不嫩滑不酥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①澱粉加的過多: 在給肉條上澱粉的時候,所加入的澱粉不能過多,這樣會使肉條表面包裹上壹層厚厚的澱粉,當肉條下鍋炸的時候肉條表面的澱粉就會膨脹變大,這樣炸出來的酥肉因為粉團過大會影響口感,1000g前腿肉加入紅薯澱粉約120g就可以。
②油溫和炸的時間沒有控制好: 炸酥肉的時候油溫和炸的時間把控很重要, 油溫低酥肉不夠脆,油溫高、炸的時間長會使酥肉炸過頭變的不嫩滑,口感變硬不酥脆 。在炸酥肉的時候應該要復炸壹次,第壹次下入油鍋炸的時候目的使肉條定型,油溫不用太高五到六成熱就可以,炸40秒就要撈出,炸久肉質就變老了,然後 第二次高油溫復炸目的是使酥肉變得酥脆 ,因為油溫較高所以炸的時間不能過長,大約10秒就要馬上撈出,控制好油溫與炸的時間炸出來的酥肉口感與味道會更好。
3. 炸酥肉的時候 肉條下入油鍋就馬上脫漿了是什麽原因?
答:肉條下鍋炸出現脫漿的現象主要的原因有兩點:
①肉條腌制的時候沒有充分上漿: 在給肉條上漿的時候壹定要攪拌至肉條起黏性,這樣澱粉才會與肉條充分粘在壹起,如果只是簡單的攪拌均勻沒有起黏性,在肉條腌制的過程中澱粉就會與肉條分離了,這樣在炸的時候就會出現脫漿現象。同時在上漿的時候漿不能調的過稀,這樣也會容易脫漿的。
②鍋內油溫不夠: 肉條在下鍋前,鍋內的油溫壹定要足夠能把肉條炸定型(六成油溫即可),如果油溫過低無法使油條馬上定型,因為加入肉條後鍋內的油會翻滾,在油溫加熱翻滾的過程中澱粉漿就會脫漿,最終炸出來的酥肉不夠酥脆。
炸酥肉是用面粉還是澱粉好?如何炸酥肉才好吃?
大家好,我是 小小脆的日常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酥肉在很多地方都能見到,更是我們四川人常吃的壹種 美食 ,燙火鍋、燒湯或是直接拿來當看劇的小零食都很過癮。而且它的做法也很簡單,只需要掌握好腌制、油炸和調味這三個步驟的技術要點,就可以做出好吃的炸酥肉啦。
主料 三層五花肉
調料 紅薯澱粉、鹽、白糖、雞蛋、料酒、小蔥、花椒面、姜
第壹步:腌制
1.將三層五花肉洗凈,去皮,切成稍稍厚點的肉片,姜切成細末備用
2.五花肉放入容器中,加入姜末、2大勺料酒、1個雞蛋、適量紅薯澱粉、2小勺鹽、2小勺糖,攪拌均勻,腌制20分鐘左右入味。
第二步:油炸
1.初炸:鍋內放入油,油量可多壹些,油溫燒到有泡泡且有壹點點油煙冒出時,關中小火,將腌制好的五花肉用筷子壹片壹片放進去,放入後,適當攪動,避免粘黏,待炸至金黃即可撈出控油。
2.復炸:將油溫再燒熱壹些,能明顯看到有油煙冒出的樣子,即可在大火的狀態下,將酥肉全部放進去復炸,時間1分鐘即可。
第三步:裝盤
趁熱在酥肉上撒上花椒面和蔥花,壹盤川香味小酥肉就成功啦。
1.五花肉壹定要去皮,不然連皮炸會太硬,咬不動
2.調味料只用以上提到的簡單材料即可,這樣出來的味道會有肉香感
3.復炸步驟很必要,壹來能讓酥肉更酥脆,二來可以逼出更多的油分,吃起來沒那麽膩。
4.對於用面粉還是澱粉,根據試做的經驗來說,面粉包裹會太厚重,壹口下去全是面粉的感覺,口感會受壹些影響,所以我建議使用澱粉,這樣即便是煮湯,酥肉的形狀也會更好看,不容易煮爛。
說到酥肉,也是過年飯桌上常見的菜品,酥脆的外殼加上裏面鮮美嫩滑的口感,讓人吃起來就停不下來。想要做出如此酥脆的效果,面糊很重要,比目魚認為不能單用澱粉或面粉。需要兩者配合起來使用。
下面比目魚來介紹壹下酥肉的具體做法,讓妳也可以在過年的時候秒變大廚,小露壹手。
豬裏脊肉,雞蛋,蔥,姜,面粉,澱粉,生抽,料酒,鹽,花椒粉,五香粉,食用油。
1、裏脊肉清洗幹凈,切成粗細均勻的肉條。
2、肉條加入姜片、蔥段、料酒、花椒粉抓勻,腌制10分鐘。
3、另取壹個碗,按照1:1的比例加入面粉和澱粉,打入壹個雞蛋,加上鹽、五香粉、生抽和適量清水攪拌均勻成糊狀。
4、將腌好的肉條放入糊中,使每根肉條都裹上糊。
5、鍋中倒入適量的食用油,燒至八成熱時轉為小火,將肉條依次放入鍋中炸,炸至金黃即可撈出。
6、晾兩分鐘後再全部倒入鍋中再炸壹遍即可出鍋裝盤,配上椒鹽或是番茄醬,美味的酥肉就可上桌了。
1、用筷子挑起面糊,可以看到面糊成流動狀態且可以緩慢地向下流動成線,這時的面糊稀稠正好。
2、掌握不好油溫,可以放根筷子進油鍋,看到筷子周圍有密集的小泡時就可以下肉了。
3、第二次炸的時候時間不要長,看到肉條稍微變色就撈出,余溫會讓肉條進壹步變色。如果看到變成金黃再撈出,余溫會讓肉條變糊,顏色就不好看了。
炸酥肉到底是用面粉好還是澱粉好?換成它,外酥裏嫩,放涼了也不皮。
炸粉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炸肉的時候用的,它是由雞蛋粉,調味料,鹽等調料來調味。所以用炸粉炸制的時候不需要再放其他的任何調料。只需加入壹定比例的水直接拌勻,就可以直接上鍋炸。
炸肉粉比較適合炸豬排,炸雞排,炸肉串,炸肉餅等都可以。這樣炸出來的肉可以保持口感酥脆,美味好吃。充分的鎖住肉汁,味道香美。
食材: 瘦肉。
輔料: 炸粉。
做法:
1,先把瘦肉在冷凍室冷凍2個小時,取出切成厚薄均勻的肉片。
2,肉片加入適量的炸粉,攪拌均勻,如果太稠就加些水,能夠剛好掛住肉片不會快速落下即可。
3,鍋裏加油燒熱,鍋裏冒小泡,酥肉炸到發黃,撈出備用。
4,鍋裏油再次燒熱,泡泡變多之後,放入炸好的酥肉,這次炸15秒左右即可撈出。
1,為什麽不用面粉?
用面粉炸的肉比較硬,炸完之後更容易回軟,所以盡可能不要用面粉。
2,為什麽不用澱粉?
澱粉比面粉要更粘稠,更容易粘在肉上面,這樣炸出來的肉更加香脆,澱粉也能夠鎖住肉片的水分和味道,讓肉片的味道和口感更佳。
3,如果想要澱粉要怎麽做?
肉片先用八角,姜片,醬油,白糖,啤酒腌制10分鐘,撈出八角和姜片,澱粉加水攪拌成能夠掛成線的狀態即可,把肉片均勻的掛上澱粉糊,在鍋裏炸兩遍撈出即可。
4,如果用澱粉,為什麽要提前腌制肉片?
澱粉不僅能夠鎖住肉片的水分,還能把肉片的味道均勻的包裹在裏面這樣味道比較均勻。吃起來好吃,如果掛上澱粉糊之後調味,味道都在表面附著著,裏面的肉會沒有味道,不好吃。
炸酥肉的時候用炸粉是比較省事,比較簡單,也比較美味的做法如果用澱粉,需要把肉片加調料腌制壹下,入味之後,掛上澱粉糊,炸制出來的味道也是很美味的。
面粉和紅薯澱粉的用量比例是2:1
面粉100克
紅薯澱粉50克
用面粉和紅薯澱粉的區別
光用面粉炸,炸好之後的皮會比較緊實、硬、厚,相對難炸透。流水席上有時候用面粉有好處就是堆頭大,看起來有氣勢,也好操作。
光用紅薯澱粉,我覺得不容易掛上足夠厚的面糊,我更喜歡酥肉的外殼厚壹點,又酥脆的感覺。
所以通常都是用兩者混合來炸酥肉。
調制面糊的時候不能太稀,調好的面糊是這樣的:抓壹把面糊提起來,面糊會呈現比較粗線條往下流,這樣才能在稍後的肉上面才裹得住。
其他原料還需要就是去皮的三線肉壹斤、料酒少量、整花椒壹小把,少量鹽。
如何炸酥肉才好吃?
好吃的酥肉不僅僅是面糊,還在對肉的處理和炸制的方法。
給三線肉去腥
把三線肉去皮,沖洗幹凈,先順著三線肉條切,然後再垂直於肉塊紋理切,改刀成手指十指寬壹條的厚肉塊。
然後加入少量鹽、料酒和姜塊腌制5分鐘,買好之後再淘洗1、2次,瀝幹水分備用。這樣能夠比較好的去除肉腥味。
炸酥肉,要炸兩次。
在比較深、口徑大壹點的鍋裏面放入適量的油,口徑大便於操作,深壹點便於酥肉能浮起來。
加熱到八成熱的時候,放入裹好面糊的三線肉條進行炸制,用筷子壹條條的分開放,不要黏在壹起。
酥肉要分兩次炸,第1次到定型,表皮微微金黃的時候就可以起鍋。
所有的酥肉都第1次定型炸透之後,再用中火復炸,火力不能太大,避免炸糊,那麽會影響整個香味和口感。
第2次炸到的酥肉顏色呈金黃偏點褐色,就可以起鍋了,這時直接吃起來整個酥脆的口感很好。
吃剩的酥肉怎麽保存呢?這是之前有朋友提出來的問題:
吃剩的炸酥肉可以用保鮮盒裝起來,蓋好放冰箱冷藏。 第二頓吃的時候,可以加白菜或者其他菜葉煮湯,只需要加入姜蒜末和蔥花即可,完全不用放油都足夠香,鹽少量調味,或者不放。
還有壹種吃法就是倒出來放盤子裏,微波爐加熱半分鐘——1分鐘即可,太久了會把肉打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