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的飲食文化知識
越南菜:比起 其它 東南亞料理,越南菜口味顯得清爽順口。它受中國菜、法國菜的影響最大,融合了中西的飲食文化,烹飪上重清爽、原味,以蒸煮、燒烤、焗燜、涼拌為主,熱油鍋炒者較少,口味為酸甜加上些許辣味。豬肉、牛肉、雞肉、蝦、扇貝和各種海鮮是主要食材,鴨肉和羊肉比較少見。烹調時添加蔬菜的比例高。
泰國菜:因受到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的雙重影響,泰國發展出了極富特色的飲食文化,泰國菜以其新鮮酸辣,色香味俱全,傲立於東南亞諸國菜系。因為有佛教背景,所以泰國人避免使用大塊動物的肉。他們往往會把大塊的肉切碎,再拌上草藥和香料。泰國傳統的烹飪 方法 是蒸煮、 烘焙 或燒烤。泰國人早餐喜歡吃豬油糕、甜面包、沙丁魚、西式點心、多士煎蛋。日常生活中以米為主食,愛吃魚類,但不吃海鮮。
馬來菜:娘惹文化不僅是壹種歷史文化也是壹種飲食文化,娘惹菜融合了中國菜與東南亞菜式的風味,在馬來壹帶十分流行,如甜醬豬蹄、煎豬肉片、竹筍燉豬肉等都是其特色菜式。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娘惹特色的甜品。娘惹千層糕、娘惹蔗糖椰絲班戟、香蕉椰子布甸、彩虹糕、娘惹松糕和椰絲糯米糕等,都是傳統娘惹甜食。
東南亞的飲食文化特色
1、 海南雞飯:以雞湯烹煮得香噴噴的米飯,配以鮮嫩白斬雞。
2、 沙(Laksa):淋上椰漿咖喱汁的粗米粉,配上蝦、雞蛋、雞肉和蛤。
3、 炒粿條(Char kway teow):白色的寬粉條以黑甜醬、豆芽、魚餅、臘腸和生蛤壹起烹炒而成。
4、 肉骨茶:這是本地華人獨有的美食。用豬排骨為料,加入五香粉、蒜頭與胡椒熬煮成湯。肉甜湯香濃,佐以香脆炸油條或白米飯,教人吃得津津有味!若再沏壹壺好茶,更能增味添香。
5、 印度煎餅(Roti Prata)與拉茶(The Tarik):香脆可口的印度煎餅源自南印度,可以加上雞蛋壹起煎,吃的時候沾上微辣的咖喱汁,更是開胃可口。拉茶就是將西洋茶加上煉奶,然後用兩個大杯拉鋸式地倒來倒去,奶茶因此泛起泡沫,茶味也更加香濃!
6、 咖喱魚頭:大魚頭和蔬菜、咖喱粉壹起煮食,佐配米飯吃,甜美而開胃。若再來壹杯冰凍檸檬汁,那就更令人回味無窮了!
7、 沙爹(satay):佐以馬來米粽、黃瓜和花生醬的燒烤肉串。
8、 羅惹(rojak):這是本地的沙律,用料有水果和蔬菜,如黃瓜、豆芽、鳳梨,再加入白蘿蔔、油條、豆幹,有時還有芒果和魷魚。所有用料都放進壹個大碗裏,加入蝦醬拌勻,再灑上花生碎,就是壹道開胃小吃。
9、 炒蘿蔔糕(Fried carrot cake):用米粉和白蘿蔔制作的軟糕,以醬清、蛋、蒜頭和菜莆在熱鍋上快炒而成,俗稱?菜頭粿?。您可選擇加入黑甜醬(炒?黑?的)或不加(炒?白?的)。
10、辣椒螃蟹:以濃番茄辣醬炮制的螃蟹美食。用面包蘸點醬汁,風味更佳。使用時可放膽地十指並用。也別忘了試試其他海鮮佳肴。
東南亞的飲食文化習俗
東南亞菜肴多取以天然可食植物為原料,烹調出色、香、味型具佳的菜系。如越南菜則有美容保健菜肴之美稱。新馬泰、印尼等國菜肴則多配以當地盛產的豐富的椰子、香茅、肉桂、豆蔻、丁香等香料植物為配料,使其菜肴色味濃郁,風味獨特。
東南亞菜可以說是壹種受東西方影響較重的菜系。由於歷史上的原因,長期受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的文化影響,另壹方面,由於華人的大量聚居,受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所以形成了匯合集東西方文化和當地習俗融為壹體的獨具魅力的東南亞飲食文化。
常言道:無雞不成宴。各酒樓、賓館烹制出的各種雞肴就有百余種。其中某"東南亞風味餐廳的"咖喱雞就頗有名氣。現在標榜著專營咖喱風味食品的食肆,不下十數家,供應著各式南洋食品的餐館也不在少數,以咖喱為代表的東南亞飲食對我國飲食業的影響,由此可見壹斑。
據資料考證:"咖喱壹詞源出泰米爾語,意為用辣香料制成的調味品。咖喱起源於印度。原來印度人視牛為神,自然不敢吃。於是印度人改吃羊肉,然而,羊肉有膻味,不好受用。據說,釋迦牟尼教人用香辣植物的枝葉、果皮之類,搗成佐料,與羊肉同煮以驅除膻味。這就是咖喱的開始。其實,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從摩亨約-達羅文化時期起,咖喱就成為印度人貴重的調料。他們把咖喱珍藏於箱內,用梵文繪成壹張表,按表上比例加以配制。後來,東印度公司為英國把咖喱帶回英國。十八世紀,倫敦"克羅士-布勒威公司制成便於攜帶的咖喱粉出售,大受歡迎。
咖喱是用黑胡椒、辣椒、生姜、肉桂、豆蔻、芫茜、茴香、芥子、八角、香椒、大蒜等原料制作而成。
作為東南亞國家對咖喱食品有代表性的就有十個,可以說十國咖喱,風味也不盡相同。新加坡咖喱,以酸辣為主;馬來西亞咖喱重椰汁;蘇門答臘島的"黑牛,色黑汁濃;印度的咖喱分為微辣的古老馬、馬打士、東印度的中辣和北印度的辛辣;巴基斯坦辣度適中;錫蘭咖喱完全不辣;馬六甲的味道辛辣之中帶點"押味,不大適合中國人口味,但壹些吃慣了的外國人,則會指點這道菜;餐牌上寫甜酸的則是緬甸咖喱。十國咖喱,各國味道不同,但都令人覺得有趣、新鮮。在東南亞菜中,特別註意匯集東西方作法,配制成適合當地飲食習慣的菜式,使其更具地方特色。如柬埔寨的"皇後雞片,既可當菜,又可做西餐食用;泰國的"五味魚、印尼的"椰汁牛扒、泰國的"湄南蟹、新加坡的"少爺明蝦烙等菜肴,既有西式做法和中式做法的特點,但又不失其東南亞的獨特風味。
東南亞的旅遊景點
東南亞總***有11個國家: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和東帝汶。東南亞各國都有自己悠久的歷史,東南亞旅遊資源很豐富。
金蘭灣
越南---金蘭灣
越南東南部的海灣,是東南亞著名的天然港灣。它位於富慶省南部海岸。港灣深入內陸17公裏,南北長32公裏,寬約16公裏,群山環抱,東面島嶼屏蔽,面臨深海,為天然良港。港灣由沖空山和鳳凰山兩半島合抱成葫蘆形的內外兩個海灣,內港金蘭灣面積60平方公裏,水深16米以下,灣口寬僅1300米,灣長20公裏、寬6公裏。可停泊大型航空母艦,戰略地位重要。
早在1905年,俄國艦只就曾在巴巍和金蘭鎮停泊。金蘭灣曾長期作為法國的海軍基地。1941年被日本侵略軍占領。1965年美國軍隊在金蘭半島上建立空軍基地和其他軍事設施。1975年全國統壹後,又辟為潛艇基地。
萬象景點
老撾---萬象景點
塔鑾Wat That Luang: 老撾古佛塔群。意譯為?大塔?或?皇塔?,位於東南亞老撾首都萬象市區東北約3公裏處的塔鑾廣場,是佛教文化藝術的結晶,被視為老撾的國寶。是老撾佛教徒和民眾頂禮膜拜的中心,系公元1560年賽塔提臘國王統治時期在壹古塔的基礎上歷時6年擴建而成。後屢遭損壞,也屢經修繕,方保存至今。現在的塔鑾是壹座磚石結構的佛教建築群,是壹組群塔建築,在建築藝術上享有盛譽。
吳哥古跡
柬埔寨---吳哥古跡
吳哥古跡與中國的萬裏長城、印度的泰姬瑪哈陵、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是東南亞四大建築奇觀。現存吳哥古跡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和吳哥窟。吳哥古跡現存600多處,分布在面積45平方公裏的森林裏。吳哥王城和吳哥窟是它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有許多精美的佛塔以及眾多的石刻 浮雕 ,蔚為壯觀。這些佛塔全部用巨大的石塊壘砌而成,有些石塊重達8噸以上。佛塔刻有各種形態的雕像,有的高達數米,生動逼真。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把整個吳哥古跡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大金塔
緬甸---瑞德貢大金塔
瑞德貢大金塔是仰光市標誌性建築,也是緬甸的象征,為世界著名佛塔之壹。大金塔坐落於市內壹座小山上,表面塗有72噸的黃金,塔頂由近3000克拉的寶石鑲嵌而成。整個建築群非常雄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奪目而耀眼。 傳說 是保存有佛祖八根頭發的商人兩兄弟建成,已有2500年的歷史。
玉佛寺
泰國---玉佛寺
位於曼谷大王宮的東北角,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國三大國寶之壹。玉佛寺是泰國王族供奉玉佛像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因寺內供奉著玉佛而得名。寺內有玉佛殿、先王殿、佛骨殿、藏經閣、鐘樓和金塔。玉佛殿是玉佛寺的主體建築,大殿正中的神龕裏供奉著被泰國視為國寶的玉佛像。玉佛高66厘米,闊48厘米,是由壹整塊碧玉 雕刻 而成。
檳榔嶼
馬來西亞---檳榔嶼
檳榔嶼位於馬六甲海峽北口東岸,是馬來西亞北部的壹個島嶼, 也是馬來西亞著名的旅遊勝地,素有?東方花園?或?小亞洲?的盛名, 發展旅遊業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島上建有很多大小公園和花圃,綠草如茵,鮮花盛開,還有許多東西方格式的廟宇、教堂和別墅。
聖淘沙
新加坡---聖淘沙
聖淘沙位於新加坡本島南部,離市中心半公裏。這個田園式的度假島嶼,其馬來文名字是和平與寧靜的意思。島上青蔥翠綠,有引人入勝的探險樂園、天然幽徑、博物館和歷史遺跡等等,讓人遠離城市城囂。愛海的人,可以沿著沙灘享受輕松的水上活動。
巴厘島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