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黨南寧市第十次代表大會,是南寧市進入全方位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闊步奮進的重要關頭召開的壹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主題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繼往開來,抓住機遇,開放創新,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富民優先,走開放型經濟發展道路,全面構建開放南寧、和諧南寧,為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而努力奮鬥。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建設思想的新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方針。今日之南寧,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已成為時代最強音,開放與和諧已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兩大鮮明主題,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已成為催人奮進的宏偉目標。我們要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時期勇立潮頭,把發展放在第壹位,再創輝煌,譜寫更加絢麗多彩的新篇章。
二、六年來的工作回顧
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和帶領全市廣大***產黨員和各族人民,圍繞“千方百計做大做強經濟總量,千方百計提高城鄉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目標,牢牢把握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聚精會神搞建設,壹心壹意謀發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是南寧市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之壹。
六年來,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壹要務,不斷完善發展思路,努力做大做強經濟總量,城市綜合實力躍上了新臺階。“十五”時期,全市壹、二、三產業齊頭並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5%,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2.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6.3%。2005年,“三個百億”目標全面實現,特別是財政收入達到100.22億元,成為全區第壹個財政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的城市,城市綜合實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六年來,我們堅持改革創新和擴大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致力搭建對外開放平臺。中國—東盟博覽會長期落戶南寧並成功舉辦兩屆,掀開了南寧市對外開放新的壹頁。堅持推進全方位創新,積極融入多區域合作,引資成效十分顯著,壹批國內外著名企業落戶南寧。改革進壹步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壹步完善。
六年來,我們堅持在城市總體規劃指導下,加強城市建設管理,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面貌煥然壹新。全力推進城市建設管理“136”目標,城市功能進壹步完善,城市形象進壹步提升,城市管理邁上新臺階。
六年來,我們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市工作的重點,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的目標。全面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三大會戰”,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推進農村綜合配套改革,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取得良好開局。
六年來,我們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讓全市人民***享改革發展成果。六年來市委、市政府***組織實施完成了為民辦實事項目120個。戰勝了特大洪水、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襲擊。狠抓就業和再就業工程,認真做好社會保障工作,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人口與計劃生育、廣播電視等各項事業穩步發展,民主法治建設和“平安南寧”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六年來,我們堅持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重點,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我們堅持用鄧小平理論武裝頭腦,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紮實開展保持***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初步形成。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市委常委班子自身建設,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堅持統攬全局、協調各方,不斷改善和加強黨對人大、政府、政協、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工作的領導。堅持標本兼治,大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成了政通人和、團結奮進、加快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構建開放南寧,揚起開放創新的風帆
多區域合作是南寧市發展的新興機遇。南寧市處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多個區域合作的交匯點的核心,是多區域合作地緣經濟的中心。隨著中國—東盟博覽會長期落戶南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加快建設和多區域合作的加快推進,南寧市已成為多機遇重疊、多區域合作的交匯點,區位優勢越來越突出,面臨著千載難逢的重大發展機遇,展示出無限的市場商機和發展前景。南寧市已經進入壹個全方位開放、全方位創新的黃金時期,全方位開放的南寧已經到來,開放已成為今日南寧的主要特征和鮮明主題。
我們要緊緊把握時代脈搏,順應時代潮流,揚起開放創新的風帆,以開放創新提升南寧的城市價值,向開放創新要資源、要機遇、要空間、要優勢、要發展。開放是重點、是動力、是希望、是途徑,也是檢驗各級領導幹部素質和能力的壹個尺度。
開放的南寧,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南寧。
開放的南寧,是區域性國際城市的南寧。
開放的南寧,是市場化進程進壹步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充滿創新活力的南寧。
開放的南寧,是堅持以工業化、城鎮化為主導方向的南寧。
開放的南寧,是市場化、國際化、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產業化全面提升的南寧。
開放的南寧,是中國—東盟“壹軸兩翼”區域經濟合作戰略新格局中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的起點,在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和中國—東盟“壹軸兩翼”區域經濟合作中發揮核心帶動作用的中心城市。
四、發揮在多區域合作中的核心帶動作用,率先發展,富民優先
構建開放南寧,就是要率先發展。要從多區域合作的角度,認真審視南寧市的發展戰略,自覺主動融入多區域合作,在多區域合作中贏得先機,獲取資源,形成大通道、大流通、大工業、大市場的發展新格局,率先實現富民目標,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加快推進建設富裕南寧、文化南寧、生態南寧、平安南寧,構建和諧南寧,充分發揮在多區域合作中的核心帶動作用。
構建開放南寧,就是要以人為本、富民優先。要千方百計做大做強經濟總量,千方百計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把率先實現人均生產總值突破3000美元目標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指標,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實行創業富民、就業富民、培訓富民、教育富民、社保富民,努力讓城鄉居民走上富裕路。
構建開放南寧,率先發展,富民優先,要按照自治區黨委的要求,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各方面工作都要在全區起帶頭和示範作用,做全區解放思想的排頭兵,做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做建設現代化城市的排頭兵,領跑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要著眼全區大局,增強首府意識,優化發展環境,把南寧建成全區生態環境最佳、投資環境最好、文明程度最高、社會治安壹流的城市
五、加快市場化進程,以市場化推動國際化、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產業化
構建開放南寧,就是要加快市場化進程,以市場化推動國際化、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產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產業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貫穿始終的六大任務,它們相互依存,互為條件,形成壹個有機整體。工業化、城鎮化是主導方向,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經階段和必由之路;信息化、農業產業化是工業化、城鎮化的重要保證;市場化、國際化是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必然選擇。其中,市場化是實現國際化、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產業化的重要途徑。市場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我們構建開放南寧,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和實現率先發展、富民優先的進程。我們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形成市場經濟的思維,運用市場經濟的辦法,采用市場經濟的手段,建立市場經濟的體制,完善市場經濟的機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把南寧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向新的歷史高度。
六、實施國際化戰略,發展開放型經濟,加快城市經濟國際化進程
要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宏大的氣魄,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壹體化的大趨勢,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經濟合作,堅持走開放合作之路,走開放型經濟發展道路,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開放型經濟,深化與各區域、各地區、各城市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以開放促合作,以合作促發展,提高加工制造、商貿物流、旅遊會展等產業的發展水平,形成在區域有影響力、帶動力的優勢產業,加快城市經濟國際化進程,推進建設區域性經濟中心。
要以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為平臺,大力推進區域合作,積極參與“壹軸兩翼”特別是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的構建,進壹步深化與東盟各國在投資、貿易、產業合作與分工、資源開發、交通物流等各個領域的合作。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招商方式,擴大利用外資規模,特別要註意吸引大型企業,包括大的民營企業到南寧來。加強與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的合作,鼓勵和支持他們在我市設立地區總部,發展總部經濟。要調整、優化出口產業和產品結構,發展外貿出口和轉口貿易,發展加工貿易和境外承包工程。要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以及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要把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結合起來,積極落實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主動承接粵港澳的投資和產業轉移,融入區域分工的產業鏈,推進形成區域產業協作和戰略聯盟。積極促成與臺灣在創匯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合作,大力吸引臺資進入我市。要重視與長三角、大西南以及國內其他地區的合作,找準交流合作的對接點,實現***同發展。要加快推進連接北、欽、防三市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區域間的商貿、物流、旅遊、農業等產業合作,實現與北欽防的全面對接,促進沿海城市群建設。
七、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
構建開放南寧,就是要按照市場化要求,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以市場經濟的思路、用市場經濟的辦法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由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保持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
要正確處理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的關系,實現開放由部分區域、部分領域的開放向全方位開放轉變。要正確處理好投資、消費、出口的關系,實現需求結構由以投資拉動為主向投資、消費、出口全面拉動及內需和外需***同拉動轉變。要正確處理好三次產業之間的關系,實現產業發展由以服務業帶動為主向工業、服務業和農業***同帶動轉變。要正確處理好經濟增長量與質的關系,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以量的擴張為主向量的擴張和質的提高並重轉變。要正確處理好資金、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之間的關系,實現要素投入由依靠資金支撐為主向依靠資金、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同支撐轉變。要正確處理好經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實現生產模式由傳統經濟的生產模式向循環經濟的生產模式轉變。要正確處理好城鄉之間的關系,實現城鄉發展由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鄉統籌協調發展轉變。正確處理好改革與發展的關系,實現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向更具活力和開放轉變。要正確處理好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和諧穩定的關系,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向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發展轉變。
八、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消除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性障礙
構建開放南寧,就是要以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以更大的魄力、更大的膽識、更有力的舉措,全力推進綜合配套改革,進壹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清除壹切有礙於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要放心、放膽、放手發展非公經濟,加快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斷增強經濟主體活力。要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要繼續深化財稅改革,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推進事業單位分類配套改革,進壹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要加快要素市場建設,加快現代市場體系建設,促進要素資源集聚輻射。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信用體系,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加強信用監督。要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建立統壹、有序、規範的市場經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