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喜歡喝北京豆汁,他卻捏著鼻子要吐。妳喜歡烹飪和燒烤,但他不喜歡動物的內臟。這樣的小夥伴還是吃自己的飯吧,不要互相耽誤了。食物和感情壹樣,應該和了解妳的人分享。晚餐夥伴是和妳壹樣的人。
蔡瀾在《品味》中說,和妳愛的人壹起吃的東西是世界上最好的。他所說的壹半是假的,壹半是真的。因為人們總是問美食家什麽味道最好,熱愛世界美食的蔡瀾通常只能給出這樣壹個模棱兩可的答案。
但我更願意相信這句話裏隱藏的另壹半是真的。和他的妻子方按照固定的時間表喝早茶,也就是去逛菜市場。和周潤發壹樣,他們也是九龍城的老居民,喜歡逛菜市場。周潤發喜歡逛菜市場,經常和菜販合影;另壹方面,蔡瀾喜歡買菜,並免費為沒有招牌的菜販寫招牌。
通常,蔡瀾和他的妻子不會買很多食物,比如壹把生菜、幾塊豆腐和壹條魚。然而,如果他們遇到特別兇猛的海鮮,他們絕不會錯過機會。如果他們得到了寶藏並把它帶回家,無論是不是做飯的時候,他們都會從門口開始。有這樣壹個情趣相投的愛人,壹切都是最好的。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將十年的美食欄目集結成書,從千裏之外的河湖味道到靈魂深處的家鄉味道,從東張西望尋找美食的掃街人到飽經滄桑的美食人,從就餐者的廚師到分享美食的人,對著餐桌上的口罩大笑,平民的食物被潑水。
歸根結底,陳曉卿寫的《世界上最好的味道》直擊人心:“吃什麽、去哪裏吃”遠沒有“和誰壹起吃”重要,而世界上最好的味道往往是在人與人之間醞釀出來的。我忘不了的是當年壹起在街頭揮汗如雨的兄弟,忘不了的是回不去的青春。食物有記憶屬性,飯搭檔壹定是妳忘不了的人。
飯局上的夥伴就像好情人,但緣分總是難覓。與壹起用餐的溫暖相比,我總是對獨自用餐並在餐廳非常自給自足地享受食物的人表示壹點敬意。
在日本電視劇《孤獨的美食家》中,井上次郎的團長有壹張厭食癥的臉。每當他完成工作時,他都很餓,放下壹切。他集中精力在東京的大街小巷尋找壹家能引起他食欲的小店。食物總是不期而遇。他獨自享受著美味的食物,他的胃似乎可以容納整個宇宙。獨自壹人,妳也可以享受美味的食物,這些食物不僅填滿了妳的胃,還充滿了妳熱愛生活的心。
這是壹種平靜的生活態度,事實上,妳是妳最好的用餐夥伴。因此,當面對自己時,壹個人為什麽要隨便吃飯呢?他為什麽不能認真吃喝?
祝妳胃口好。
附上壹份如何成為優秀用餐夥伴的指南:
1.永遠不要對食物挑三揀四,也不要在應邀赴宴時推三阻四。
2.我愛好廣泛,我能理解世界上米其林餐廳的神秘,我能理解世界上蒼蠅餐廳的好奇。
3.我知道食物的方式,我的專長是點餐,我盡力“光盤”,所以我看不到任何食物被浪費。
4.歡迎大家留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