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古代的窮人壹般吃什麽?食物暴露後,為什麽壹天都堅持不下來?

古代的窮人壹般吃什麽?食物暴露後,為什麽壹天都堅持不下來?

“煮壹只羊,殺壹頭牛,磨磨胃口,讓我,三百碗,壹個長飲!、岑夫子、丹秋生,必飲,不可止飲”——李白《必飲》

了解古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讀他們的作品。很多人向往回到古代,過上李白那樣的烹羊宰牛,和朋友喝酒的生活,但不要想得太好。李白是誰?他是壹位被人們稱頌了1000多年的偉大詩人。不管他的生活有多不如意,他也娶了宰相的女兒,過著奢華的生活。

在古代,平民也不是沒有資格這樣吃喝。最艱難的環境是舊石器時代。那時候的人還不知道用鉆石生火,過著吃皮毛和血壹樣的生活。那時候吃不屬於文化範疇,完全是為了生存。

那麽,有了歷史記載和文字記載,窮人的飲食會有變化嗎?古代人分三等,講究詩、書、禮、樂。同時,他們在服飾、祭祀和旅行上都有特殊的文化。當然,吃飯也不例外,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被人們吃,更不用說窮人了。

《禮記》中記載:“諸侯不無故殺牛,大夫不無故殺羊,士不無故殺狗,庶人不無故吃寶。”所以在古代吃壹頓肉是不容易的。就算是諸侯也不能無緣無故殺牛。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牛是最重要的勞動力,只有皇帝祭祀的時候才會用到。

那麽羊肉為什麽不能隨便吃呢?“善”和“美”都屬於“羊”系,中國傳統美德“真善美”也與羊有關。《說文解字》中“羊為大美”,淳樸善良。還有壹句話:“羊有下跪之恩,烏鴉有反哺之意”,所以羊肉不能隨便吃。

在先秦時期,牛羊總是值錢的,所以吃牛羊肉是非常難得的。到了明清時期,豬肉終於開始反轉。明成祖姓朱,有壹次過年看見人家在家裏殺豬,聽見豬的叫聲,就不準人家殺豬。雖然這個聖旨最後被廢除了,但是過年只能在老百姓家裏吃豬肉。“家”字的意思是家裏有“豬”為家,所以豬肉不是壹般都能吃到的。

牛羊豬平時不能吃,那能吃什麽呢?雞鴨鵝,在百姓富足的唐朝,這些食物還是可以讓百姓吃的,因為那時候可以說家家有余糧。因為有錢,也出現了以胖為美的審美潮流,但在其他年代,別說吃肉了,連素菜都難吃。

戰國時期,主要食物是蘿蔔。在糧食低產的年代,壹旦收成不好,人們只能吃野菜。蕨菜成為最受歡迎的蔬菜之壹。當蕨菜很多的時候,人們會采摘,曬幹,儲存,變成冬天的食物。到了漢代,食物稍微豐富壹點,豆腐等豆制品都有了。

到了漢朝,絲綢之路開通,農作物開始逐漸豐富,但是沒過多久這條路就被匈奴入侵,難以管理,最後被封鎖。到了唐代,國家對外開放,當時引進了黃瓜、扁豆等食物。後來,越來越多的食物可以種植。

不過,有吃的好不好?做菜最重要的是油鹽,古代的鹽是官鹽,價格昂貴。做飯時能隨意放鹽的家庭壹定很有錢。如果他們出身貧寒,平時在太平日子喝粥,然後能吃點紅薯,已經很不錯了。如果妳生活在古代,每頓飯都吃這些,妳可能活不過壹天。

飲食有10種境界,即“吃飽肚子、饕餮、聚會、宴飲、養生、解饞、覓食、勾搭、約會、獨飲”,其中獨飲是最高境界,701年前出生的李白曾寫過《與月獨飲》。但古代人基本停留在“吃”的境界。別看電視劇裏滿漢全席,喝酒吃肉,基本上跟窮人沒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