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哪裏才是武漢小吃街真正的“扛霸子?

哪裏才是武漢小吃街真正的“扛霸子?

武漢人喜歡吃夜宵,在大排檔排排坐,吃著夜宵喝著啤酒是最痛快的事兒!

在這樣冷風瑟瑟的冬天夜晚,武漢人依然割舍不下對大排檔的喜愛,約上三五好友克大排檔岔著吃。而在武漢眾多大排檔裏,巡司河新橋街的小民排檔可是稱霸武漢夜宵界,這裏的燕子大排檔同樣有名。

寒冬的夜晚,繁華武昌城區的這條老街乍看毫不起眼,走進去才發現別有洞天,甚是熱鬧,壹股濃濃的市井氣息撲面而來。

沿著這條街往裏走,周圍都是逼仄的平房和交叉的電線桿,仿佛回到80年代的老武漢。壹順溜走下去,枯豆絲、燕子大排檔、小民排檔、燒烤炒菜鹵菜蒸包都有。

這裏沒有餐飲界那種激烈的競爭,大家都是左右鄰居,會照顧彼此的生意,在燕子大排檔原地下單,枯豆絲直接給妳上桌。在蘭蘭燒烤吃烤肉,再點碗旁邊的紅豆沙。這樣的和氣融洽的氛圍在餐飲界著實難見。

小民排檔是這條街最有名的壹家,美食君經過的時候,裏面已經坐滿了人。這樣的蒼蠅小館,環境不重要,如果環境太高檔反而少了那種市井樸實的味道。就是在這犄角旮旯的地方,圍著壹張小桌子,不用在乎吃相和禮節,大口吃著宵夜,將煩惱忘於九霄雲外。

這裏的招牌毛豆、蝦球和鳳爪很不錯。鳳爪上面撒了白芝麻,軟糯入味,肉和骨頭很容易脫離,吃壹口就銷魂。

蝦球看著就有食欲,口感很特別,鮮甜中帶有芝麻油的香味兒。

毛豆也是必點。麻辣清爽,就是這個味兒!

小民排檔的靈魂掌勺人是老板娘,很多人都是沖著她的手藝來的,點菜時也特別囑咐壹定要老板娘炒才行。老板娘是這家店的招牌。

小民排檔關門時間不定,客人吃到什麽時候就是什麽時候,只要吃的開心就好。這裏做的不僅僅是生意,更註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味兒。

就是這種人情味兒讓老顧客吃完戀戀不忘還口口相傳,所以即使無招牌,無宣傳,無菜單,無門面,小民排檔依然成為大排檔裏的扛霸子。

除了小民排檔,這條街上的枯豆絲同樣有名。之前從沒聽說過枯豆絲這種吃法,看過了才知道就是將豆絲放在油鍋裏煎。

婆婆說壹開始她是在菜場裏賣豆絲的,看到這條街炒粉炒面生意還不錯,想到自己可以嘗試新花樣“煎”豆絲,沒想到“煎”出來的豆絲受到食客的壹致好評。

婆婆說青龍巷的建建枯豆絲名氣比較大,和建建枯豆絲不同的是,建建家的枯豆絲是用電竈攤好再炸,而他們家是自己燒柴火用大鍋攤豆絲。

枯豆絲的食材很重要,壹半黃豆壹半大米泡壹晚上,用磨漿機磨漿後,攤成圓餅。

煎的火候把握同樣重要。大火把油鍋燒熱,將壹塊塊豆絲鋪進鍋裏,讓豆絲在鍋裏轉著圈,撒上鹽,等到邊緣泛著金黃,微微卷起,瀝幹油撈起即可。

“吃枯豆絲壹定要配上壹小份辣蘿蔔絲。”婆婆壹臉驕傲。光吃枯豆絲壹口下去嘎嘣脆,很像外面吃的煎餅果子,加壹小勺蘿蔔絲擱在豆絲上,清脆的豆絲夾雜著蘿蔔的酸辣,吸上壹口還有壹股清甜的味道。

枯豆絲和燕子大排檔是壹家的,很多客人在大排檔坐著會點壹份這裏的豆絲,這裏處處充滿著老武漢人的熱情,生意人之間沒有勾心鬥角,搶生意的情況,而是這般和氣融洽,互幫互助,吃著這家望著那家,讓食客多了選擇,更多了壹份親切感。

而這家燕子大排檔除了旁邊壹家,這條街上還有四家,炒菜炒粉炒面鹵菜做煲都有,問了壹下才知道原來是同壹個老板,就是掌勺的朱阿姨。

燕子大排檔開了有二十幾年了,從2000年就來到這裏,壹開始他們家是賣春卷,餃子的,當時的人還不習慣下館子吃飯,在家吃飯的居多,所以生意並不好。

但是朱阿姨認準餐飲業,只要味道好就壹定能吸引人過來。她接連和其兄弟姐妹壹起開了燒烤店,炒菜店等四家分店。隨著小民排檔的爆火,燕子大排檔的生意也漸漸好了起來。

和小民排檔壹樣,朱阿姨是店裏的活招牌,很多老顧客只認她的手藝,她炒的菜才是那個味兒,百吃不厭。

燕子大排檔門口掛著幾排腌魚腌肉臘腸,充滿著濃濃的年味兒。朱阿姨說這些腌魚腌肉壹半是自己吃,壹半是供給大排檔做菜的,有些人年夜飯會在這裏吃,怎麽能少的了腌魚腌肉呢?

年關將至,在燈光下晃悠的腌魚腌肉讓這裏更多了壹股過年才有的感覺。

這條街最多的就是燒烤店,蘭蘭燒烤有兩個門面,裏面坐滿了人。他們家的燒烤就是地道的老武漢燒烤的味道,能找到童年吃燒烤的感覺。

最讓人驚艷的是價格,鳳爪4元壹串,土豆2元3串,羊肉串2元壹串,料很足。

吃他們家的燒烤壹定要來壹碗隔壁門口賣的紅豆沙,吃烤肉,喝細膩甜潤的紅豆沙,虛浮!覺得不夠可以再來壹籠湯包,人生就圓滿了!

壹路走著,走到這條街的末端,發現除了大排檔,這裏還有蒸包蒸餃。做蒸包的劉師傅不是本地人,老家在石首,3歲就隨著父母來到武漢。

劉師傅爺爺爸爸都是賣蒸包的,這是祖傳的手藝。他們家蒸包不大,壹口壹個,最妙的就是辣椒醬,配上蒸包絕了,也是祖傳秘方。

白天劉師傅做鐘點工賣牛肉,晚上來這裏做夜宵,壹直賣到晚上壹點半才收攤回家。

對於劉師傅這樣外地來武漢打拼的,做著家傳的老手藝,白天打工晚上做夜宵,辛苦奔波著就為了養家糊口,他們沒想過回老家,不管多苦多累,就想在武漢這座城市紮根。

新橋街依然保持著幾十年前的老模樣,夜晚這裏的大排檔是最熱鬧的地方,這裏是老武漢人最喜歡的大排檔,因為這裏的店與店沒有隔閡,吃完這家吃那家,無縫對接;更因為這裏透著濃濃的人情味兒,而這人情味兒是老武漢人最看重最懷念的,好像回到老房子裏和老鄰居在壹起的那種親密無間的感覺。

很多人“始於顏值,忠於人品”,而對於那壹條條老街,我們始於味道,忠於人情,來過就永生難忘,成為最彌足珍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