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中國和美國福利制度的區別 (中英文都可以)?

中國和美國福利制度的區別 (中英文都可以)?

美國社會福利體系逐漸完善是近50年發展的結果。由於1929年到1935年的美國經濟危機,出現了股票大跌,經濟蕭條,通貨膨脹,進而產生通貨緊縮,失業增加,大量的失業人群沒有社會保障構成潛在社會動亂的威脅,使美國政府把社會保障提到了議事日程,1935年總統羅斯福簽署,美國國會通過了《社會保障法》。從此美國開始了推行社會保障制度時期。美國社會福利體系包括社會安全保障體系和社會救助體系。前者涉及社會安全保障、聯邦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後者涉及對無工作能力人群導致貧困的救濟和對有工作能力貧困群體的救濟。

社會安全保障體系主要由美國聯邦政府負責。針對的人群主要是對社會有貢獻,曾經交納過收入稅的人群。同時,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之壹:年齡在65歲以上或年齡不到65歲,但因各種原因導致失明或傷殘的人群;已故受益者的配偶和子女:失業者。資金來源是由美國聯邦統壹征收的社會保障稅。資金征收部門是聯邦國內稅收服務局(相當於我們的國稅局)。管理部門是聯邦社會保障安全局。監督部門是美國國會。社會救濟體系主要由各州政府負責。針對人群是無社會安全保障的困難群體。對要求獲救濟的人員有嚴格的資格審查。資金來源是各州的收入稅。管理部門是各州的勞工或健康和人力資源部門。監督部門根據項目不同有所不同,對與聯邦政府合作的項目由聯邦社會保障安全局監督,其他的由州議會負責監督。

壹、美國社會福利體系

(壹)社會安全保障 1、退休保障 2、殘障福利

(二)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 1、醫療保險(A部分) 2、醫療保險(B部分) 3、聯邦醫療保險的優勢計劃(C部分) 4、處方藥的保險(D部分)

(三)失業保險(UnemploymentInsurance)

二、美國的社會救濟體系

(壹)對無工作能力人群導致貧困的救濟 1、公***醫療補助制度 2、社會安全生活補助金(SSI) 3、兒童營養(Child Nutrition) 4、食物券(Food Stamps)

(二)對有工作能力貧困群體的救濟 1、個人收入稅收返還政策(EITC) 2、普通資助救濟(GA) 3、貧困家庭臨時資助項目(TANF) 4、鼓勵就業資助項目(Earnfare)

美國高度發達的經濟為其社會福利體系的建立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經濟基礎決定了美國幾乎所有公民都有義務納稅,而稅收則是政府對社會福利提供資金的來源。統壹征收專項稅收,社會安全保障資金來源穩定。美國的聯邦保障是通過聯邦統壹征收專門的稅收來實現的,2006年,美國有關社會保障的稅收占到全部稅收的25%以上,社會保障支出占到聯邦全部支出的20%,社會保障的資金來源有較好的保證 由此而言,我國經濟發達程度還遠遠不夠,貧富差距相當大,很大壹部分農民工人沒有達到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標準,不能提供充足的稅金為社會福利體系服務。所有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福利問題的關鍵,還是要發展經濟,創造財富。

美國社會福利的基本思想和文化理念是鼓勵勤奮工作,多勞才能多保障,不養懶漢。因此,美國社會福利體系針對的人群主要是對社會有貢獻,曾經交納過收入稅的人群。制定政策價值理念清晰,實現了效率與公平的統壹。在美國,每個人都有交稅的義務,每個交稅者都有平等的機會享受安全保障。在社會福利體系政策制定中,在退休養老方面是以工作積點為標準,實現全社會支付稅收的勞動者統籌,兼顧了個人能力可能導致的退休後的收入不公,同時又由於對低收入的勞動群體有退稅政策,較好地平衡了貧富差距,體現了二次分配中的公平性。在醫療保險方面,又以個人賬戶為主要管理方式,使每個繳納不同醫療保險額的勞動者享受不同水平的保障,體現了多勞、多貢獻、多得的效率優先的價值理念,符合大多數美國人崇尚的宗教文化和價值體系。這和中國情況大不壹樣,在中國,很多人都沒有納過收入稅,但也獲得了福利上的優待,這也就養了中國很多的懶漢。美國社會安全保障有壹種工作積點制度:每賺970美元取得壹個社會安全保障(social security)工作積點,每年不超過四個積點。大多數人需要40個工作積點才能取得領取退休保障資格,即每人必須至少工作10年才有可能領取退休保障。因此,人們為了自己退休後的保障問題,不能也不可能整天無所事事,他們需要用自己前半生的努力來支付後半生的保障。這也就促成了美國的文化理念,每個人都積極動作,社會才得以飛速發展。

在美國,社會福利的實施部門、管理部門、監督部門截然分開,很好的實踐了西方的分權思想。這樣就更有效的預防了腐敗問題的滋生。社會福利管理體系完善,運行安全有效。人口統計工作全面完整,對社會保障可能面臨的制度的制定和財政預算的結合點科學分析預測的能力較強;在條款制定方面考慮的條件非常詳盡,靈活性很小,便於實際操作;各級政府用於福利的稅收來源可靠責任明確,而福利資金的來源、使用、投資、預算和監管在完全不同的部門,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政府網絡系統的服務功能較為完善,政策的公開化程度較高。在美國可領取到的保障是根據每人壹生中的交納的稅收來計算的。每年,社會安全保障管理局會寄壹份《社會安全保障收入報表》給有交稅的個人,詳列稅收記錄,每人可根據該數據,預算自己和家人可能得到的退休、殘障和遺屬的福利金額。

針對人群上幾乎包括了每個美國公民,實施範圍廣泛,不使每壹個公民因得不到保障而失業、貧困甚至死亡,體現了廣泛的人文關懷。並且納稅人的錢得到充分的利用,真正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制定政策法律依據充分,政府資金使用效率提高。由於各級政府制定的主要福利政策是在聯邦的統壹法律和計劃框架下進行,有關標準是統壹的,且稅收和專項資金來源可靠,各級政府在社會福利體系中的服務對象和任務明確,福利的覆蓋人群廣泛。其保障體系惠及的是為社會創造財富、交納稅收的所有勞動者,救濟體系惠及的是需要得到救濟的人群,而同時又不是每個人擁有自己的保障賬戶,提高了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率。

充分發揮各州政府的自主權力,有利於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具體有效的保障措施。比如,在鼓勵就業資助項目,鼓勵就業(Earnfare)資助項目是壹種由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的激勵政策,用於幫助吃食品券但身體狀況良好能夠並願意自食其力的成年人群體。對有撫養兒童的成年人給予更多的傾斜。所提供的服務包括:對參與者進行評估,並進行職業培訓。在各州,還有很多符合當地實際的救濟項目,在西弗吉尼亞州針對嬰兒、兒童、婦女等各種自定政策多達16項以上。

就公***醫療補助方面,提供大多數的免費服務,並把資金直接付給醫療提供單位。在壹般的醫院,通常由聯邦政府支付的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占到醫療費用總收入的34%,公***醫療補助(Medicaid),由地方政府付費治療的占到30‰商業保險占到30%,無保險,由醫院作慈善的占到6%。而中國的健康保險,只有在事後才能去領取保險金,且程序麻煩,保險金額也是少之又少。這也造就了中國現在“看病難”的具體問題。

在兒童保障方面,美國不僅註重兒童的教育、醫療等地方,連其營養問題都寫入福利體系,可謂無微不至。兒童營養(Child Nutrition)計劃是由美國農業部為兒童和相關家庭提供健康飲食資助和綜合營養教育的項目,包含15個聯邦政府的營養資助項目計劃。有1/6的兒童享受這些救濟。包括農業部的食品資助計劃中的公立學校早餐項目、午餐項目以及婦女、嬰兒和兒童的食物供給;營養教育和健康關懷推薦等。項目由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同合作。聯邦政府總體負責項目中的食物成本,在管理方面的成本與各州***同擔負。聯邦政府負責解釋有關的條例和說明,建立全國性標準,確定項目內容並建立區域辦公室監督各州,確保項目的進行。1997年,美國農業部75%的預算,590億美圓用於該項目的施行。

還有壹項具有美國特色的項目就是食物券了。食物券(Food Stamps)是由聯邦政府計劃,各州或地方政府機構執行的救濟計劃。其目的是幫助低收入者購買食物。領取者的條件是:領取殘障補助或福利的失明和殘障的合法移民;於1996年已達到65歲或以上,並同時具有在美國合法居住的貧困者。壹般是指資產不超過2,000美元,或家有60歲以上老人,資產不超過3,000美元的家庭(不包括房產,土地和汽車)。

雖然美國的福利體系如此齊全,有這麽多有點,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它存在的缺陷。國會的研究顯示,1950年工作者供養退休的老人的比例是16:1,2006年是3.3:1,2008年是2:1,隨著老齡化的問題出現,到2017年,按現有的政策,政府的保障稅收已不足以供養退休的老人。社會保障是每屆政府都十分關註的問題,美國政府正在積極尋求新的政策體系

最後要說的就是,無論美國的制度體系有多麽的現進,對我們中國而言只能是個參考,我們要從它的體系中提取適合中國發展的合理形式為我所用,重要的還是從實際出發,從國情出發,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社會福利體系。